APP下载

材料、个性、立意

2016-05-14白芳贞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心中职文章

白芳贞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针对中职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们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但作文难教、改革成效不大,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本真;重讲授,轻练笔;重主导,轻主体……种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学生的想象空间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怎样有效解决作文“难教”“难学”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三个有效的作文教学思路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贴近生活

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生活是写作的宝库,生活中有喜怒哀乐,文章只有写出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中职生的生活空间虽然比不上成年人那么丰富,但是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能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世界里的故事写出来,就会呈现出一个别样的“世界”:不同的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的不同思考……这些内容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功夫在诗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用“赤子之心”去体验生活,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大纲提倡学生自由作文,让学生根据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是说,作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过去教学中注重纪实,如记叙、描写等,忽视了“写虚”,即学生的情感、想象等,而“虚”的方面恰恰体现着学生的创新。所以要激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整齐划一”,硬性规定作文的模板、套路,否则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导致作文成为一潭死水。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主张,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三、把握立意

写文章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即立意。立意明确、新颖、深刻、巧妙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以下几点。

1.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违反国家法律与法规,符合人们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2.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往往会“面面不到”,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贴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3.立意要新颖

文章立意最忌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学生跳出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丰富内涵,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也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之言,就能在作文的天空里任情挥洒。

5.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想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万变不离其宗,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中职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真实的自我,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表现生活,这是解决中职学生作文空泛的关键。中职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兴趣中成长,在积累与练笔实践中成熟。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中心中职文章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先定中心后搭配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