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到好处地运用鲜活论据

2016-05-14陈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袁某同情心角度

在考试与写作中,素材鲜活而又有生命力,往往会受教师的青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不少学生对所推荐的素材一知半解,在使用中误读材料,用错地方,或者生搬硬套,不知取舍,从而导致原本是强有力的论据使用的效果却大打折扣,甚至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并运用素材呢?以《语文教学与研究之读写天地》中一则素材为例。原文节选如下:

“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扑朔迷离。起先,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袁某自称扶摔倒老人被讹,并在微博上寻找目击者证清白。随后,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并愿意作证。连日来,又有几名目击者实名作证,称在事发现场,曾亲耳听到袁某承认撞人,并向老太道歉。昨日下午,淮南警方通报称,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而此前有媒体报道,“郑州16岁少年称扶老人被讹,遭索赔25万”,引来广泛关注,当事人亲属求助媒体征集现场目击证人还原事发经过,而记者了解到,民警的执法记录仪显示多名市民称老人被超宽电动三轮车撞倒,警方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并非见义勇为。接连发生的老人倒地被扶却指认扶人者为“肇事者”的报道,让老人倒地“扶不扶”屡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当媒体再次报道这些尚未最终定论的新闻时,不少网友便想当然地站在扶人者一边,谴责倒地老人“讹人”。事实上大多数老人不慎摔倒之后,对扶起自己的陌生路人依然充满感激,只是这样的“事件”缺少新闻点,媒体很少报道而已……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多角度解读材料的方法。

素材解读的最基本最实用的方法就是从素材中的人物入手,以人物为抓手解读素材,看这个人物做了什么,想了什么,人物行为体现了什么,反映出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等。这样一来,有了解读素材的角度,解读素材就不再困难了。有了方法,在课堂上还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材料,自选角度,拟出一个观点。然后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互相启发,相互补充,最后提交学习小组的观点。

第二步: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理解提升为完整的观点。

在课堂上学生对材料理解的当堂表述往往是片段式的,有时甚至只是一些关键词。教师要教会学生把讨论中这些片段、关键词用完整的话表述出来,这个话对材料要有一定的提升,要含有一定的道理,要能成为议论文的观点。

例如学生可以从上面这则材料中提取出“责任”、“同情”、“道德良知”、“职业道德”、“舆论”、“新闻点”等关键词,然后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提升,得出以下观点:

1.从袁某的角度:①要勇于承担自身责任,而不能利用别人的同情心逃避责任。②自我保护不能越过道德是非的底线。

2.从媒体的角度: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能为博人眼球而罔顾事实,误导舆论。

3.从旁观者的角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假相蒙蔽。

有了这个解读结果,应该说是很不错了,学生读懂了材料,从材料中解读出了多角度的观点。但对材料的使用绝不能止步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论证过程中使用这则材料,把素材的运用教学引向深入。

第三步:素材运用微写作。

要求学生选择以上三个角度中的一个角度作为一个分论点,运用这侧材料作为论据,当堂写一段250字左右的完整的论证段落。

以“要勇于承担自身责任,而不能利用别人的同情心逃避责任。”为例,学生的习作如下: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利用社会的同情心推脱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安徽淮南师范的女学生袁某骑车撞倒老人却谎称自己搀扶老人被讹。她利用当下人们对“老人”讹人现象的厌恶来保护自己,利用别人的同情来逃避自己的责任。但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利用别人的同情心的人终将会被人唾弃。一个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连自己的责任都不想承担,将来如何教书育人?试想,如果人人都像袁某这样逃避责任,那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一个何等冷漠的世界。所以,是自己的责任我们就要勇于自己承担。

这个片段的练习,不但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这则材料,还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这则素材,把对素材的运用由阅读上升到运用的层面。这种微写作不但使学生积累了素材,还训练了学生的议论文微段落的写作能力。这样就把原本由学生自己单独完成的素材收集变成了师生共同的探讨活动,把原本简单低效的素材解读变成了微写作的系统工程,长此以往,学生的素材积累会越来越丰富,运用素材来论证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议论文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大的提升。

陈静,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猜你喜欢

袁某同情心角度
神奇的角度
滥施同情心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遗嘱部分无效,房产应当归谁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男子为救母监守自盗,自首获缓刑
砸在手里的“活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