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赋予或剥夺了工作的意义?
2016-05-14CatherineBaileyandAdrianMadden
Catherine Bailey and Adrian Madden
每个人对工作意义的认知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人经历、家庭环境等个性化因素、没有标准答案;公司领导的管理风格也对人们感受到的工作意义没有太大关系,不过,糟糕的管理却是“毁灭”工作意义的“顶级杀手”
我们都想做有意义的工作。著名的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称,人类天性中固有着对意义的强烈而深刻的渴求,即便处于极端环境中,人们也在追寻生命的目的。近来,研究者们发现,意义的重要性也许比其他任何职场要素都重要,甚于工资奖金、晋升机遇、工作环境等。富有意义的工作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能带来更佳的表现、投入度和满意度。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没有多少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人们在哪里、怎样发现工作的意义?管理者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研究者们走访了10个不同职业的135名工作者发现,每个人对工作意义的认知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人经历、家庭环境等个性化因素、没有标准答案;公司领导的管理风格也对人们感受到的工作意义没有太大关系,不过,糟糕的管理却是“毁灭”工作意义的“顶级杀手”。由此,工作的价值感如同一朵开在员工心底的花儿,千姿百态又敏感脆弱,需要细心呵护。管理者们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培育和维护一个能不断产生意义的生态系统。
难以捉摸的工作意义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体力劳动者,都会把工作意义与成功完成工作的自豪感联系起来。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或者觉得自己的工作极具创造力、有趣的人们,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同样,来自他人的赞美、认可或者感谢也能带来价值感。不过,这些元素本身却不足以创造出工作意义。研究者们发现,另有不在普通常识范畴内的五大特质决定着工作是否有意义,而这些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意义”是如此脆弱而捉摸不定。
自我超越。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将自我超越放在了需求金字塔的顶端,位于自我实现需求之后。当人们谈论工作的意义时,他们不仅仅谈到自己,也会谈到与其他个人、团队乃至更广泛环境的关系。一名清洁工说,每天傍晚垃圾被送往循环利用时,是他最能感受工作意义的“爆发点”:他看到他的工作为子孙后代保留了一个干净的环境。一名大学教师称,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参加毕业典礼,这是她艰苦工作帮助他人成功的最终体现。
辛酸。有意义的工作很可能是辛酸而非纯然愉快的。人们常常在复杂、不舒服甚至疼痛的感触中发现工作的全部意义。如今流行的积极心理学总是引导大家关注员工的快乐、投入与热情,但心理学家芭芭拉·赫尔德(Barbara Held)在她的著书《停止微笑,开始抱怨》中提出反对“积极态度的专制”,她觉得过度强调积极面给人们带去一种压力。与大家的惯性思维不同,意义并不总是来自积极的体验。事实上,比起被简单的鼓舞几句或者很投入、很开心的时候,人们更多在面对挑战的时刻体验到工作的深层次内涵。最生动的案例来自护士们,她们普遍觉得当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够缓解病人的不适、延长他们的生命时,深刻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虽然很内心复杂、甚至辛酸。律师则会谈论他们没日没夜工作,甚至历经数载,最终帮客户赢得足以改变命运的官司,他们觉得这一艰辛痛苦的过程、这种处理复杂状况的经历远比一个结果更具价值。
不定期。对工作意义的感受往往是不定期而非连续的,会出现在某个峰值时刻。没人会时刻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一名大学教师表示一场讲座进行到最后时他特别欣悦,感觉自己就像一名摇滚明星。一位演员说起这种感觉,总结的很好:“我的上帝,我终于做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真是太棒了!”很显然,这些感触会发生在人生舞台的某一幕里,而非整个过程。这种巅峰时刻感受到的意义与价值会对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被牢牢记住并且成为人生故事的重要组成。这种极具意义的时刻无法被强迫和管理。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他们对工作意义的意识直接来自机构领导的某些行为。
追溯性。人们对于工作意义的认知几乎不太会即刻发生、即刻发现,往往是事后追溯、回忆自己的经历,猛然发现,“噢,我的工作还蛮有意义”。这种感触来自人们对自己工作的全盘反思,当他们将自己的成就与更广泛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方能看到。一名企业家表示,圣诞晚会结束后,他关了灯,回想这一年与员工们一起做过的事情,他才觉得自己居然做了不少有价值的事情。一名大学教师谈及他多年以来一直做着自己觉得毫无意义的实验与研究,但20年后他提出了触屏技术解决方案,那时再回忆起之前的漫长时光,突然觉察到了非同一般的价值。因此,体会意义是一种思考与回顾的行为,而非即时的情感回应。几乎没有人会在谈及工作意义的时候说他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都能感受到价值。
私人化。投入程度、满意度等感受都仅仅关乎工作本身。而工作意义不仅与工作有关,且通常带有个人色彩,涉及他(她)的个人生活体验。一名音乐家描述了他的父亲第一次出席他的演奏会,并且给予了赞美和理解,这让他领会了工作的意义。一位企业家表示他创业的初衷之一是为了让祖父为他自豪。
工作之意义的上述特质解释了为何公司帮助员工寻找工作的意义如此复杂和困难;其与“肤浅”的满意度或者投入度完全不同,与雇主或者管理者几乎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毁灭意义的“七宗罪”
什么会让人们发出质疑:“为什么我要在这里工作?”与每个人感受到工作意义的过程不同,导致人们觉得工作没价值的原因往往在于管理者做错了事。以下“七宗罪”是管理者们经常犯的错误。
断绝员工与其价值的联系。公司关注结果而个人重视工作的质量或者专业精神,管理者出于公司整体利益的决定会切断员工感受意义的途径。譬如,石匠抱怨公司太关注成本“令人压抑”,教师觉得行政部门最关心收益和规避诉讼而不在乎知识完备性与提供最好的教育,护士不得不在病人完全康复前就将其送走只为了腾出床位……
将员工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管理者忽视员工的努力工作往往引发无价值感。教师说系主任完全不在意他们的研究或者教学是否成功,销售助理和牧师的额外工作并没有得到领导的感谢,石匠说领导甚至不会跟他们说“早安”,律师表示虽然他们工作时间那么长但总是被批评没有尽快完成项目。这种不被认知、不被认可,经常令人觉得工作毫无意义。
给员工布置没有意义的任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应该怎么开展、如何安排时间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旦他们被要求完成与自己的想法不相符的工作,就会觉得在做没价值的事情。护士、教师、艺术家和神职人员觉得官方任务与填表等特别无趣,石匠和销售助理最讨厌管理者让他们处理安排得很糟糕的项目,简直就是“收拾残局”。
对待员工不公平。不公平与不公正会让员工觉得工作丧失了意义,通常包括分配不公平与程序不公平。例如,一名工作了数年的石匠被告知因为资金短缺而不予涨薪,却发现自己的同事涨了工资,这是分配不公。而程序不公平包括恃强凌弱、缺乏职业晋升机会等。
推翻员工们提出的更好的意见。管理者经常会剥夺的意见权,尤其是关于如何开展工作。律师们表示为了尽快结案他们往往被逼抄近路,石匠称为了赶工不得不被迫使用现代工具与技术,有违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当人们觉得自己的意见无人在意,他们没有发声权时,工作的意义也就淡去了。
缺乏支持关系。在工作中感觉孤立和边缘化也会带来无意义感。大多人都把同事、团队之间的友情视为工作意义的重要支点。
被迫处于会受到人身或情感伤害的风险之中。很多工作需要承担人身或情感风险,出于个人选择这些工作并不会影响人们感受其中的意义。但如果管理者硬性要求员工暴露于他们不愿意的风险中,就不可能再期望他们升华工作的意义了。
上述七种情况会大幅降低人们对工作意义的感受与追求,一旦数个情境先后出现,工作意义也许就所剩无几了。
构建与保护“意义生态系统”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指出,提升工作满意度的要素与导致不满的要素并不完全相同。工作意义也是一样。如前所述,工作意义主要来自人们在工作中的自我发现,充满个人色彩;而导致工作无意义的因素则往往是公司和管理者的不当行为。因此,培育一个良好的“意义生态系统”,避免“七宗罪”出现,是全方位提升员工工作价值感的关键。
人在工作中的“意义生态系统”由四个层面构成。
首先是公司(机构)层面。人们感受到的工作意义离不开就职机构整体的运营与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应该指向积极的社会或环境贡献,通常包含两个问题:1.公司计划为社会贡献什么?核心业务是什么?2.公司准备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这些业务能够支撑哪些价值?
人们很擅长发现虚伪与伪善,因此公司必须诚恳、周到地向员工传达这些内容,其间的挑战不仅在于清晰地表达和传递关于企业目标的准确信息,而且要注意不能产生一种伪造和操纵的感觉。事实上,这并不容易。一名清洁工表示,虽然入职后管理方就告诉他,他们收集到的垃圾会被再利用,但这个信息太抽象了;直到有一天,公司开始展示回收再利用产品的图片,这才给予了他们一个形象直观的感受。
其次是职业层面的意义。职业的意义对个人非常重要,每个人都会在工作中积极地重新构建自己的职业内涵来增强意义感,尤其是增强自己工作对其他人的影响,譬如零售店的销售助理会倾听孤单老人的碎碎念。公司应该向员工展示他们的工作如何帮助企业完成了目标、如何服务了更广泛的社会福祉。不仅积极快乐的体验能够赋予人工作的意义,一些挑战性的、棘手的、悲伤乃至辛酸的体验也能丰富人们对工作意义的感悟。管理者应该根据职业需求,分析下属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负面体验,予以引导和支持,并真诚地告诉他们,他们的工作做出了哪些贡献。
第三是任务层面的意义。每一份工作都由大大小小的多种任务组成,这些具体的任务是工作意义的重要源泉。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抱怨自己的日常工作面临着冗长、重复又不得不做的无意义任务。一些人则觉得愚蠢的机构冗余制度在侵占工作意义存活的空间,譬如填不完的各种表格。管理者要帮助员工明白每一个任务对其工作以及整个公司有何意义。
此外是互动层面的意义。人们在互动中感受到的工作意义来自两个方面:与其互动的他人因其工作而受益,以及形成一种互助的人际圈子。管理者的不尊重与不认可、被迫减少与受益人之间的联系等都会降低人们在互动中的意义获得感。为了避免上述负面影响,管理者需要创造支持、尊重与包容的工作环境,不仅同事之间,下属与管理者、公司成员与外部受益者之间皆应如此。管理者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创造出进行价值互动的空间,让员工们能够获得积极的反馈,感受到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欣喜于自己工作给别人带去的影响。
发现工作的意义需要走出单纯的工作领域,综合一个人的生命生活经历。这个过程复杂、动态甚至令人不舒服;常常以难以预期的方式出现。对公司管理者而言,把握员工关于工作意义的感悟是一件富有意义的事情,有助于员工将处于割裂状态的工作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实现更高层次的升华。此外,寻找和维持住工作的意义对于公司和个人都有巨大的益处,擅长培育和维护“意义生态系统”的公司更能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而感受到工作意义的员工通常也更有动力和意愿为公司创造价值。
来源:MIT斯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