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溱:有担当才会有作为

2016-05-14

商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墙报稿子校长

刚参加工作时在一所学校工作,时值“文革”后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依然“左”占上风,说话,办事稍微有些“出格”,就会被上纲上线。当时年轻涉世浅,根本弄不清这世道的险恶。有一次校长安排出一期墙报,从组稿到排版到抄写,全部由我负责。

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期望弄出点名堂来露一脸。于是就独出心裁,不但有批林批孔的批判文章,还在墙报的末尾加了一个小知识:怎样御寒。这不过是几十个字的生活“小贴士”,无非告诉人们冬天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围巾、帽子更合适而已,不料墙报刊出后,立刻得到一些人的批评和质问:这么严肃的内容,怎么还穿插着穿衣戴帽的文章,岂不是在公开宣扬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吗?更有人“莫须有”地说“怎样御寒”是别有用心。现在是冬天不假,但“文化大革命”永远是革命者的春天,怎么要“御寒”呢?御的哪门子寒?“棍子”、“帽子”一起飞来,让我这个参加工作不到半年的年轻人立时懵了。这时,校长发了话。他在教师大会上说,墙报的事是他安排的,稿子版面他都事先审过。为什么要加一段关于“御寒”的文章呢?主要考虑天冷了,许多学生不懂得防冻,老师们也未必清楚。不清楚就无法跟孩子们讲明白。墙报上登些这样的稿子,我看有好处。

校长一番话,让我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领导敢于担当,对下属来说再也没有比之更重要,更贴心,更给力的支持和厚爱的了。

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还是干得不如意,并不一定就决定一个人的贡献大小,也不应该由此分出个子丑寅卯。只要是凭着职业道德,凭着责任心认真对待,就应该点赞:这点,作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懂得,应该理解,应该全力以赴地给予支持'这是调动鼓励下属积极性的基本要领。

应该看到,绝大数人愿意做事,能够做事,并期望做出成绩。尤其那些思想活跃,积极上进,充满激情,又有一定能力的年轻人,展现自己的才能,开拓创新,是他们的追求和为之努力的目标。许多年轻人喜欢做挑战性的工作,做前人不曾做过的工作。这是有为的表现,是事业发展进步的体现。然而,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自然有风险,稍不留神会出现闪失,出现失误,甚至酿成一定的损失。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理解、包容、支持、担当。而能承当这样角色的人,一定是领导,是组织。

有些领导希望自己的属下做事,做出成绩也会表扬,鼓励,但一旦出现问题就变成了聋子哑巴。可以说影响极坏。有些单位多年工作上不去,群众有意见,领导不满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干部不去担当,不想担当,不敢担当。长此下去,干部职工没信心,没干劲,没盼头,没希望,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潜移默化的危害和损失。

领导干部敢不敢担当,反映了其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的高低,也表现出其能力水平的强弱。

担当,首先要敢于负责任。这需要勇气,甚至牺牲精神。担当,有时会“引火烧身”,殃及自己。一些领导遇到问题“打太极”,“装痴卖傻”,“一推六二五”,实际就是“自我保护”。这种保护是自私的,甚至是牺牲属下换取的一种“苟且”。这样的领导不敢恭维,只能避之三分。担当,还需要智慧和技巧。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有时光凭良心公心未必能达到目的。这就要靠“计谋”,靠“灵活”。随机应变,因时制宜,回船转舵,以退为进,实际是策略,也是手段。最终是为了赢得胜利。

当下确有一些干部“不作为”,但相当数量的干部想作为却又担心作为过程中出现失误,无人“撑腰”,反而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显得优柔寡断,畏首畏尾了。日前中纪委机关报发表文章一为敢于担当者担当。题目就振奋人心,内容更是“及时雨”。文章指出,对于那些敢啃“硬骨头”、敢蹚“地雷阵”、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差错的干部,组织上应当挺身而出,要多点赞喝彩,要为他们遮风挡雨、共担风险,撑腰鼓劲壮胆、加油助威、摇旗呐喊。

历史经验证明,只要领导、组织上有了鲜明的态度,接下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勇敢者冲锋上阵。

猜你喜欢

墙报稿子校长
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第二轮通知)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浅谈如何撰写电视新闻中消息类的稿子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大学生可以自由出墙报
学校办墙报的一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