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课程教学中的田野调查实践
2016-05-14李扬牛璐
李扬 牛璐
[摘 要]民俗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有组织地进行田野调查实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民俗内涵的理解,切身体会民俗、民间文学在真实语境中的传承样态。在有限的学期课时限制条件下,合理安排课内外调查活动,将“田野”与“课堂”有机结合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提高自身实践调查能力的同时培养民俗文化保护意识,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民俗课程 田野调查 教学改革
民俗课程(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民间文化的重要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就学科而言,民俗学包括了民间文学,但在中文系实际教学体系中,一般将之分成两门课程:民间文学作为核心限选专业课,主要研究民间创作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歌谣、谚语等口头文学;民俗学则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交通、饮食服饰、岁时节庆、婚丧嫁娶、农耕劳作、工匠技艺、社交礼仪、信仰宗教、娱乐游戏、竞技杂艺等等。民俗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诚如有的学者所言是一门“需要用双脚来书写的学问”,而课堂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教学空间,是主要传播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场所,纯粹单一的课堂教学,缺乏民俗田野调查的实践环节,显然不能达到使学生真正掌握和体会民俗文化全貌的教学目的。田野调查(Fieldwork)是一种直接进入生活文化环境采集调查的方法,学生在田野调查中对民俗语境的直观感受是课堂中体会不到的。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安排田野调查,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是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有意义的教研课题。
一、民俗田野调查实践的目的与可行性
民俗类课程的“理想模式”是课堂教学与课外田野调查相结合。正如华中师范大学黄永林教授所言:“根据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一方面采用教唱民间歌谣,学讲民间故事,临摹民俗图画,演练民俗游戏,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另一方面,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产生于民间生活中,因而开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实际活动,比课本的讲授更具有生命力和趣味性,而且更为重要。”[1]但是在本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与“田野”结合起来尚存一定问题,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和学期课时的限制。在有限的条件下,应制定适当可行的田野实践方案,让学生有机会真正走进田野,走向民间,投身社会生活,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和认识民俗事象在具体语境中的真实样态。
探索民俗类课程田野调查实践的可行性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内外的民俗学者在民俗田野调查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突出成就,为本科田野调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参考。大部分本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田野调查,对调查方法不熟悉,调查经验不足,但是民俗学者的田野研究,如江帆的《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董晓萍的《田野民俗志》及国外学者的相关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为田野调查提供了经验支持和方法指导。
第二,本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拥有丰富的家乡民俗文化资源。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白族、壮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民俗资源的丰富性和广阔性对田野调查实践提供了可行性支持。
第三,学校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在新教学计划中固化相当比例的实践课程,同时设置了多种课外实践的活动项目,在政策、经费上予以支持,为民俗课程的田野实践调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民俗田野调查实践的方法实施及效果
在以往的民俗课程教学过程中,限于客观条件,多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即请民间艺人、故事传承人等到课堂进行展演。这种方式虽然使学生直观地接触到民俗传承人,但毕竟是脱离实际生活语境(decontextualization)的一种片段化的“表演”,学生参与度有限,也难以认识理解民俗事象的完整面貌。
结合新教学计划的制定,我们开始尝试“走出去”的新方式。具体的做法是,在课堂理论教学大半完成、学生已初步了解本课程所涉的基本民俗事象类别及其特征后,进行2课时的田野调查理论讲授,主要介绍田野调查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用实例说明“参与观察法”等方法,介绍费孝通瑶山调查、马林诺夫斯基海岛调查、顾颉刚妙峰山调查等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史上著名的田野调查案例,强调调查的规范和伦理原则,以及介绍设备使用、搜集资料的整理等。同时进行方案设计、分组分工、成果要求等前期布置。在接下来的1-2周内,或者统一组织前往预定的实践基地,或者学生自行确定调查场所地点展开田野调查实践活动。调查结束后,学生需提交相关调研报告以及多媒体记录材料,由教师评定成绩,作为课程考核最终成绩的构成部分。例如,在2015年秋季学期的民俗学课程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赴即墨胶东民俗博物馆进行体验型考察。同学们考察了即墨老酒制作过程,观看了即墨柳腔表演、田横祭海视频,观摩了葫芦雕刻和即墨花边制作,分小组亲自动手制作了脸谱、软陶和即墨榼子花馍,尝试了花边钩绣。同学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承艺人近距离接触,对青岛的民俗有了较为全面的体验和认知,在欣赏表演、参观展览、参与手工制作的同时,同学们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反思。怎么让古老的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政府和民众应如何做,许多同学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又如,2016年春季学期民间文学课程中,全班105名学生自由组合,分成17个小组进行田野调查,小组预先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对某一民间文学讲述人的采访和记录,并录制讲述的音频或视频,最后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同学们的调查涉及多地区多民族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传说等。其中张钰娇组调查的民间歌谣涵盖了山东歌谣、常德歌谣、闽南歌谣、湖北歌谣、四川歌谣、湘西童谣、长沙童谣等许多中国传统歌谣。虽然由于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他们只能调查到中国民间歌谣的一小部分,但与歌谣的亲身接触加深了同学们对各地区歌谣的认识。卞文馨组对民间故事的调查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瑰丽多彩。通过对回族、藏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搜集到“斑竹姑娘的故事”、“暴君的故事”、“穆罕默德的劝告”、“柯尔克孜族史诗”等多民族故事。
当然,由于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上述调查只是非常初步的,比照严格意义的民俗学田野调查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于部分有志于进一步学习、探索民俗文化的学生,我们积极鼓励和指导他们申报参与其他学校设置的调研项目,调研时限扩展到寒暑假或者整年,调查空间也得以拓展。如学校设置的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SRDP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壮族学生陆慧玲主持了“壮族天琴之仪式与表演研究”项目,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她和项目组成员克服了交通、气候、语言、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先后三次深入到壮族聚居的村寨进行田野调查。他们与当地民众一同生活,取得了村民的信任,拍摄录制了大量第一手音视频资料。他们探讨了天琴作为民族宗教“法器”在当地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并以天琴的形制、弹奏方式等为切入点,比较民间宗教仪式中的天琴与作为艺术表演的天琴的异同,以及天琴艺术在现代社会下的转变过程。再如学校团委设置的寒暑假“三下乡”项目,奔赴农村地区的大学生,一方面把相关的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带到当地,一方面可以进行民俗文化的田野实地调查。2012级中文系学生张可心与她的小组所做的关于“天津杨柳青地区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的三下乡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果。杨柳青木板年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汉民族民间艺术在全国闻名,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却受到了很大冲击。张可心与其他八位小组成员制定了合理的实践计划,从参观杨柳青民俗博物馆,到在博物馆中做义工,再到举行宣传传统民俗文化的宣讲会,一步步加深对天津杨柳青年画的认识,与民俗传承人的交流激发了同学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2014年,张可心的项目荣获“省优”。
在任课教师的重视、鼓励和认真指导下,更多的同学开始积极申报相关项目。2015-2016两年间,民俗学、民间文学方向共完成5项“三下乡”项目,3项“国创”(“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项SRDP项目,搜集了大量的多媒体和文本资料,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新申报立项成功“三下乡”项目6项,SRDP项目4项。同学们纷纷奔赴天南海北、侗乡苗寨、田间地头,深入开展不同课题的民俗文化田野调查。这些项目的调研活动,是教学课时完成后的延伸,大大延展接续了课时内受限的时空,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2015-2016两年的民俗、民间文学方向的20篇本科毕业论文中,至少有16篇是在田野实地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
三、成功实施民俗田野调查实践环节的要素
如何在固定的教学计划框架内,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田野调查实践合理分配、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制定可行的调查方案和计划,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有效度的调查结果,是需要认真探索和总结的课题。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值得重视的要素:
第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田野调查方案。首先,在教学计划中,民间文学、民俗学分别安排在一年级和三年级开课,学生对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和掌握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程度有较大差异,与中文系的其他课程相比,民俗类课程有其特殊性。民俗和民间文学根植民间,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此学科缺乏了解;其次,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或者农村山区的学生与城市生活的学生,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等,在对相关民俗事象的经历和了解上有显著差异;此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近的民间文学和与专业差异较大、具跨学科性质的民俗学在所涉研究对象方面有明显区别,等等。因此,学科基本理论、民俗民间文学基本类型的概念及其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等,以及上述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都是需要在田野调查之前,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并将之运用到调查实践中,因此将田野调查实践环节安排在学期后段是合适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来源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方案设计,如大一的学生以团队分组为宜,合作交流,发挥集体智慧,个体优势互补;大三的学生则以独立选题、独立完成为主。选题具开放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以便更顺利地完成调查。
第二,激发学生进行田野调查的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理论讲授部分,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有初步感性的认识,同时有意识挑选部分学生,结合应时应景的时间节点(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课堂上展示讲述家乡民俗文化,一幅幅鲜活的民俗画卷在同学们眼前打开,讲述者对家乡民俗的依恋和热爱调动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大家进一步调查了解自己家乡民俗文化的兴趣。在调查方案制定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锻炼同学们制定计划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成员自行组队,分工合作,起草调查计划。如进行“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搜集”的田野调查时,如何确定选题,如何寻找采访对象,小组成员中谁录音、谁记录、谁整理调查报告,都由学生提前制定好调查方案,在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合作交流,齐心协力完成了调查项目。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搜集到第一手材料,这就需要学生以真诚、平等的心态,取得对方信任,有效进行与信息提供者的沟通交流。如陆慧玲团队三赴壮乡,努力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去,建立起友好信任的感情之后,才慢慢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获得了只有当地才流传的民间故事等珍贵资料,就是比较成功的交流范例。参与田野调查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以后从事学术研究或步入社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建立田野调查成果的评估激励机制。田野调查实践是民俗课程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程度的途径之一。在调查结束后,应对学生提交的成果报告进行成绩评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构成,计入学期期末最终成绩。在期末考试时,试卷中亦有与田野调查相关的考题。选择优秀团队在课堂上介绍经验,并将他们的文章推荐到有关报刊和专业网站。2015年11月,青岛高校首届民俗文化青年论坛召开,多名在田野调查中收获颇丰的学生,在会议上宣读了相关论文,获得专家好评。
第五,提供及时有效、多渠道的支持指导方式。除了课堂讲授外,教师与学生课下多方交流,主动提供指导。在学生申报有关调研项目时,认真审改学生申报书,帮助学生确定合适选题,提高立项成功率,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在学生异地田野调查时,及时通过网络等方式提供远程指导。在校报开设了田野采风专栏,刊登各地民俗学者的经验心得,供学生参考。另设有专门的课程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指导。在本地建立了两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民俗事象体验场所。多种方式的指导支持,为学生顺利开展田野调查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障。
徐杰舜在《田野上的教室》一文中指出:“田野调查方法作为人类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已经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它引入高校课堂,作为文科实验教学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①引导学生在民俗课堂内外开展多种田野调查实践活动,既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民间文学的传承语境和现实样态,又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调研和交流、组织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民俗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江帆.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黄永林.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探析 黄永林自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3〕徐杰舜等.田野上的教室.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作者简介:
李扬(1962--),男,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
牛璐(1993--),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