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策略

2016-05-14师春祥

人间 2016年8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

师春祥

摘要:当前的环境是开放又复杂的新媒体环境,这篇文章立足于这样的大环境下,探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79-01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分析

在大学生群体中,我们所说的媒体环境主要包括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网络电视等。它的特点如下:

(一)信息量大,操作便捷,感受多元“文化圈”。如果一种文化想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了解,能够真正发挥它本身对于社会的作用,那么这种文化必须具有科学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传播途径和方法,可以这么说,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的因素中,传播是决定性因素。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影响一个和国家的文化的因素不仅是文化的内容,决定因素其实是传播能力。传播能力越强,思想文化传播得就会越快越广,这样就更能够对世界产生影响。新媒体具有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能偶为我们传播大量的信息,使传播的内容更加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新媒体的操作非常简单,我们能够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进行全方位的阐述,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二)即时性强,整合碎片时间,构建自由“微时代”。现在新媒体越来越碎片化,而且即时性非常强,自由开放度非常高,大学生在多媒体平台上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能够与媒体上的小群体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这种小团体使我们的价值观越来越碎片化,构成了“微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推送速度越来越快,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三)互动体验性强,深受大学生青睐,满足大学生体验需要。在我们所有的媒体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程度高低以及传播效果高低依次分别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手机媒体和互联网,然后居中位置的是电和网络电视,传播效果比较低的是广播和报纸。大学生也不太愿意接受报纸和广播的信息。由此可见,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定位明确,新的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新的媒体形式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更加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在微信、微博和QQ群中畅聊,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分型到贴吧和网站上,借助新媒体进行消费和娱乐,这就使得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种虚拟的媒体打破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策略探析

对于大学生而言,新媒体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建构新媒体学习共同体,建立综合动态的网络学习体系。新媒体学习共同概念也称为虚拟学习社群/社区,这是一个人机系统,也是一个由辅导者、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组成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是练习项目和解决问题。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局限在教师的讲解中,也不是局限在每节课的内容中,而是由学习者、助学者和辅导者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经验,最终建立一个知识系统。在社会建构中认为,知识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以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理解为根本依据,知识时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之中,如果知识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没有办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所以,我们借助新媒体建设学习共同体,是有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措施。我们架构的目的不是为了建设个体头脑中的知识,而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数显建立的是集体知识,然后对每个成员的知识进行建构,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

(二)培育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营造适合学生的“网络舆论场”。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想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就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积极的舆论氛围,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为学生开展适度的空间,让学生们可以轻松地进行交流,加大宣传力度,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对于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呢哦荣,我们要坚决杜绝;在学生中,培养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做好示范,这样能够UI大学生积极进行教育,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积极的氛围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一般,我们有两个舆论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官方媒体舆论场”,像党报党刊等,这事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另外一个就是“民间舆论场”。作为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或者QQ等媒体对“官方舆论场”加以关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促进社会的政治发展,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会更有成效,我们要利用多种因素,为学生建构一个良好的舆论场。

(三)提高选择应对,积极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健全,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诱导,误入歧途,面对情感问题比较极端,他们不容易接受科学的死知识。所以,我们在利用多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地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负面的信息对大学生造成误导;我们要开设素质课程,立足于理论的视角,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警惕;学校要开展一些讲座,与专家进行交流,使学生的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和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培训,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避开网络中的各种危险。只有这样,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高红宦,吕玉莲,李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研究[J].新闻战线.2015(16)。

[2]张小琏.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31)。

[3]刘德中.信息网络化与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挑战[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08)。

[4]乔蔚虹,刘志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高教. 2005(02)。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