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节目的“声音场”

2016-05-14媛媛

上海戏剧 2016年8期
关键词:九州听众戏曲

媛媛

1904年,京剧名伶孙菊仙在上海胜利唱片公司灌制了一张唱片,从此中国进入有声记录和传播的时代。1927年,中国第一家民营广播电台在上海成立,这家由当时上海滩四大百货公司之一的新新公司创办的商业电台,除了播出各种商品、公司广告之外,大部分时段都用以转播其屋顶花园游艺场演出的各种戏剧节目。据说名角、名票经常光临,京剧、广东戏、滑稽剧等应有尽有。虽然当时能够通过收音机收听节目的听众并不多,但这却让戏曲走出剧场拘囿,第一次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一百多年来,戏曲一直在借助声音传播的载体与时俱进,从唱片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再到如今的电脑,甚至手机,日新月异的终端更替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一次次面临新的考验。

面对今天所处的全媒体时代,戏曲与广播似乎都显得不那么年轻了。重新思考广播对于戏曲的声音体现这一课题,在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之间搭建起一座更为现代并通达久远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广播戏曲节目模式的局限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在广播文艺类节目中,戏曲曲艺节目一直是听众喜闻乐见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因为这些节目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因为其权威、及时、便捷的信息获取条件,丰富、鲜活的内容资源而受到听众的青睐。但广播仅作为听觉艺术的局限,也使其在很长的时间中,一直停留在记录、播放、传输、接收声音的传播层面,而渐渐成为戏曲的听觉附属品。这种单一的“传声筒”式的工作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具有自身艺术特征的广播本体的发展。

众所周知,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传媒具有“传播媒介”和“艺术载体”的双重特性。而广播电视文艺则是文艺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结合后,运用艺术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的再创作,并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态播出的独特的艺术样式。对于广播戏曲而言,如何完成“广播化”与“再创造”成为养成优秀节目不可忽视的关键。

纵观目前的戏曲广播节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戏曲选段欣赏类、剧场转播剪辑类、戏曲曲艺综合晚会类、互动教唱学唱类、故事演播类、访谈专题类等等。以占据着节目量较大板块的选段欣赏和录音剪辑类节目为例,因为节目源庞杂、大量依靠舞台戏曲创作实践成果、编辑人员缺乏艺术再创造的精力和能力等因素,容易造成节目制作简单粗糙、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弊病。如何在广播戏曲节目中体现良好的创意能力和制作水准,也成为衡量从业者业务实力的一道标杆。

《九州百戏》

建立的广播节目“声音场”

《九州百戏》是上海戏曲广播于2014年7月开播的一档戏曲文化专题节目,目的是为了向听众介绍全国各地方剧种、曲种。其实,这样的内容对于戏曲广播而言并不新鲜,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家,就库存颇丰,更不要说面对全国的戏曲广播同盟。

在求同存异、凸显个性化的新媒体时代,《九州百戏》又为何有此魄力和胆量,再次触碰这个容易落入俗套的课题呢?其实,还是源自对“听觉艺术”本身的挖掘。

有人说,当今的时代是“视觉时代”“眼球经济时代”,视觉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而包括听觉在内的其他感官能力都陷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功能缺位中。其实,和视觉相比,听觉却更能体现人类的感性生存方式。在音乐学中,听觉的感性表现甚至还被分成了外部听觉和内心听觉,其中内心听觉所指的就是凭记忆表象、思维、感情,创造出的声音世界。由此可见,“肉耳”和“心耳”的相互作用,能够让人通过声音体验到比视觉更加鲜活、灵敏、开放、有机的感受。这些都为打造现代听觉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如清人的《天慵庵随笔》中曾经说过:“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这番话说出了中国画中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心”的作用。其实,这种思维的力量除了创作者的,还有受众的。无怪乎,大师如齐白石,几只小虾,余皆空白,观者却能惊呼栩栩如生。原来,在观者的心里,已根据经验自然地“补偿”出那一潭活水。这种创作与观赏之间的互动,其实正是当代传播的关键。

现代人对于听觉的要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丰富,迅速发展的时代正引领着人们的个性与情感趋向多元,因此他们的审美需求也呈多样化的趋势。以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为例,工整规范的古典音乐固然可以吸引一部分受众,而现代音乐的作曲家则更愿意在挖掘新奇的乐器、音色、艺术手法、音乐元素上下功夫。如果说古典音乐是一杯清茶,现代音乐则是一杯烈酒,浓重、复合的口感似乎更加契合现代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共同需求。

如何藉由听觉欣赏在受众大脑中形成一个兼具“视听感受”的新型的广播节目呢?在当下成为我们思考的广播创作的一个维度。

由此,《九州百戏》开始设想构建作为广播节目特有的声音场。

首先,探索戏曲艺术背后的大文化环境,用声音还原历史现场。

这种手法来源于纪录片中的场景还原。影视镜头可以通过环境再造、人物演绎、珍贵影像资料等手段还原历史场景,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营造感官效果。而在《九州百戏》中,环境音效、气氛音乐、场景描述、模拟人物对话等也成为常用的艺术和技术手段。

如在介绍山东五音戏的节目中,为了表现五音戏代表人物邓洪山与京剧四大名旦之间的艺术交往,节目借鉴了广播剧的手法,用声音营造规定情境,通过人物的语言扮演将几个小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不仅如此,还利用人物对白将五音戏的由来、重点历史事件、人物命运等关键信息合理地传递出来。

其次,声音素材的丰富运用及剪辑节奏的灵活把握。

《九州百戏》开播至今一年有余,已制作播出了包括福建莆仙戏、广东白字戏、甘肃凉州贤孝、北京琴书、东北大鼓、广西彩调、贵州侗戏、湖南湘剧、藏戏、陕西阿宫腔、浙江甬剧、江苏通剧、河南越调、海南琼剧、山西四大梆子、台湾歌仔戏等五十多个剧种和曲种,其内容的丰富性可见一斑。除庞大的戏曲唱段素材作为节目必要的支持外,为了呈现更为多元、更为当下的声音效果,节目还采用了电影、电视中的拟音手法。

比如,在介绍南京白局时,为了展现白局艺术的创造者——生活在明代的云锦工匠——的生活场景,节目中加入了模拟秦淮河的水声、浆声、机房的织布声,工匠的歌声、嬉笑声以及江南民歌的音乐背景声。这些声音的复调化运用,形成了一个声音的织体,为听众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想象空间,仿佛置身其中,与这些古代的工人们一起享受劳动间隙的欢愉。

和一般专题及欣赏类广播戏曲节目不同,为了加强节目的节奏感,我们强化了唱段的多功能运用,除用于欣赏外,更重要的应用有时甚至是背景声和效果声。这样的做法表面看来牺牲了唱段的完整性,但却保护了作为广播文化专题独有的艺术品格,让听众在大文化的心理节奏中更为稳妥熨帖地了解剧种的大致全貌,从而引发他们深入其中继续探究的兴趣,因此更显意蕴。

再次,巧妙运用文化切入点,用“熟悉的声音”引导“陌生的声音”。

因为戏曲受到方言区域的局限,导致了受众容易接受那些他们听得懂、看得懂的剧种,自然排斥那些远离生活环境、艺术感受陌生的剧种。比如江浙人喜欢细腻委婉的越剧、锡剧、沪剧,而不太能够接受粗犷豪放的秦腔、豫剧、川剧。这就造成了《九州百戏》这样的地方台文化栏目在面对全人群受众时所遇到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要考虑当地听众的收听习惯,同时还要完成对全国各地剧种的介绍,既不能晦涩难懂,又不能简单枯燥。这再次考验了编创人员的艺术判断力。

我们认为,用一堆大家听不懂的掉书袋式的辞藻堆砌来解释一个原本陌生的文化品种,一定会拒受众于千里之外。这样的做法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时代显然是不明智的。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拒绝单纯的名词解释,从生活中找到文化切入点,用“熟悉的声音”引导“陌生的声音”。

比如在介绍福建莆仙戏时,为了表现福建方言的艰涩难懂,节目引用了一段由杨华生表演的独脚戏《普通话与方言》,重点呈现了其中因为不熟悉福建方言引起误会的桥段,不仅让听不懂莆仙戏的上海听众打消了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的自然隔阂(因为素以语言能力著称的滑稽大师都在福建寸步难行),而且正是由于这段家喻户晓的小片段而增加了对这期节目的亲切感,福建话与福建莆仙戏便在听众的心中留下了印象。

最后,串联语言通俗化、故事化,讲述方式年轻化、生活化。

目前,《九州百戏》是以主持人播讲作为主要的串联方式。每期的节目内容以相关剧种的文脉为主干,穿插专家采访、传说故事演绎、表演实况录音以及历史场景再现等方式加以丰富。所以要求编辑人员在文字撰稿期间就要全面把握剧种特色,寻找故事素材,捕捉一切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点并加以筛选,最终形成一篇能够让人听得懂、喜欢听的广播节目文案。

之后,声音的二度创作不仅要体现编辑的思路意图,更要通过娴熟的语言技巧,准确、生动、高质量地完成对文案的表达,以一种生活化、年轻化的方式娓娓道来,让听众通过丰富动听的声音感受到文化的情趣和意蕴。

总之,《九州百戏》节目中“声音场”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无非希望借助丰富的声音表现手段,在听众中形成一种视觉形象经验性的自觉补偿(想象),更为生动地传播那些正在或即将消失的文化风景。

《九州百戏》带来的思考

前人曾在《伏敔堂诗录》中写道:“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叶相形容。”书画原是静态艺术,而风本来难以捉摸。高明的画家完全没有因此而束缚手脚,巧妙选用西枝东叶的画法来表现“不上笔,无本质”的风。由此可以看到,我们完全能够冲破广播这一媒介的先天局限!

作为一档年轻的戏曲广播栏目,《九州百戏》是新鲜而富有活力的。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它也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有时还会显得不够成熟。特别是收听率仍然会因为剧种的陌生而出现浮动,但从听众满意度和品牌认知度来看,这个栏目正在渐渐成长为一档能够体现上海广播文化品相的栏目。

相信随着广播未来进入更加开放的自媒体时代,当收听终端不再大量依赖家庭收音机,甚至“车联网”时代的来临,我们的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他们热衷的节目时,具备了“声音场”的文化广播必然会成为新时代关注的对象。

(作者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剧曲艺广播编辑、主持人)

猜你喜欢

九州听众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新春
听众
The Brief Analysis of Moonlight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