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要善调 多管齐下忧愁消
2016-05-14钱振兴
钱振兴
“多事之秋”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有人这样解释,秋天草木凋零,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进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状态,与一个人年老体弱、风烛残年相似,触景生情,人们因而伤感。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云“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都是这种现象。
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以与特定季节(特别是冬秋季)有关的抑郁为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然而,通常季节性情感障碍不被认为是独立的情绪障碍,而是具有季节特征的重症抑郁发作的特殊类型,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
季节性情感障碍最常见的症状有很多,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现。这些症状包括:睡眠增加和白天困倦,焦躁,疲劳,性欲减退,注意力集中困难,思维困难,食欲增加引起体重增加,特别是甜食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
季节性情感障碍与季节有关。秋季起病型起病于秋末至初冬,夏季缓解。抑郁症发病高峰在每年9~11月,抑郁症发作在秋季占总发作次数的73.3%。
缘何秋季好发抑郁症?一是与气候环境有关;二是与生物节律有关,有人认为抑郁症可能是一种季节性节律的病态返祖现象;三是机体神经与内分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特别是褪黑激素的季节性波动是抑郁症秋季多见的主要内因。在秋冬季,阳光照射减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大脑里的松果体对阳光十分敏感,当太阳光强烈时,松果体受到阳光的抑制分泌出的褪黑素少;反之,当阳光强度降低时,松果体兴奋,分泌出的褪黑素增多。而这种激素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含量的“本领”,当它分泌多时,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这两种能唤起细胞兴奋的激素减少,使得细胞兴奋性降低,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沉,感觉疲惫。
对付季节性情感障碍,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加强日照和光照。研究发现,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阳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线,可以减少秋季抑郁症病人的自杀念头。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感。其次,当秋季出现阴天时,人们应增加糖类摄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减轻忧郁,但糖尿病患者除外。此时人们还可以适当服用复合维生素B类、谷维素等药物,可调节精神情绪。此外,咖啡、浓茶等有一定的提神作用,能减轻或消除忧郁现象。最后,在工作之余,到室外空气清新、场地宽敞的地方散步、跑步、打太极拳。
另外,抑郁症患者还可进行自我调节。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活动,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扫房间、骑车、写信、听音乐、逛街等。
广交良友。经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状态远比孤僻独处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况不佳时,朋友是良医。
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口服避孕药、巴比妥类、可的松、磺胺类、利血平等药物可引起抑郁症,应尽量避免使用。
此外,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类、鱼类、绿色蔬菜、蛋类等,对于摆脱抑郁症也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