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2016-05-14唐长青
唐长青
摘 要: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起步较晚,培养的学生身体素质很难适应以后工作的需求,针对学生的特点、专业和以后从事的岗位体能需求进行体育教育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改革探讨,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240-0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步,树立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教学改革理念,在全面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加入职业性身体素质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满足走向社会岗位前体能需要。在一般的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清晰,很少考虑学生职业技术特点的,没有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岗位需求和特色。所以需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施行改革,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职业体能,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为标杆,培养大学生健身的能力和未来从事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身体素质为目标,确立教学改革思路。
一、高职体育立足素质教育,建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基本能力素质等五个方面。体育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学习竞技技术,锻炼身体”的层次上。高职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每个专业有各自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体育教育内容和方式需要不断创新,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提高运动兴趣。对学生要积极不断引导,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和锻炼效果。
二、高职体育教学内容需更新和丰富
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受教材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是自编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多年来,高职体育教学受高校传统教学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重复化和竞技化的现象。必须改革以竞技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教材内容,对原有的教材中大量与小学和中学相同进行更新与调整,来解决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不同观念。每个专业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专业良好的相近性,为满足高职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工作对体育技能的需求,要尽可能地使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特色相近且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体能的发展。首先,应充分体现少讲多练、易懂不重复,切实工作需求、增强体质和职业体能有用的原则,应改革现行体育教材内容,将竞技化教材改变为健身体育教材,如体育健身和保健、太极拳与养生、健美操与体育舞蹈、一部分球类运动、跳绳与毽球等学生喜欢且时尚的体育运动。然后要降低技术学习难度,简化竞赛规则,增添体育趣味性和娱乐性,强调体育健身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加入保健按摩和职业病预防教学内容,还有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体质的运动处方、体质评估、体育鉴赏和健康生活方式。理论课可以集中大班专人授课,以确保课时和理论教学的质量,使高职学生自己学会健身和保健,具备就业所必需的体育知识。
三、高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高职体育应该怎么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首先,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恰当的教学方法会使课堂增添生气和吸引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死气沉沉。然后,组织形式多样性,单调乏味的一体化教学将体育课变成军体训练课,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去兴趣,教学效果较差。最后,具有竞争和激励性,通过竞争产生比较,学习中就会出现你追我赶的局面,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励、鼓舞,使学生胜不娇气不馁,活跃课堂气氛。根据三个方面的要求,选用如下适当的体育教学法:第一,体育教锻炼效果较好的循环练习法和示范体验法;第二,娱乐性较强的比赛法、游戏法、情境教学法和体验法;第三,具有激励作用的对比法、表演评分法、分组教学法、分级达标法等方法。多种教学法灵活运用,体育教学会达到满意效果。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基础和特点、爱好及专业需求来选择,既突出高职体育的特点,又能相对拓展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与体能。
四、高职体育评价体系需完善
现在的体育课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以学生的运动成绩为主,这种评价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人学习特点。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即使不学习、不锻炼,体育考试也能及格或达标,甚至达到较高的标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和锻炼也有可能不达标。如果不改变这种评价方法,会大大挫伤了部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必须完善高职体育课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加科学地体现学生的体质、生理、心里以及技能等全面身体素质,针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行为表现、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技能掌握程度、合作与交流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体育成绩的综合考核的效果要比现在采用的以技术和运动成绩为主单一考核效果好得多。
参考文献:
[1]吴慧超.基于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
[2]邱力夫.体育课堂分组教学方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0).
[3]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