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现代重彩画

2016-05-14蔡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

蔡骅

摘 要:重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既古老又历史悠久的的画种。它融合了水墨画,青绿山水和壁画的技巧,吸收了油画和岩彩画的营养,在重视颜料,材料,技法和绘画语言开发的研究的前提下,重视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开拓,如今以丰富的表现力和生动的视觉效果在画坛独树一帜。

关键词:现代重彩画;绘画材料;制作性;重彩画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173-01

中国重彩画是中华民族绘画的原发形态,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既古老又历史悠久的画种,在汉唐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宋元以来,文人水墨画成为画坛主流,中国重彩虽在画坛仍占有一席之地,但仍为边缘绘画,直至20世纪80年代,工笔重彩画才再度振兴,在继承中国传统重彩画的基础上,又顺应现代审美绘画意识,广泛吸收各种艺术因素,拥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现代重彩画的诠释

中国重彩画古代称“丹青”,重彩之“重”字在绘画上的材料,是指矿物质颜料,以矿石为原料,经磨研成粉或小颗粒状调胶成为绘画材料,其特点是覆盖性。“现代重彩画”与“古典的工笔重彩”有了不小的距离,它是传统工笔重彩在吸收外来文化变革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的审美价值。它不同于“水墨”不同于“工笔”不同于“水墨淡彩”它不一味遵从写意性,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的旗帜,利用了现代色彩,材料运用方面的特长,大胆把西方抽象构图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来,以特有的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同时有将传统的工笔重彩方法与没骨画法,小写意,大写意,岩彩等方法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既发扬了民族艺术精神,又坦然借鉴油画,版画,及日本绘画等绘画手段,强化了绘画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二、现代重彩画的绘画观念

现代重彩画是传统绘画材料和西方绘画材料的合壁。现代重彩画所使用的画纸不再只是单纯传统的宣纸,绢。为了使各种颜色有较强的附着力,必须使用纸肌较厚,纤维较长的纸或麻布等。传统工笔重彩,画面在技法上多为平涂,晕渲染等,使对象富有立体感,呈现给我们的是比较单纯的色彩感觉。现代重彩画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视觉表现要素,但这个色彩不再重现描绘的对象,而是主观的“心象之色”。在理论上,它吸收西方绘画色彩和色彩理论,使重彩强化了色彩意识,更加关注色彩美的潜质。

在现代重彩画的创作中为了画面的需要,会使用到丙烯堆塑剂,使色彩不但有明度,色度,而且有高度,厚度,作出浅浮雕效果。有时又巧妙运用水墨技法,以水墨的烟晕为基础叠加重彩,造成既灵动活泼又富于质感和层次表现的特殊效果。如斑驳重彩是现代重彩画的一种表现技法,脱胎于古代壁画,以宣纸和国画色作为绘画的材料,受到了壁画在岁月中伤残的启示,把线与色同岁月融合于一体。形成了线与色斑驳相结合的新构成。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度,又丰富了色彩的表现空间。在画面中,这些斑驳自然通透,变化万千,远看画风新奇,意境古雅,近看五彩斑点如刀削斧劈,流露出一种近似天然古朴又具有沧桑的美感。

现代重彩画十分注重制作性,画家根据画面的需要对画底进行处理。可以用米汤,胶水,经过厚涂,反透,揉皱制作成不同的肌理效果,有时可用塑料片,塑料泡沫涂抹,有时可用刮刀,砂纸等作为绘画工具,使其画面呈现出迷离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现代重彩画作品有着重制作性的特点,因此画面更有可读性。现代重彩画的表现手法上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它不拘泥于工笔重彩的勾线,渲染等技法。既可以有意笔画的书写性,也可以有工笔画的工整细致;有西洋画厚重丰富的色彩,又有装饰画金碧辉煌;可以写意与工笔相结合;可以厚画也可以薄画。现代重彩就是在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开放状态下自由驰骋。

三、当代文化语境下现代重彩画的发展趋势

1.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工笔重彩画,水墨画,壁画都蕴藏着丰富的潜力,现代重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敦煌壁画是我们现代重彩画研究和发展的平台,我们首先要明白,从重彩画中继承那些东西,对自身的艺术发展将产生什么作用。这样,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中国现代重彩画恢复并发展敦煌壁画及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特有色彩表现能力,敦煌壁画及传统工笔重彩画在现代重彩画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借鉴及其他人类文化艺术,创造多元文化氛围。随着西方文化融入中国社会,我们所面临的是如何更好的融和而不是该不该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各种绘画形式,技巧与材料的交叉点上自由的择取和吸收。着眼于世界,广泛的吸收优秀的艺术精华,特别是把握好具有现代感的材料肌理表现技巧如中国本土的书写性特点,现代重彩画将会迎来一个朝气蓬勃的多元性文化氛围。

3.现代重彩画结合当代审美特点来反映现实生活。现代重彩画的材质和审美特点丰富了城市题材的表现领域。我们应大力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践及相关表现研究,为中国民族绘画反映当代生活开辟一个新的绘画形式。

参考文献:

[1]蒋采萍.中国画材料应用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胡明哲.岩彩画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