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互联网+”业务经营模式探析

2016-05-14王会钧

时代金融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常态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摘要】本文从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入手,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存在的优势如存款特许经营权、客户群体庞大、风险防控体系健全,资金实力雄厚等。但在产品创新、业务经营模式、专业机构人员、相关配套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由此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通过经营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跨界联合、产品创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组建专业团队、完善激励机制,来实现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常态 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时期,保证经济的运行平稳,进一步促进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融合、颠覆,将迫使传统产业实现改造升级,还会涌现众多的新兴产业与类型,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各行业之间的融合与创新,进而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史林东,2015)。

二、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互联网金融类业务主要包括直销银行、电商平台、移动银行与微信银行和P2P网贷等。

(一)直销银行方兴未艾

直销银行也称为直营银行、互联网银行,主要是指银行没有营业网点,依靠互联网、电话和ATM等手段提供服务。这种经营模式起源于欧美,在美国最为发达(廖理,2015)。而在我国,直销银行作为实体银行的一种营销手段,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2014年2月,民生银行率先推出直销银行,随后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也先后推出直销银行,截至2015年5月末,国内共有26家直销银行上线。总体上来看,直销银行通过为客户提供定期、货币金、理财等产品,在降低投资标准的同时,有效的抢占了长尾客户群体,展示出了简单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二)电商平台逐步建立

商业银行的电商平台是以金融电商和实物电商相结合的电商平台类型。目前,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银行纷纷组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挖掘客户的金融的需求。2012年6月,建设银行率先建立善融商务,随后中国银行推出了云购物,还有工商银行的融e购、交通银行的交博汇和中信银行的e中信等。但是这些商业银行建立的电商平台与B2C电商平台在客户定位、商户入驻、售后服务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三)移动银行与微信银行大行其道

移动银行也称作手机银行,是随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手机应用的发展建立起来的以手机APP等为终端作为银行业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移动金融服务。现在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手机APP客户端,如平安银行的平安口袋银行、农业银行的农行掌上银行、民生银行的民生小微银行等。

随着微信这种社交软件的普及,各商业银行推出了微信银行,通过在微信客户端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2013年7月,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微信银行,工商银行紧随其后,特别是浦发银行的微信银行,创新出了“微取款”功能,支持客户在微信中预约无卡取现,满足了年轻客户群体的时尚需求。

(四)P2P网贷抢占市场

作为新兴信贷模式的商业银行P2P网贷平台,成为商业银行探索互联网金融的又一大业务方向。各大商业银行采用自建、子公司投资入股或集团设立等形式建立自己的P2P网贷平台。率先推出P2P网贷平台的是平安集团,2012年3月陆金所正式上线。随后招商银行推出e+稳健融资项目、中国银行推出中银投融服务平台等,截至2014年年末,由商业银行组建的P2P网贷平台已达11家(乐天,2015),这些商业银行建立的P2P网贷平台虽然成立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安全性较高、客户群体广泛、投资期限较灵活、风险控制能力较高,因此发展较快。

三、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优势与不足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存款经营权、客户群体庞大、风险防控体系健全,资金实力雄厚等优势。但在产品创新、业务经营模式、专业机构人员、相关配套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优势

1.地位特殊,功能强大。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作为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和调整市场经济的主要工具,以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的枢纽,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特许经营权,又使得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获得与供给上要比其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强大,商业银行仍然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资金供给者。

2.客户群体庞大。商业银行在数年的经营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掌握了众多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的数据信息与投资消费趋势。虽然近几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及互联网企业不断的挑战与争夺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但是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在各行各业和普通群众中早已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品牌形象,获得了绝大多数客户的认可,因此,商业银行在客户基础上的优势无法复制。

3.专业的风险防控。风险管控一直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过程的始末,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与经营过程中,在信用审核、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都已积累了更为充足的经验,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并能够很好地控制风险的产生。而目前我国已有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针对现有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的相关监管规定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风险防控工作更是有待加强。

4.资金实力雄厚。商业银行的特许经营权和客户群的积累,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与资产规模迅速增长,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9月,商业银行的总负债规模达到了1359729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了14687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5.4%和15.8%,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分别为78.4%和78.25。商业银行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和人才的引进等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樊志刚,2014)。

(二)不足

1.产品创新能力较弱。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不断加快新产品的研发,但是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类型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货币基金、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等方面,由于产品的收益率偏低,无法满足客户的诉求,因此无足以吸引和保留更多的优质客户。

2.业务经营模式单一。商业银行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往往自己运营推广,由于受传统运营模式的影响,限制了业务的拓展和客户服务能力的提高,再加上不善于与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没有充分引入第三方平台与资源,因此不能有效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3.专业机构人员缺乏。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不断开展,一些银行已经着手成立了本银行专门从事互联网金融的部门,但是在很多银行依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能够创新金融产品、电子商务、风险控制和运营推广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比较匮乏,无法发挥应有的能力。

4.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目前,各商业银行还没有推出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研发推广等流程相配套的完整的风险管控机制、业务具体操作流程、业务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等,相关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产品的新研发与现有产品的推广工作以及具体业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上存在着疏漏,无法有效的进行业务的开展。

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对策

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应紧紧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通过实现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跨界联合、强化产品创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组建专业团队、完善激励机制等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一)实现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迫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为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商业银行应从传统的发展模式、盈利模式、客户定位等,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更多关注客户的需要和体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便捷性服务。现在,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数量和覆盖率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提升网点的智能化水平点,实现物理网点到智能网点的全面升级,使之更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的需要。可以通过在线上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在线下注重发展物理网点的特色化,使银行的线上线下服务真正实现相辅相成。

(二)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跨界联合

虽然现在多家银行都已建立自己的手机银行、电商平台,并开办了P2P网贷业务,但是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在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与客户满意度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商业银行应主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寻求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优势,通过客户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实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合作平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效应,强化线上线下业务的拓展,增强商业银行产品的竞争实力,最终实现双方在客户开发与利润分配上的共赢。

(三)强化产品创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长久以来商业银行所看重的客户群体一直是那些极少数的大客户,往往忽略了大多数小众客户群体的需求。随着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商业银行越来越意识到客户体验的重要性,因此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专业技术,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友好化、智能化的优质金融服务,实现精准营销。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产品类型、支付方式、服务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客户满意度,最终实现向普惠金融的智慧银行转变(冷佳璇,2015)。

(四)组建专业团队,完善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具备金融、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的团队。因此需要商业银行成立相对独立的事业部门,建立高效扁平的管理架构,提高市场的相应能力和运营效率,并依托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张群,2015)。同时还要完善相应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有少量的试错成本,鼓励团队的创新,以达到短期和超期收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樊志刚,黄旭,胡婕.互联网挑战银行——谁是21世纪的恐龙[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2]乐天,段永朝,李犁.互联网金融蓝皮书2015[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廖理.互联网银行:美国经验与中国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冷佳璇.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选择[J].金融经济,2015(08):9-11.

作者简介:王会钧(1981-),女,黑龙江黑河人,管理学硕士,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研究方向:商业银行、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新常态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