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哥窑

2016-05-14张兰芝张浩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

张兰芝 张浩

摘 要:“铁丝铁线”是哥窑的典型特征,它的开片裂痕一直到今天被认为是一种缺陷的美。然而后世一直模仿和复制这种美的做法,也一直没有超越过。认真的分析金丝铁线特点,就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古代艺术背后所存在着独特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哥窑;金丝铁线;复制模仿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26-01

哥窑的“金丝铁线”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陶瓷界跻身一席之地,最初了解哥窑只是觉得它开片裂痕大小不一,不同于其它瓷器,看上去就像龟的外壳一样,很舒服、圆滑。但是经过深入了解后发现,它的魅力不止于此。人们只知道哥窑,却不知道哥窑当中瓷器的艺术特点和工艺特征,那就是哥窑作品典型的特征“金丝铁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忽略了金丝铁线的特点,只是对看着开片裂痕的哥窑作品感到舒服和认可,却不知道金丝铁线。甚至大肆的对哥窑作品进行复制模范,但始终不能超越其最初的艺术特征。

一、遍地足迹寻哥窑

宋代的“汝、官、均、哥、定”,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伤的知名窑,而哥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它是存世瓷器之中谜团最多的,人们对它产生的地方有很多的说法,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地方。从被考古发掘以来,发现了黑胎青釉和细丝开片纹路,具有其特色魅力,传世的作品并不多,瓷器也就显得特别珍贵。说起哥窑,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宋代有兄弟二人随父亲制作瓷器,后来兄弟二人分家,各开窑厂。老大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瓷器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名满天下,后被皇帝钦定哥哥为其烧造瓷器。老二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哥哥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深浅不同、大小不同、长短不同且,形状各异。他欲哭无泪,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就这样,不经意中形成了“金丝铁线”。哥窑为宋代著名瓷窑,“金丝铁线”是哥窑的典型特征,它宝底的美感,宝光内蕴,润泽如酥,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的杰出代表。

二、金丝铁线显真容

哥窑将“开片”这一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典型的特征。哥窑瓷器表面开片纹路呈贴黑色,故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故而称“金丝”。“金丝铁线”的形成,过去常认为是,瓷器在出窑后由于胎和釉经过高温,使收缩系数不同,后期由人工擦拭一些颜料而形成。还有不同说法,当时在烧瓷器时人工的在釉和胎之间加了一层护胎釉,在烧制的过程中,护胎釉层和釉面收缩程度不同形成裂痕,护胎釉由此渗出,形成线条和黑色较一致裂痕。而金线是在瓷器出窑后,随着温度的变化形成较细小的裂痕,然后在由人工不均匀的擦拭颜料于裂缝之中,而形成所谓的“金线”。其釉面的龟裂是一种缺陷美,一直被人们作为装饰美来追求。宋代哥窑的“金丝铁线”,其不是简单的釉龟裂技术的重复,而是进一步附加人工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掌握了釉开片技术基础上,逐渐形成对龟裂线条的审美观,主要是以线性美,和釉饰美相结合,才能显示出与其它审美取向不同的特征。而我认为哥窑的开片深浅层次、大小不同,与其温度、胎釉有着不可分离的原因外,形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等因素也会显得不同,使其纹路呈现不一。

三、模仿复制金铁线

在哥窑“金丝铁线”的产生之后,后世不断模仿生产,但是始终无法完全的将其仿制。最初哥窑生产的瓷器,釉面光亮,有层酥光,底足有铁锈红颜色,经过氧化,铁线颜色发黑闪蓝,带有对外扩散,但金丝和铁线两纹路各行其势,互不相干。

明清时主要是景德镇仿制哥窑,其产出的瓷器胎体颜色呈白色,受过氧化后釉面有一层宝光,铁线的颜色也显得发黑,底部有陈旧感,而金线和铁线则相互交织在一张纹线上。

现代模仿哥窑瓷器,仿制的方法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但是,还是有所不同。现代仿制哥窑瓷器留有人工作旧的明显的痕迹,光色不自然,没有当时哥窑的宝光和酥光,而在金丝线上显得比较生硬,没有自然对外扩散。虽然和宋代的金丝铁线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一定进步性,能够仿制在铁线和金线交织上互不相干。

四、结语

金丝铁线总体上来说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展示了一个质朴自然,以及深沉博大的艺术世界,是我国古代五大窑之一哥窑的艺术巅峰,在我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让我们深刻了解到我国古代瓷器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对中国陶瓷艺术的表现方法起到了有效的丰富作用,想要更多的了解哥窑的魅力就一定要深入了解它的文化底蕴,探索它的每一个细节。不要轻易的去复制模仿哥窑特征,要抓住它的主要特征,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当中。总之,必须要充分的借鉴和吸收民族文化精神本质,加上自己的独特想法,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符合时代感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