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兰亭集序》
2016-05-14周爱梅
一、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是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兰亭集序》可谓“书文双绝”。它既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又在语言上、思想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二十个之,之之不同”等,足以说明它的书法艺术的欣赏价值;而清新洗练的语言、流传下来大量的成语和意味隽永的名句,正是其语言经典性的体现;一代“书圣”王羲之的深重的生命意识渗透在美文的字里行间。从文言的角度来看,文中的二十个“之”不仅在书法上书写各异,其用法也全面而典型,适于梳理重要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作为“书文双绝”的美文,它文辞优美,琅琅上口,适合诵读。
二、学情分析
学习本文的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和文言语感。笔者执教的班级是一个优秀学生比较集中的“尖子班”,文言功底相对来说不错。课下注释比较详尽,因此梳理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适于课前自主完成,课堂上重点强调梳理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便于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
但学生大多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回想过去有些学生对“书文双绝”的美文表现出来的“漠然”,则更意识到需在教学设计上出新,激发兴趣。想办法让学生走近经典,然后才能走进经典。于是我设置了“品书:见识天下第一行书”和“品人:体悟书圣是怎么炼成的”两个环节,以书法作品的魅力给学生以新鲜感和视觉冲击,使他们兴趣盎然地走近经典,然后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并且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汲取王羲之的人生智慧。
由于阅历浅,加上时代的差异和对文言的“隔阂”,学生很难理解和感悟王羲之的生命意识和精神状态。这是教学难点。要突破难点,一是反复诵读品味,二是补充背景资料和其他名人名句,三是教师适当点拨,四还有个深文浅教的问题,学生的理解不一定非一步到位,教师没必要把自己的理解和专家的解读强加给学生。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书:见识“天下第一行书”,领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美;
2.品言:梳理二十个“之”的意义和用法,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3.品文:体会文章的感情,领略作者的生命情怀;
4.品人:拓展延伸,思考“书圣”是怎么炼成的。
(二)教学重难点
梳理“之”的用法,理解作者的生命情怀。
(三)教学方法
针对本文“书艺双绝”的独特性,采用品读鉴赏法,灵活运用诵读法,适当运用合作探究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兰亭序》之美。渗透翻转课堂理念,先学,后展示,再引入深层分析。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学习:
A.利用早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B.利用课余,解释重点词语,翻译重点语句,阅读《晋书·王羲之传》(做学案)。
C.利用网络,或查找书籍,了解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
2.课上学习:
A.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正值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美不胜收。1663年前的暮春时节,东晋大书法家、会稽内使王羲之正在美丽的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一场盛大的聚会,就是这次聚会成就了我国书法史上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永和九年的暮春三月,走进兰亭雅集,欣赏这“书文双绝”的奇文。
B.明确任务
品书:见识“天下第一行书” ;
品言:梳理二十个“之”的意义和用法;
品文:体会作者的生命情怀;
品人:思考“书圣”是怎么炼成的。
C.品书
a.观赏:
PPT显示《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整幅和局部。
PPT展示《兰亭集序》中数个“之”的特写,欣赏“一篇奇文,二十个‘之,一气呵成,竟之之不同”的妙处。
b.品评:
名人是怎么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的?PPT显示:
“点画秀美,行气流畅”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结合名人评价和书法作品,你怎么理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之美?
c.拓展1.PPT展示“入木三分”的典故拓展。2.PPT展示“墨池”的故事。
思考:书圣是怎么炼成的?
D.品言
a.诵读文本,读准字音。PPT显示重点字音,学生齐读:
会稽山(kuài jī) 晤言(wù )
怏然(yàng) 嗟悼(jiē dào)
虚诞(dàn) 游目骋怀(chěnɡ)
放浪形骸(hái) 若合一契(qì)
b.品读经典,书文双绝。PPT逐段显示《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学生齐读书法作品。
c.梳理“之”的用法。首先PPT显示《兰亭集序》全文,红色标注二十个“之”,学生分两大组接力齐读,体会其用法。
PPT显示“之”的用法大全,学生对号入座从文本中检索相应的例句。
1)助词
①结构助词,译为“的”,例如:父母者,人之本也。
②定语后置或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
④音节助词,不译。例:顷之,持一象笏至。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这种情况等)例:王甚任之。
②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动词,译为“到,到达,得到”等,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E.品文
过渡语:在品书、品言的基础上,我们进入品文的环节,品文,即品味文章的内涵,品味蕴含在文中的作者的生命情怀。
PPT显示: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
那么“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了怎样的智慧和热情呢?
a.速读全文,找出每段中直接体现感情的句子。
信可乐也。
岂不痛哉!
悲夫!
b.品读第一段,思考“乐”在何处?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赏心——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可谓四美兼具。清雅之景,高雅之朋,亲近自然,放纵灵魂,享受生命,“信可乐也!”
c.研读二、三段,梳理“痛”和“悲”的思想情感逻辑。
反复品读,梳理句与句的逻辑关系;合作探究,互通有无,互相启发。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阐释作者为什么感叹“岂不痛哉!”和“悲夫!”
PPT显示关键词句:
老之将至,情随事迁,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教师在倾听学生的阐述后总结:
生命是如此短暂,沉浸于生命的欢乐时光,衰老却悄然而至;欢乐是如此短暂,情随事迁,生命的新鲜和快乐瞬间被时间碾为陈迹;生命或短或长且不论,最终皆归于死亡:“岂不痛哉!”
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对生命短暂的悲悼和无奈,生命如此轮回,古人今人和后人,千古同感,无法遏止,“悲夫!”
d.拓展3:加深理解“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的生命情怀。
PPT显示: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②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⑤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⑥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滕王阁序》)
⑦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F.品人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品味“书文双绝”的《兰亭集序》,联系你所了解的关于王羲之的逸闻轶事,谈谈“书圣”是怎么炼成的?
PPT展示:
拓展4:坦腹东床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雅量》)
拓展5:“为姥书扇”
“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晋书·王羲之传》)
拓展6:“以书换鹅”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
教师提示:热爱生命,热爱艺术,深入思考,勤学苦练,淡泊洒脱,率性而为,等等。
学生静思,然后展示口头作文。
在学生的深情表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3.课后学习:反复诵读《兰亭集序》,熟读以成诵,并深化理解,沉淀感悟,以“‘书圣是怎样炼成的”为题写一篇随笔。
四、教后反思
从课堂效果和观评课反馈来看,本堂课比较成功之处在于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的四大板块环节分明,而内在又紧密相连,贯通一气。 “二十个之,之之不同”,这是《兰亭集序》的一大特色,不只书法各尽其妙,其用法也全而典型,因此以“之”为切入点,“品书”“品言”一脉相承。同时“品言”环节的“诵读经典”,学生直接面对《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进行齐读,前后呼应。诵读,作为主旋律,将四个板块贯穿一体;而“品人”环节既是拓展延伸,又是前文的总结和提升。
本文拓展自然有效。学生“品书”之后,紧接着拓展“入木三分”和“墨池”的典故,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由感性的视觉冲击引向理性思考:为什么会成为书圣?为什么会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分析作者的生命情怀时,适时拓展关于生命流逝的名言,名言的选用吻合“昔”“今”“后”的历史发展脉络,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而“品人”环节中拓展的“坦腹东床”“为姥书扇”“以书换鹅”等典故,是文本的补充,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书圣是怎样炼成的,从而汲取人生智慧。
有待改进之处:
导入新课的导语不够简洁,有拖泥带水之嫌。学习文本的时间与文本创作的情境一致,采用情境导入法自然而然,但是所有的导入都不能繁琐,“凤头”的效果才好。
学生的课前学习落实不够好,导致梳理“之”的用法和理解作者的生命情怀时,由于对课文内容把握不够熟悉,磨蹭了过多时间。而课堂上留给学生“品文本”的时间不足,导致亲近文本有所欠缺。本来是要融入所谓的“翻转课堂”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需要反思的是,学生“先学”有充足的时间吗?先学的质量能保证吗?不要两头落空了才好。
另外,白板上一个字未写,也是一个遗憾。平时我不太在意板书设计,这对语文老师来说,尤其不是好习惯。我想到了泰安市语文教研员侯成宾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在课堂上只是轻点鼠标切换幻灯片,只起到一个放映员的作用。”是的,信息技术手段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声色俱佳,丰富课堂,但千万别忘了语文特有的味道,别忘了听说读写的语文本色活动。
特别值得反思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到位本来是好事,但好像越精致的设计越容易限制教学智慧的生成,容易泯灭课堂上生成的精彩。这样看来,设计的优质问题和优质活动应该是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都调动起来。本节课这种张力不够。
五、作业展示
“书圣”是怎样炼成的
泰安二中2015级1班 陈方怡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看到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了曹植的《洛神赋》中的这几句话,内心深处掀起一阵涟漪:书圣是怎样炼成的?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熏陶,早年又从卫夫人处学书,善于转益多师。可以说他是在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不管是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还是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都能“研精体势”。为了练好书法,王羲之每经过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临拓,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与宝贵的经验。
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与用心应该是他成为书圣的原因之一吧。
相传,王羲之酷爱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出一些书法道理。于是他在家中养了许多鹅,每天观察它们的姿态,心甚乐之。他偶尔得知一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亲去探访,欣然答应抄写《道德经》的要求,笼鹅而归。那雪白的羽毛、优雅的姿态成了他的最爱。 还有那“为姥书扇”的美谈、“坦腹东床”的佳话,“鹅池”父子同碑的流韵……
王羲之的率性而为的真性情成就了一代书法大家,也是他成为书圣的原因之一。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表现的高尚审美追求,与生命短暂的人生思考,在今天仍然带给我们心灵的启迪,令我们珍惜人生的美好。
王羲之高尚的审美追求与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为他的字注入了一丝风骨,也是他成为书圣的原因。
开拓视野,广闻博取的人生经历、专注坚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审美追求、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难怪王羲之获得了一代圣君李世民的高度评价:“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书圣是怎样炼成的
泰安二中2015级1班 李传进
是什么造就了书圣王羲之?在我看来,唯一“痴”字尔。
他自幼痴迷书法,曾将衣襟磨破,曾将馒头蘸墨来吃,更是曾将一池的水洗黑。由此可见他痴到了一种什么地步。
什么是痴呢?我认为是痴心、醉心。将自己全部的心思扑在某一件事上,矢志不渝,一投就是十几年,几十年,这是“痴”,它和平常人的“痴”不同,平常人是暂时痴迷,而王羲之一痴就是一辈子。试想,将生命的所有精华灌注到一件事情上,能不成功吗?能无所作为吗?在快节奏快生活的现在,我觉得这更需要我们反思。
我又想到了辛弃疾,读他的词总让人心怀激荡。他二十岁抗金,但一直等了四十多年才重新被起用。这四十多年来他不停被调动,始终未委以重任,他没有放弃。他的痴心全部给了国家。我特别佩服他能在事事不顺的日子里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热血,而且一干就是四十年。单是这一点,一腔四十年都未曾冷却的血,就值得被记住。他的词,是他的痴的表达,他词的高度就是他人格的高度。从辛弃疾可以看出,痴是他成功的养料。王羲之不也是如此吗?他也不弱分毫,相反,他比辛弃疾还要痴。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请看,辛弃疾心中装的是国、他的理想、他的抱负,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难道王羲之是为了流芳百世而苦练书法?难道他是为了卖取钱财而写字?如是如此,他也不会写字换鹅了。他是为了热爱。因为热爱,所以热爱。因为喜欢,所以付出。他练书法没有什么缘由,就像他喜欢鹅,所以他的坚持更加可贵,他的痴也就更加可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看任何一门行业都需要这种痴,书圣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正是因为这种日复一日无人可比的苦功,造就了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书圣”。应当相信,有一股不放弃的痴劲是一切成就的基石。
(周爱梅 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