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类院校与医院的教学合作模式探讨
2016-05-14陈燕等
陈燕 等
摘 要:以心理护理技术教学合作模式为例,说明在高职医学类院校与医院的教学合作中,如何将各自优势整合;详细介绍了高职院校与医院合作建设的具体步骤,并以现有成熟心理治疗技术为依托,论述了校院合作中治疗性心理护理方法的选用;提出了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在心理护理技术、心理护理教育及应用前沿心理护理技术等三方面的突破创新;最后阐述该模式对校院合作教学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校院合作;教学合作;心理护理技术
作者简介:陈燕(1977-),女,广东兴宁人,惠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职业教育;吁诚铭(1974-),男,江西南昌人,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职业教育;徐国铖(1980-),男,河北南皮人,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类建设项目院级项目“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的临床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450),主持人:陈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8-0060-04
一、校院合作教学合作模式的意义
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以创新性思维系统地设计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项目贯彻这一意见,旨在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科教结合、彰显协同育人,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与行业及企业相结合,根据行业及企业的人才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成为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高职教育的各类研究中,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研究在高职教育研究中屡见不鲜。而高职医学类院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部分,以其专业技术要求高,执业资格门槛高而与其他类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所区别。高职医学类院校与医院的合作,类似于校企合作,被简称为校院合作。校院合作是指医学院校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其合作体是学校和医院。校院合作是学校、医院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校院合作的本质是校院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彼此的持续发展,以各自具备的优势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的深度合作形态[1]。
校院合作的类型主要有全面合作型、教学合作型、研发合作型以及服务合作型。本文主要以高职医学类院校的心理护理技术教学合作模式为例,探讨校院合作的教学合作型模式的运作。以往的校院合作的教学合作型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各专业教学合作的探讨,而对于专业课程或专业技术合作的研究较少。高职医学类院校中心理护理技术的教学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从高职医学类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来看,心理护理技术是高职医学类院校护理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选取心理护理技术的校院合作教学模式为例,对高职医学类院校与医院的教学合作进行探讨。
二、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合作模式的优势整合
关于校院合作教学合作模式的优势整合,有研究指出,在高职护理专业校院合作中,通过确定人才培养主要方法来整合优势,具体实施方法包括选择恰当的合作医院,提前签订合作协议;专业论证与课程设置由合作双方共同决定;合作双方共同创建实践基地;临床课程教学由合作双方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与成果评价由合作双方共同进行;合作创建实习机会,搭建就业平台;合作开展教学研究[2]。这些方法指出了具体的专业合作教学模式,但未能深入细化具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护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医学的发展,脱离不了医学模式这一背景。当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来以病症为中心的护理基础上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3]。护理工作不仅要与医生紧密配合,更要针对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力图消除心理、社会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现在常用的整体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模式明确提出了心理护理的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懂得心身关系,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4]。
心理护理技术作为高职医学类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心理学》课程培养的护理专业核心专业技能之一,可以以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模式为例,来讨论如何细化高职医学类院校与医院的教学合作模式。在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中,如何整合高职院校与医院的优势?如图1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体系优势互补图所示:校院合作主要是利用高职院校与医院之间优势互补,将高职院校有关心理护理技术方面理论研究优势与医院心理护理临床实践优势两者结合起来[5]。合作优势包括教学与临床经验互补方面的组织机构及人员优势。在组织机构方面校院合作优势体现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教师之间有较好地教学、科研等到方面交流。在人员方面的优势体现为:心理学教师兼心理咨询师的双师型教师、基础护理教师兼护师的双师型教师及医院主管护师三者不同领域的互补结合。
图1 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体系优势互补图
心理护理技术的校院合作可以从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实践与教学研究着手,发挥校院合作主导和参与单位的综合效应,搭建高职院校加医院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平台,瞄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心理护理技术前沿科学问题,以现有成熟心理治疗技术为依托,研发改进心理护理方法及流程,实现心理护理技术的突破,创新护理专业的教学及护理技术的临床实践。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师、基础护理教师增强了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可提炼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使校院合作中优势互补拓展的领域更为宽广。
三、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合作模式的建设步骤
在心理护理技术的校院合作中,可将临床实践与教学改革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根据疾病分类,确定心理护理技术核心内容,制定心理护理技术可操作流程。根据患者情绪分类,确定心理护理通用和专用方法。然后,创建全国第一家为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开展的心理护理工作的心理护理工作站,针对患者情况,开展治疗性心理护理工作。最后根据医院开展心理护理的实践总结,对高职护理专业心理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对于教材编著、实践训练方法的改革,提升心理护理技能水平,以适应护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步骤:
1.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指导下,从护理学角度对于国内现有较为成熟的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提炼、分析;将国内已成熟应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融入到心理护理技术,明确心理护理的方法、步骤。
2.与合作的三级医院共同建立心理护理工作站,将护理学与心理学互相融合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临床应用实践。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要进行分析。对现有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从个体心理护理及团体心理护理角度,分别采取设置控制组和实验组的方法,对照实验,确定有效的治疗性心理护理方法。
3.将临床应用实践总结,进行改进,应用于《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之中,对于《护理心理学》课程进行改革。重点放在对于《护理心理学》课程教材的内容、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将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与教学改革经验予以推广,使医院的护理水平及护理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较高的提升。
四、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合作模式的方法选用
如图2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模式的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所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性心理护理方法和治疗性心理护理方法[6]。一般性心理护理方法是针对所有护理对象共同的护理方法,主要是指护理工作者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影响。一般性心理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争取亲友密切配合、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等。根据对我国医院的护理工作现状调查研究,一般性心理护理方法应用广泛,而治疗性心理护理方法除支持性疗法外,较少应用。治疗性心理护理指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法,帮助患者改变认知,改善不良情绪,纠正不良行为。由于治疗性心理护理对护理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方法的技能要求高及患护比例严重失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治疗性心理护理方法几乎难以在临床上应用。校院合作之中,可由多位高职院校中具备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学专业双师型教师,与医院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工作者,共同确定适用临床护理的治疗性护理方法,再采用集体培训的办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最后推广到临床实践中去[7]。
图2 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模式的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治疗性心理护理方法可从个体与团体的角度分为个体心理护理及团体心理护理,下面将对在治疗性心理护理中,个体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团体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个体心理护理方法可采用沙盘游戏疗法、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和放松训练。下面对各种方法及适应症进行详述。
沙盘游戏疗法是以荣格自我潜意识理论为基础。沙盘游戏疗法的材料主要包括沙盘和放置有各类沙具的沙具架。沙具是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物品,包括人物动物、家庭摆设、交通工具、建筑物、自然风景、生活用品、战争武器等等。通过让患者自主选择主要沙具,摆放出场景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因为沙盘游戏的非言语性,可应用于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中。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有效地治疗成人的各种心理疾病以及各种身心疾病等。因此沙盘游戏疗法亦可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身疾病患者。
催眠疗法是应用一定的催眠技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用积极的暗示控制患者的心身状态和行为,以解除和治愈患者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催眠疗法的心理基础是暗示作用。催眠疗法是利用人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开放的状态,对患者的潜意识进行修改,从而获得积极效果。催眠疗法亦可用于心身疾病患者的治疗,但此疗法仅对受暗示性强的患者适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生物反馈疗法是人借助于仪器知晓自身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被感知的生理信息变化(如血压、心率等),并学会有意识的调节控制生理变化的一种方法。利用生物反馈仪,患者可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率、血压、皮肤温度、胃肠蠕动、脑电波等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生物反馈疗法的难点在于当患者通过生物反馈仪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后,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有一定的难度。
放松疗法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放松疗法主要包括音乐放松、想像放松、腹式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等。放松疗法对患者易产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是治疗性心理护理中可常用的一种方法。
团体心理护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护理而言的,是指由多位患者组成一个团体,对这一团体开展心理护理工作[8]。在团体心理护理中,组成团体的患者最好为患同一类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组成的康复小组。组成团体的也可以是在某种心理特征上接近的患者,如有强烈焦虑情绪的患者或者年龄相仿的儿童患者。
团体心理护理时,可以采用上述的心理治疗方法,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及认知疗法。角色扮演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体验他人内心的感受,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在心理上,更好地面对、战胜疾病。认知疗法认为导致人们不良情绪主要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因此改变人们的看法,可以改变不良情绪。团体心理护理工作开展时,团体内的成员通过讨论等方法辨析自己或他人的看法,从而达到改善情绪,治疗疾病的目的[9]。
五、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合作模式的突破创新
在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临床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中,在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与创新。一是创新了心理护理技术。对国内现有的心理治疗技术方法进行研析,根据心理护理的需要,对心理护理技术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炼、总结。二是创新了心理护理教育。突出心理护理技术在护理专业中的学习,并强调心理护理技术的可操作性。使职业教育中的心理护理技术与临床应用相结合,适应临床需要。三是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沿心理护理技术。以“心的家园”为主题的心理护理工作站为突破口,改变现有医疗体系下,心理护理工作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局面。提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并在我国心理护理领域率先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研团队、示范中心[10]。
当然,在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临床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中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校院合作需要学校与医院之间紧密合作,需要建立共同合作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国内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研究较少,可借鉴方面较少。心理治疗技术融入心理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反复理论研讨与临床实践[11]。
六、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合作模式对校院合作的启示
心理护理技术校院合作教学模式对校院合作的启示:一是校院合作,与校企合作有着不同。校企合作中,企业更加注重企业利益,而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相比校企合作,更要兼顾社会效益。二是在校院合作中,从技术或课程入手,由小到大可以较快使校院合作尽快进入合作状态,探索合作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如果双方在校院合作中出现问题,立即改革与调整也相对较为容易。三是校院合作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将临床实践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两者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崔明辰,熊均平,王建国.医学教育校院合作的类型、特征及其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160-163.
[2]王明贤,杨华.高职护理专业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探讨[J].学园,2015(21):145-146.
[3]陈燕.护理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4]胡佩庆.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5]黄金银,董丽芳,董燕艳,等.创新校院合作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浙江医学教育,2015(5):1-3.
[6]翟惠敏.护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7]徐光兴.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Kim Paleg, Arthur E. Jongsma, Jr.团体治疗指导计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9]张克.护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刘其礼,保泽庆,张学思,等.产教融合、校院合作在医学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8-10.
[11]李玲,许有华,王立芳,等.校院合作共育全科型适宜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29-30.
责任编辑 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