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6-05-14章静黄心纯
章静 黄心纯
摘 要:在国际商务类专业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基于此目的,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中,面对MOOCs对高职教育带来的冲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云资源等探索来达到目标,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MOOCs;学习效果;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章静(1969-),女,江西抚州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黄心纯(1987-),女,江西抚州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实务、报关。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MOOCs环境下高职国际商务类教学模式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编号:14JYQ02),主持人:章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8-0056-04
一、构建背景
(一)政策依据
在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高职教育需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在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入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创新。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等。罗杰斯提出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习上要给他们以自己选择方式的机会。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认为教师作为“学习促进者”应进行非指导性教学,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提供各种资源,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见图1)。
图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布卢姆(B.S.Bloom)提出的学校课堂学习理论。其可借鉴的核心观点有:第一,允许学习的时间,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取决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的快慢是由能力倾向决定的,但如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那么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因此,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第二,在评价方面,布卢姆认为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诊断,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所学内容,以便提供具体的处方。教师给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使教学过程中出现差错后可以马上揭示出来,并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具体的补充材料以矫正差错。因此,反馈通常采用诊断式的形成性测验方式。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主要有:(1)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学习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3)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4)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三)环境状况
1.外部环境。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塞巴斯蒂安·杜伦(Sebastian Thrun)和他的同事将他们教授的“人工智能导论”(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向世界开放,吸引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名学习者(Wikipedia,2013)。标志着Udacity的诞生。之后,MOOCs便成为一些机构、个人以及商业组织启动网络课程的标签。2013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MOOCs平台edX,成为国内率先试水的高校;两个月之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由耶鲁、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大学共建的MOOCs平台Coursera。张金磊、王颖、张宝辉(2011)设计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包括:课前设计模块、课堂活动设计模块、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
2.内部状况。包括学生学习状况及能力和已做的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第一,学生学习状况及能力分析。进入高职学院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普遍就较差,高考成绩在250分左右(总分为750分),几乎各门学科不及格,故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学生的理解能力、主动学习等学习能力低,学习动力的持续性也不长,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差。具体体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中不认真听讲,不主动思考,与教师的互动性差,课后不仅不复习,甚至不愿意完成课后作业。第二,已做的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2010年完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定位为一门职业能力课程,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在进出口业务中完成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等技术性工作,为其商务职业能力的最终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秉承着“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这一教学指导原则,确定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外贸业务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出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等4个学习情境,并安排了20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以项目为单位,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手段的组织教学,对课程来进行开发与设计。因此,课程的内容安排不仅更加合理化,也与实际的工作过程较切合,同时也注重了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在其后几年的教学中,发现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还是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就更不用说培养既定的职业能力,因此如何引导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了本次教学模式创新的指导原则。
二、新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提高学习效果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
创新的教学模式框架为:教学模块简单易懂、递进循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方法为混合教学法,将传统教学法结合幕课式教学方法,体现交互学,协作学,自主学;教学内容安排短小,精炼,嵌入问题(案例)、结合线上、线下测试和任务,从简单到复杂,实现反复性学习;评价体系为师生评,自评,互评,社会评;教学辅助手段为各类共享资源;教师配备教学助理(由学生担任);最后希望能实现未来各院校间的教师通力合作及大数据分析。
(二)设计新的教学模块
原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学习领域,总课时为84学时,共需要完成4个学习情境的教学任务,分别为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即四大教学模块原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可以看出,教学侧重于情境2交易磋商及情境3合同履约,课时分别为34课时和28课时。情境2交易磋商侧重于出口报价核算,所用课时为20课时,包括了贸易术语及报价核算。对于初学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高职学生来说,贸易术语是块全新的内容,是他们以前的学习及生活经历中都未接触过的,故而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的最大难点;情境3涉及合同履约,包括备货、托运、报检、报关、投保、制单结汇、退税。经过这么几年的教学,学生普遍反映这块内容的学习存在着难懂,难学,难记(学后就忘)且枯燥、内容很多,导致无法很好掌握,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支付方式这一块。针对这种状况,根据建构主义原则和掌握学习理论,基于MOOCs/SPOC和高职学生学情,以短小精悍、简单易懂、简单到复杂、递进循环为原则结合实际工作任务流程将原情境2、情境3、情境4重新进行构建,设计为:FOB+T/T+备货+报关、CFR+D/P+备货+托运+报检+报关、CIF+L/C+备货+托运+报检+报关+投保+退税、DDP+T/T和L/C结合+备货+托运+报检+报关+投保+退税+争议,自由组合。
表2 教学模块设计表
通过表2教学模块设计表,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学生刚接触该门课程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简单的FOB+T/T+备货+报关,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知识有一定的基本了解和基本知识后,逐步地增加学习内容,直至最终完成主要的学习内容;且在每一个新的教学模块中,只放进不超过四个的新知识点。这种新的教学模块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学习,而且能够不断地温故而知新,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贸易流程并不是固定地,可以自由地组合,形成新的贸易流程,从而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
(三)开发二维评价体系
通过开发自评、互评、师生评和企业评的线上线下二维评价体系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果。与教学模块一样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原则设计课前在线问题,课上即时测试,课后在线作业或任务、在线测试、在线问题和在线评估等来完成评价体系的开发。
1.在已有的《DIY外贸在线平台》根据设计原则进行改进,主要体现在:(1)添加学生和企业人士的评价:原有的评价体系只有老师评价,过于单调,且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互助性、自学性、时效性和效率性。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通过了解、审核同学的任务完成详情,能发现自身和其他同学的问题,并学习到其他同学的好方法,好想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其创造性,从而促使学生自学知识,查找资源,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判断能力,为以后步入实际工作积累经验教训;企业人士的参与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和老师了解最新的知识,最新的实践做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堂与实际的差距,也能让企业人士从学生的任务完成中获得灵感。(2)修改并增加问题、作业和任务:对已有的问题、作业和任务根据新的教学模块以及短小精悍、简单易懂、简单到复杂、递进循环的原则修改并增加问题、作业和任务。短小精悍、简单易懂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促进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和创造力;从简单到复杂、递进循环,通过降低初次任务的难度,再随着学习的递进增加难度,并不时复习之前所学的核心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性。
2.开发线下课堂评估:同样按照MOOCs原理设计课堂评估,包括课堂问题或任务、课堂即时测试等,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通过课前在线问题,课后在线作业或任务、在线测试、在线问题配合教师课堂讲授、课堂问题或任务和即时测试,将所学内容进行糅合,实现相互补充,相互递进,相互循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四)采用基于MOOCs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以往的项目教学、小组工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演示、任务驱动、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还需增加采用翻转课堂法,结合新的教学模块、评价体系,教学资源等,实现“以教为主”逐步走向“以学为主”;同时采用加强仿真软件实训法,及时同步地配合SIMTRADE软件,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例如:
1.启用翻转课堂法,引导、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随着课程的进度,跟进地布置课前任务,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促使学生利用以往所学知识,利用目前的各类资源、设施去完成,并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完成的情况及常见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性地评价及讲解,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及掌握授课内容。
2.加强仿真软件实训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职业能力。除了利用已开发的外贸实习平台,完成从了解货物到了解市场,直至确定成交商品及目标市场。而且在完成每一个业务流程的教学(如:FOB+T/T+报关)后,即进入实训教室,利用SIMTRAD软件学生进入仿真环境来完成合同FOB+T/T的签订。这样,通过及时地软件操作,既能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又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所未掌握的内容,并通过软件的操作帮助和老师的指导及时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后期的其他业务流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还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有效地将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提高学校效果,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构建借鉴于MOOCs的新型精品资源共享课及课程云教学资源
1.借鉴于MOOCs建立新型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往为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本系成立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团队,在课程网站上开辟了网络学习平台,放置了大量的课程学习资源,包括试题库、案例库、项目库、实训指导、外贸单证系统、外贸实习平台、各国文化习俗、港口知识、音像资源、辅助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课程资源,以方便学生的网上学习。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与课程相关的专业网站等方式,帮助学生合理有效的使用专业信息资源,实现自主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根据教学反馈,所获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据此,为配合此次教学模式所创新的教学模块、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我们必须根据此次创新的原则将原有的资源库进行重新构建。首先,将原有教学资源中的情境2和情境3教学内容按照新的教学模块进行设计为FOB+T/T+报关、CFR+D/P+托运+报检+报关、CIF+L/C+托运+报检+报关+制单结汇、其他贸易术语+三种支付方式的相互结合+退税。其次,将每一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采用提问式,引导式,动手式方法,使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引入新课内容。
2.设想课程云教学资源的构建。将国际商务类的各门课程有机地通过平台构建课程云资源,实现各门课程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与其他职业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合作,或参与共享其国际商务类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院校间资源共享,让本系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足不出户地学习和了解其他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也让学生能够系统地、融会贯通地学习一个专业的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46-51.
[2]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运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3]李曼丽.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13-21.
责任编辑 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