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受伤程度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6-05-14余欢明薛涛
余欢明 薛涛
[摘要]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创伤程度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关联性。 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胸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通过对比研究患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进一步探讨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创伤程度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关联性。 结果 高香草酸(HVA)、5-羟吲哚乙酸(5-HIAA)和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不同受伤程度中的含量存在有差异性(P<0.05);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严重程度与研究对象血清中HVA和5-HIAA两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分解代谢产物的含量呈正相关,而与MHPG的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51、0.361和-0.316,P值依次为0.015、0.029和0.037;通过对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创伤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VA、5-HIAA和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可判断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创伤程度和恢复水平,受伤程度越重,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
[关键词] 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单胺类神经递质;关联性;创伤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8-0018-04
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3],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高空作业人员数量的不断攀升,导致因车祸或高空坠落而引起的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的发生率占全身其它部位损伤的20%左右,且接近于排名第一的四肢损伤的发生率。有数据显示[4],因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而导致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在外伤中排名均位于第一。国外心胸外科专家进行的一项长期调查数据显示[5]:在所有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的各个类型当中,大约有60%的患者由于肋骨骨折而导致的。相关研究表明[6-8], 对于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的患者,由于肺功能下降,导致机体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机体氧的供应明显不足,进而诱发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正常抑制被破坏,造成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系统紊乱。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胸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通过对比研究患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进一步探讨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创伤程度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关联性,为今后对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胸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26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40.6±19.9)岁,所有患者创伤类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肋骨骨折的数量结合国际上通用的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创伤程度评估,其中轻伤组32例,重伤组28例,严重伤组30例。入选对象的排除标准包括:①受伤前患者有糖尿病、心、肝、肾等严重疾病,以及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②在研究前患者曾接收过化疗或者进行过免疫增强剂治疗的患者;③患者受伤前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者;经过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标本的采样以及处理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分别于早晨7:00~8:00空腹状态抽取肘部静脉血3 mL,要求女性研究对象在抽血时是在非月经期。研究对象被列入分组后,当天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第2天早晨使研究对象空腹抽取其静脉血,收集完毕后统一进行实验研究指标检测,标本在检测前,先放置30 min于自然状态下,而后利用离心机对标本进行处理,将离心机速度调整为2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将离心后的血浆进行分装,标本在离心后2 h内完成测定。检测被列入研究对象患者血清中高香草酸(HVA)、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以及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
1.3 观察指标
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高香草酸(HVA)、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以及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及与肺挫裂伤受伤程度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定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各组单胺类神经递质分解代谢产物含量分析
按照研究对象受伤程度将其分为三组,通过对三组患者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检测分析,发现HVA、5-HIAA和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三组研究对象中的含量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2.2 研究对象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将研究对象血清中HVA、5-HIAA和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严重程度作为变量,进行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对象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严重程度与研究对象血清中HVA和5-HIAA两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分解代谢产物的含量呈正相关,而与MHPG的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51、0.361、-0.316。P值依次为0.015、0.029、0.037。见表2。
2.3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程度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回归分析
将研究对象血清中HVA、5-HIAA和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作为自变量,而将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严重程度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VA、5-HIAA和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进入回归方程。具体R2值和P值见表3。
3 讨论
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发现[9-11],当机体受到创伤性损害时,体内的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出现代谢紊乱的现象发生,在机体外部表现为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身体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机体受到创伤后,包括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以及毛细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激活体内的有关组织因子,其中最关键的应属于在Ⅶ作用下的对TF物质的活化作用,进而完成体内凝血反应,凝血反应一方面对创伤局部有止血作用,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性[12]。Griffin D等[13]研究发现,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下丘脑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反射系统被激活,而轻中型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的患者由于机体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从而导致体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HVA和5-HIAA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MHPG出现升高的情况。在神经元的突触后,K+通道在α1受体激动的作用下处于开放状态,导致K+外流的水平增加,结果是由于体内神经元接近超极化最终导致抑制效应的发生[14]。在α1受体激活的状态下,体内K+通道功能会出现减退,结果导致外流K+的数量明显减少,神经元去极化从而产生兴奋效应。在通常情况下,神经系统中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同机体α2受体的激动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当α1受体处于过度或者持续激活的状态下,会造成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异常[15,16]。在机体处于正常警醒的状态情况下,神经细胞内含有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占据优势的属于是α2受体,在该受体的作用下,可有效保持人体处于正常的认知状态。当机会发生中型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时,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去甲肾上腺素(NE)在体内大量的产生,结果出现α1受体功能又占优势[17]。
通过本研究发现,HVA、5-HIAA和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不同受伤程度中的含量存在有差异性(P<0.05);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严重程度与研究对象血清中HVA和5-HIAA两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分解代谢产物的含量呈正相关,而与MHPG的含量呈负相关;通过对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创伤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VA、5-HIAA和MHPG三类单胺类神经递质进入回归方程。上述结果表明: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可判断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创伤程度和恢复水平,受伤程度越重,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越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体内正常的多巴胺主要是由位于大脑的黑质释放和分泌,其在体内的分布路径位于大脑的黑质-纹状体所支配的投射系统,多巴胺在体内的贮存位置在于纹状体,分布最多的部位是纹状体的尾核位置。当肺挫裂伤,供氧不足时,大脑黑质-纹状体束系统被破坏,结果在实验动物纹状体内的多巴胺水平出现升高的情况[18]。此外,由于神经系统中的延髓中缝核群属于是5-HT合成的主要场,5-HT投射范围可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海马区域。当出现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时,由于肺部换气供氧受到较大影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由于较其他区域对缺血缺氧性损伤的敏感性较高,因此,较容易出现由于创伤性而导致的死亡。在临床中,当机体发生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时,5-HT在细胞外的含量明显降低,结果引起5-HT2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毒性上升,一项基础动物试验研究数据表明[19]:如果实验动物先行采取5-HT2受体阻滞剂处理后,结果显示该动物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创伤性损伤比没有事先采取5-HT2受体阻滞剂处理过的动物受伤的程度要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5-HT不仅可以伴随细胞内Ca2+含量的增加而快速聚集,同时还可以养活神经元对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反应, 导致EAA引起的兴奋性去极化的幅度以及相应的时相均呈相互加强的态势[20]。当5-HT的含量在机体内出现减少的情况,就会引起体内的5-HT2受体介导的血管出现收缩,以及血小板出现聚集和释放的现象发生,结果导致神经系统的微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引起局部脑循环的血流量出现进一步的降低,最终出现恶性循环的发生。
总之,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患者确实存在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血浆递质的变化可作为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程度及疗效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Khiabani KS,Raisian S,Khanian MM. Comparison between two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subcondylar fractures:Closed treatment technique and transoral endoscopic-assisted open reduction[J]. J Maxillofac Oral Surg,2015,14(2):363-369.
[2] 吴江. 多层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3):78-79.
[3] 陈兰平,施东辉,邓义军,等. 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26例疗效观察[J]. 交通医学,2012, 26(5):437-438.
[4] 井学勤.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2472-2473.
[5] Ono MC,Ono SE,De Oliveirae Cruz GA,et al.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zygoma fractures:Orbital volumetric outcomes[J]. J Craniofac Surg,2014,25(4):1404-1407.
[6] Yabe T,Tsuda T,Hirose S,et al. Comparison of ultrasonography-assisted closed reduction with conventional closed re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nasal fractures[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4,67(10):1387-1392.
[7] 周勇,湛小波,周人杰. 手术治疗肩胛体颈部骨折伴同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2015,25(5):533-535.
[8] 罗安德,王桂荣,赵焱君. 外伤性支主气管断裂12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108.
[9] Turgut A,Aksakal AM,Ozturk A,et al. A new method to correct rotational malalignment for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 in pediatric supracondylar humeral fractures[J]. 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c,2014,48(5):611-614.
[10] 唐银杉,纪倩,曹瑾,等. 音乐电针和脉冲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4,(3):52-55.
[11] 赵越,陈雯,张琪,等. 高碘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吲哚乙酸含量变化[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6):573-574.
[12] 韩晓蕾,胡风云,田峰,等. 黄芪与帕罗西汀对抑郁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5-羟色胺影响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7):756-758.
[13] Griffin D,Parsons N,Shaw E,et al. Operative versu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closed,displaced,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J,2014,349(12):4483-4489.
[14] 臧雨馨,孙冰婷,赵文珠,等. LC-MS/MS法同时测定CUMS大鼠血浆中3种单胺类神经递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2):273-278.
[15] Keskin D,Sen H. The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outcomes in pediatric displaced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managed with either open or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J]. Acta Chir Orthop Traumatol Cech,2014,81(6):380-386.
[16] 刘现明,赵宝勤,张永伟.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肺挫裂伤的治疗[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10-12.
[17] 陆小军,谢志颖,付星卉,等. PD大鼠模型的行为学评价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5,33(2):182-188.
[18] 孟笑男,许焕芳,崔莹雪,等. 艾燃烧生成物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P8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761-2763.
[19] 张会珍,梁玉磊,张雪静,等. 不同时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4,39(2):142-147.
[20] 余霞,王建. 丹莪妇康煎膏对愤怒模型大鼠下丘脑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94-95.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