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设备资产管理及其信息化
2016-05-14李娟
李娟
摘要:目前,轨道交通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轨道交通经济也渐渐地步入了正轨,表现在:经济的不断上涨,人员的不断优化,设备的不断采购。设备资产的管理变成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必要环节,设备资产管理质量的情况,将关系到轨道交通运输服务的效率、安全运作以及单位财务投资的成效。本文从信息管理化的方向,解析了轨道交通设备资产管理及信息一体化的运行方案,为增加各种业务区域的协同合作、增加设备的可靠性以及提升资产与相关资金管理提出些许参考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设备;资产管理;信息
轨道交通单位的设备资产是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要及核心组成部分,有效管理设备资产,是单位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现今,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轨道交通具有行驶速度较快、运行较平稳、乘坐较便利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出行方面的要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发挥巨大的作用[1]。运营设备的资产管理,可充分体现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同时也能使单位的财务投资发挥最大化效能,况且运营设施拥有种类多、数量大以及分布区域广的特点,而且在相关设备方面也有高价值、系统化的特征。所以,针对运营设备的特质,使用信息方式来确保运营的安全性、实用性,成为轨道交通运营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轨道交通设备资产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一)为了给运营决策者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信息。包括设备状况、设施管理和维护等相关情况等,为运营决策,以及设备购置、维修维护等费用支出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实现设备的能动管理,提升设备运作与维持率和设备利用率,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从而降低了设备维修的财务支出。此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让财务发挥其管理决策的作用,可以优化设备的使用,做到财务统筹的优化,使得财务上的收支尽量达到平衡。
(三)降低运营成本造价。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及时汇总和分析维修的成本,并且注重重要设备的维修成本,给采购材料、调节维修成本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也给企业的资金安排提供了一些保障。运营成本的降低,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财务的支出,使得资金的使用更加具有效率性,更好地保证了财务支出预算的执行。
(四)改善资源配置。让资源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了人与物的极大协调,增加了资源的利用效率[2],很好的调节了人与设备之间的关系,通过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投资的最大化效能。改善资源的配置还能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将资源合理配置整合,更好地满足各业务单元的需要。
(五)升级管理能力。对轨道交通设备资产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相关资料整理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同时,各业务环节相互衔接,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协调性和完整性,降低了人为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另外,在资产信息系统下,还可以科学地对数据进行合理化的分析,采用文字分析,图表分析等多种形式,实现数据的集成分析,为我们进行决策及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二、轨道交通设备资产信息管理的实行
轨道交通设备资产信息化管理要完全整合和使用企业目前的信息数据,提升全企业信息服务的能力。
(一)计划的制定与管制
首先针对设备资产制定管制计划整理,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统计、跟踪和发布等功效,并根据各种设备的指标、运营状况等,定制各种设备和多种的维修计划,以此作为,精细维修护理计划定制的前提。此外还应构建采购计划、合同管理计划、维修成本计划等[3]。以采购计划为例,借助ERP系统进行采购管制,并将ERP和采购成本管制系统集合,实现财务支出管理,通过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进行比对,分析超出预算的因素,从而可有效控制设备资产采购过程中的财务支出始终保持在计划范围内。
(二)构建设备信息和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通过信息化管理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并降低成本。因此单位需要在所构建的设备管理信息平台中加入资产资金管理的内容。一方面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改变了传统的纸张和人力传递信息方式,可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办公,缩短流程时间。
在设备管理平台上,除设备的基本信息之外,还体现设备的采购、管理、定期维护等信息,除设备的库存以外,还要定期评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是否需要维修、更换等。对于需要购入的设备,还应通过信息平台,分析购入新设备的必要性。通过计算机分析,减少人工误差,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维修效率、管理效率、决策效率,延长设备生命,降低库存成本、维修成本、管理成本和决策风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信息化还可向决策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优化决策过程和结果。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对设备资产基本情况进行统一了解,如资产数量、资产结构、库存情况、财务情况、设备状态、人员详细情况等汇总的报表。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得信息得到及时有效针对性传递,为决策层和管理层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使决策过程有依据,优化决策结果。
(三)以资产编码助推资产精细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实现设备资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首先,轨道交通资产种类多,数量庞大,对资产的标准化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如资产分类和编码。庞大的资产数据管理难度很大,此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对各类置产进行分类与编码,以此实现轻松高效快捷地资产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组织和利用。其次,科学管理认为,精细化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更高层次,没有规范化,精细化就难从说起,而没有信息化,规范化也难以完全实现。因此,信息化是实现设备资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所以为推动精细化管理,应当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设备资产管理系统,根据分类、编码,开展高效的信息查询及管理功能。
设备资产分类编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科学编码:
1.首先要根据设备的用途、专业制定唯一性的编码,以此从而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用途实现差异化管理。在编码时一定要保证编码的唯一性,避免重复,否则将无法开展有效的统计与上查询。
2.在分类编码的同时必须考虑和系统其他模块的兼容及接口问题。使编码子系统能够和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实现有效集成,可将编码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数据,以此链接系统中的财务管理、维修管理等子系统模块。
(四)库存及维修管理
库存管理是借助信息化平台统计设备、零件、物料等各类资源的使用频率以及磨损消耗等,针对设备的类型,合理规划出不同类型物料资源的库存优先顺序,定期清理库存过剩以及物料闲置情况,在满足设备资产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库存空间,降低运维管理支出,从而提升成本。此外对于库存中的危险品应当在信息化系统中标识出来,并体现可能引发的后果以及设备的地点,实施隔离化与跟踪化管理。维修管理是要将人、物、资金等维修资源的实现整合管理,为设备维修管制、车辆架大维修管理、施工调节管理、维修现场精准化管理、维修成本管理等模式功能实现供给支撑。对工人的管制主要体现在施工、维修以及薪资管理上,在信息化系统中对人员进行工作排班、后勤管理,并登记人员的资格登记,如果不具备专业资质,则不予录用;对物品的管制主要表现在对各种维修工具、物品、备件的管理上,实现每个维修任务都能有适合的维修工具支撑,每个破坏零件都能及时得到替换,并能够计划一段时间内备件备品的实际应用量,为以后备件备品给科学采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节省了维修物料成本。对维修财务方面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这一模块的维修预算编制,进行维修支出的管控。
三、结束语
运营设备的资产管理作业,不仅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运作的可靠安全性,同时设备资产也是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设备无论是采购、维修、维护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因此强化轨道交通设备资产管理是单位领导层以及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宋宇博,董博.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72-76.
[2]韦靖.关于轨道交通工程投资资产设备管理的思考[J].公用事业财会,2015(02): 52-56.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