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蕾莎·梅:逆风起飞的英国女首相

2016-05-14袁野

决策 2016年8期
关键词:特蕾撒切尔保守党

袁野

2016年7月13日,因退欧引发的英国政治地震终于告一段落。卡梅伦哼着小曲转身离去,内政大臣特蕾莎·梅成为英国保守党新党魁、英国第76位首相、服务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第13任首相,也是继“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后英国第二位女首相,原本行事低调的特蕾莎·梅就这样走上了英国政治舞台的正中央。她是谁?她何以担任英国首相?更重要的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的特蕾莎·梅,将带领英国走向怎样的未来?

被称为“大理石做的”

四朝元老

特蕾莎·梅登上首相宝座可谓非常时期的意外结果。英国此次领导人更迭堪称二战以来最特殊的一次,以往你争我夺的政治舞台在退欧后竟然出现了真空,从卡梅伦开始,有头有脸的政治人物或辞职或躲避,纷纷逃离视线焦点。原因很简单:英国即将启动退欧程序,未来两年是繁琐、痛苦且动辄得咎的两年,在首相位置上的政客成为牺牲品和过渡人物的概率很大,精明的人自然竞相逃避责任。

更偶然的是,原本为各方所看好的新首相热门人选、退欧派灵魂人物,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突遭重要盟友迈克尔·戈夫临阵倒戈,只得黯然退出党魁选举,后者上阵参选也很快惨遭淘汰。另一位竞争对手安德雷亚·李德森2010年才当选议员,党内地位与名望本就无法与梅相提并论,前两轮选举时票数已远远落后,关键时刻更是大出昏招,侃侃而谈自己身为人母,比膝下无子的梅更适合担任首相,结果英国舆论大哗,李德森顷刻败局已定,只得匆匆宣布退选,特蕾莎·梅于是成为保守党新党魁的唯一候选人,从而出人意料而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英国新首相。

然而不是强者胜,而是胜者强,特蕾莎·梅正是此时最适合的首相人选。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面孔,曝光度远比不上鲍里斯和奥斯本,但特蕾莎·梅也是保守党内的资深政客,曾在四任保守党党魁手下任职,被称为“四朝元老”。今年59岁的梅1997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2002年成为英国保守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党主席,长期位列保守党影子内阁。2010年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后,特蕾莎·梅被任命为内政大臣兼任妇女与平等国务大臣,并掌管内政部至今,成为英国一百多年来任职时间最长的内政大臣。由行政经验丰富的梅出任首相,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在敏感时刻进行领导人更迭对英国带来的冲击。

特蕾莎·梅虽然和卡梅伦一样支持留欧,但在公投中扮演的却是较为低调、寻求和解的角色,因此更容易获得保守党内留欧派和脱欧派的共同支持。众所周知,卡梅伦正是受困于保守党内对于去留问题的争议,才最终诉诸全民公投这一冒险手段的。如果在继任者问题上选择不慎,执政的保守党很可能陷入内讧和分裂,从而给英国政局带来更大动荡,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特蕾莎·梅不鲜明的留欧立场,使她更适合扮演一个将保守党重新团结起来的协调者角色,也会令欧盟各国更加乐意接受。

梅在保守党内人脉深厚,拥有现任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交通大臣麦克·洛克林、教育大臣摩根、国会下院领袖克里斯·格雷林等“大佬”的支持,卡梅伦也宣布将倾力支持这位忠诚的部属,声称“她的执政能力远超英国在未来几年内所需”。连党魁竞选的竞争对手戈夫和约翰逊也发表声明支持梅成为下一任首相,可见梅的确是团结党内各派力量的合适人选。

值得一提的是,执掌内政部6年,特蕾莎·梅展示给外界的是一副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形象,英国独立党党魁法拉奇甚至说“特蕾莎·梅就是大理石做的”,这样一位性格强硬、手腕强大的领导人,是引导英国顺利度过不确定期的合适人选。英国市场对此也是反应积极,一度暴跌的英镑已经一反颓势,欧洲各国的股市也普遍上涨。

“第二个撒切尔夫人”

说特蕾莎·梅从小就胸怀大志,这真是一点不假。她1956年10月1日出生在英国萨塞克斯郡伊斯特本的一个牧师家庭,12岁就立志从政,为保守党当起了志愿者。特蕾莎的人生轨迹和她后来的偶像撒切尔夫人简直一模一样:都是虔信宗教的中产阶级出身,都在牛津大学读书,学的都是和政治不沾边的专业:撒切尔夫人学化学,特蕾莎·梅学的是地理。讀大学时,特蕾莎·梅就放出话来要当首相,她的学习成绩虽然一般,但却是校辩论队的风云人物。毕业后,梅进入了英格兰银行工作,1986年当选伦敦市议员,从此步入政界。1997年,41岁的梅终于当选为下议院议员,她以一身珍珠项链、蓝色套裙的装扮亮相,从出身、穿衣到强硬作风,人人都觉得她是“小Maggie”,即第二个撒切尔夫人(Maggie Thatcher)。梅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号,继承了“铁娘子”的风格,2002年当选党主席后,梅在党员大会上直言不讳,称保守党是“作恶党”,呼吁保守党倾听民意、厉行改革。曾任保守党财政大臣的肯·克拉克对梅十分头疼,抱怨“这女人太难应付了,还好我跟撒切尔夫人共过事。”

在担任多年影子内阁大臣后,54岁的梅终于盼到了保守党执政,并担任内政大臣至今。内政大臣在英国绝对是任重烦艰的苦差,此前历任大臣任职时间平均一年,梅却能屹立不倒,足见她的手腕高超。内政大臣负责“把守国门”,梅的行事风格也就不苟言笑、一本正经,颇有“门神”风采。她曾经的手下纷纷抱怨与梅共事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是团队里凶猛的经理”,甚至曾经扯着下属的领子说话。梅的工作之勤奋让人惊讶,以圣诞前夜回复邮件著称,对业务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高级文官。用英国政坛人士的话说,梅是一非常能干且强势的大臣,“尽管保守党内人人尽知特蕾莎的反移民政策对经济不利,可无人可撼她的政策一步,包括首相卡梅伦。”

留着灰白短发的特蕾莎·梅极度重视隐私,不善与记者打交道,加之行事风格剽悍、讲话方式强硬,本应成为英国媒体的众矢之的,但梅在英国的人望却相当之高,这要归功于她卓有成效的工作。梅执掌内政部期间,英国的犯罪率有所下降,并在2013年成功挫败了一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阴谋。整顿了败坏的警政纪律,被称赞“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梅还强烈主张抵制移民,多次收紧移民和签证政策,提高外来移民赴英门槛,还削减移民的福利待遇。这与欧盟的政策相悖,和西方信奉的自由主义信条更是格格不入,称得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她也因此被“深受其害”的中国留学生送上了“女魔头”和“灭绝师太”等一系列“雅号”。

同时特蕾莎·梅却是一位“时尚女魔头”,在当选首相前,人们提到她时首先想到的总是她对于名牌鞋的钟爱和有如超模般的着装。梅的着装考究时尚,曾被英媒封号“政坛超模”;她对高跟鞋更是爱得深沉,早在2002年就穿了一双豹纹中跟鞋出席保守党年会,曾穿着银光闪亮、引人注目的长筒靴觐见女王,还特别喜欢豹纹高跟鞋,不少媒体对她的介绍重点干脆放在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怪鞋”上,并发出“新任女首相做事倒是低调,高调都体现在鞋上”的感叹。

特蕾莎·梅是泰德·希思以来第一位没有孩子的英国首相,但这并未影响首相夫妇伉俪情深。特蕾莎·梅与丈夫菲利普·梅相遇于牛津大学,两人的“红娘”正是后来的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这对姐弟恋迅速修成正果,婚后不久特蕾莎惨遭父母双亡,全靠丈夫的陪伴才坚持下来。菲利普·梅后来成为一名成功的银行家,35年来他一直给予了妻子最大的支持,稳定的婚姻也成为特蕾莎的加分项。两人虽然没有孩子,但充分发展兴趣,除了都喜欢板球之外,还一起攀登过阿尔卑斯山。特蕾莎·梅喜欢为丈夫一展厨艺,号称自己有一百本烹饪书。

前路荆棘

成为英国首相固然可喜,但面临英国自二战以来最严峻的政治局面,特蕾莎·梅肩上的担子实在沉重。她接下来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落实退出欧盟的谈判,与欧盟达成最好的退欧条件,这将是特蕾莎接下来两年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尽管英国议会网站上号召再次公投的请愿书已经获得了410万民众签名,但卡梅伦和特蕾莎·梅都已明确表示,“退欧就是退欧”,不会再举行另一个公投,英国也不会寻求通过“走后门”的方式重新加入欧盟。为了打消疑欧者对她此前“留欧”态度的质疑,梅刚一上任就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专司退欧事宜,并任命对欧盟持怀疑态度的保守党议员大卫·戴维斯负责。此外,退欧的领袖人物鲍里斯·约翰逊则被任命为新外相。

可以预见,英国与欧盟的谈判必将旷日持久、异常复杂。英国想尽可能争取优惠条件、尤其是在欧盟内部市场的好处,但它手里的底牌实在不多,只能寄希望于欧盟的“慷慨大度”;欧盟方面则绝不会如此,因为这无异于鼓励其他欧盟成员国效仿英国,双方立场针锋相对。特蕾莎·梅试图“以拖待变”,提议英国等到明年再执行退欧事宜;默克尔对此可是一点也不客气,她强调一旦英国新首相到位就应该立即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办理退欧事宜,并强硬地表示“英国不要对未来与欧盟的关系心存幻想”。可以预见,这两位“铁娘子”未来的斗争将十分激烈,特蕾莎·梅想实现就职演说中“我们将使英国退欧变成一项成就”的诺言,恐怕不会容易。

其次是英国内部的分裂。苏格兰首席大臣妮可拉·斯特金已经明确表示如果英国因為公投脱离欧盟,苏格兰将很有可能组织第二次独立公投;北爱尔兰新芬党也表示反对脱欧的结果,可能组织北爱尔兰独立公投。退欧公投中英格兰同苏格兰、北爱尔兰人民投票结果的巨大差异,表明这些声明绝非凭空威胁。特蕾莎·梅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之间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我所在的党的全称是保守和统一党。统一一词对我而言至关重要。”但要维护统一,新首相要费一番功夫了。

除了地区之间的分裂,英国社会精英与大众之间也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几乎所有的精英,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即使贝克汉姆和J.K.罗琳都反对退欧,但公投结果使人们看到,英国的普通民众和精英阶层之间已经有了鸿沟,互不信任、互相对立的情况,一点不亚于产生了特朗普的美国。经过围绕公投的大辩论和分歧,英国社会已经被严重撕裂,英国政治和经济的未来走势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怎样抚平因退欧而产生的裂痕,这将是特蕾莎·梅面临的第二个难题。

最后是为英国寻找未来的出路。特蕾莎·梅在就职前后反复强调在她的领导下,政府将启动“大刀阔斧的社会改革”,“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虽然英国经济在卡梅伦任内颇有起色,但失去了欧盟大市场的英国将何去何从,实在难以令人乐观。随着英镑暴跌,法国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看来要稳定英国经济,“铁娘子”得赶快向中国派遣更多的贸易代表团了。

猜你喜欢

特蕾撒切尔保守党
撒切尔夫人为邓小平精心挑选礼物
撤切尔夫人与英国女王
撒切尔夫人与英国女王不和?
凌波微步
特蕾莎·梅——英国版“默克尔”
卡梅伦 成功连任
一月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