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公共治理“空泛化”现象
2016-05-14
公共治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人类之所以出现公共机构、公共权力,是因为需要它来解决私人无法解决的公共问题。因此公共治理的使命,就是有效率地解决各种公共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重大任务,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60项改革事项,都是涉及我国发展全局亟待治理的问题。
但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普遍感受到公共治理表面化、空泛化倾向,即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行政活动中,缺乏对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质性推进,缺乏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质性突破。大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各种新的问题又交集累积起来。公共治理“空泛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
其一,缺乏问题导向。很多机构和公共部门将精力时间消耗在与“问题”关系不大的事情上,形成“空转”。一方面是公共部门的日常忙碌,一方面是大量公共问题的日积月累。
其二,热衷于例行公事。许多行政活动或是出于部门利益的考量,或是反映行政意志和行政偏好的事项。
其三,形式主义卷土重来。口号多、理念多、会议多、形式多,少的是对于各类现实问题的有效治理。形式主义占据了行政过程各个环节。这一问题今天呈重现趋势。
现代国家的公共治理按其性质,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界面:一是“結构性治理”,即主要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它具有比较长远的、根本性的产出效能;二是“问题性治理”,即治理和解决社会领域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
应当看到,公共治理“空泛化”倾向的危害很大:一是空耗公共资源。大量人力物力时间精力消耗在与公众利益相关不大、与“三最”问题相关不大的事情上,消耗在与解决各种最紧要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相关不大的事情上,造成公共资源很大浪费。
二是丧失机遇,延宕改革大势。很多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积累为治理“难题”。很多显而易见的改革命题一再延宕,丧失改革大好时机。机遇不仅是推进改革的有利条件,更是一种不可重现的资源。
三是只“说”不做,丧失公信力。很多结构性问题,现实突出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丧失的不仅是公共资源和大好时机,更是公信力、凝聚力、向心力。公信力是一个公共部门内在力量所在,它是公权力背后的“权威”,而权威才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遵从。一旦公信力丧失,恢复起来很难。
所谓“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当公共治理“空泛化”构成一定态势时,就形成对深化改革和治理的障碍,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局。由此它本身就成为需要进行治理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一方面要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让中国社会主义焕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要切实解决好各种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三最”问题,让人民有更多的实际福祉和“获得感”,这也是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遏制公共治理“空泛化”现象,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