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收藏市场的起跳点
2016-05-14
2016年的5月和6月,春拍正酣,《中国摄影报》却邀集中国摄影圈的一众活跃人士,几度用较大的版面热火朝天地讨论“原作”概念。这件事在笔者看来特别值得关注:首先因为其事出有因——中国摄影圈长期以来忽视了“原作”的重要性,而原作恰恰是摄影收藏的起点;同时,这场讨论也来得非常及时,因为摄影收藏市场复苏在即,正处于行情的起跳点。
导火索之“原作100”
《中国摄影报》就摄影“原作”发起大讨论十分罕见,其导火线就是近年来在中国摄影圈内掀起的一股“原作热”。追根溯源,2011年8月1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著名藏家靳宏伟的收藏展:“原作100: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则是原作热的引领者。
展览差不多已经过去了6年,但靳宏伟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主办方为业内的朋友准备了400张请柬,想不到一抢而空。圈内人士都知道这个展览的分量:它不仅呈现了构成20世纪西方摄影传统的节点性人物的经典作品,而且是在中国国内的摄影展上十分罕见的原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因此在《原作100》的前言中强调:“靳宏伟先生收藏的摄影藏品较完整地体现了20世纪西方摄影史的节点和概貌,又反映了艺术大师的精湛造诣和精神情态,同时还展现了摄影原作珍藏保护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的‘文物性。”
就是在这个展览上,王璜生作了这样的定义:“原作”是指由摄影家、摄影艺术家拍摄后亲自进行后期制作完成,或在艺术家亲自介入指导由制作工作室按其要求完成的作品原件。展览由知名的摄影策展人蔡萌操刀。由于中国摄影圈乃至整个造型艺术圈里普遍缺乏“原作”的概念,他和王璜生把靳宏伟的收藏展命名为“原作100”,特意强调了“原作”的概念:仅靠阅读画册、印刷品来理解摄影,只能陷入到图像和图式的学习和模仿,无法建立良好的摄影学习范例与正确的摄影认识;更无法建立起一种基于材料、媒介、工艺本身所形成的摄影审美和观看方式,也无法体验照片的真正魅力与价值。
摄影圈延烧“原作热”
值得注意的是,王璜生、蔡萌为靳宏伟策划的收藏展“原作100”,还是一个全国范围的巡回展,继北京之后还在沈阳、杭州、上海、西安、广州、武汉、香港、重庆等地巡回展出,把“原作”的概念推向了全国。
与此同时,靳宏伟本人也迭出新招:他不仅继续大手笔收藏摄影作品,还在 2013年参与了世界第四大图片社法国希帕(Sipa)图片社的并购案,成为其大股东;2年后又在北京建立了希帕画廊。在这个画廊里,他通过自己的收藏展,继续推广“原作”的概念,其中既有针对西方经典大师的收藏展,如“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来自靳宏伟的收藏”,也有针对中国当代摄影的收藏展,如“从图片到图像——来自靳宏伟的中国当代摄影150收藏”。这些展览一方面体现了靳宏伟在摄影收藏方面最新的收获,一方面也把“原作”概念引向深入。
原作热也在全国各地发酵,最特别的例子是去年10月的北京国际摄影周,主办方在其国际展单元里推出了一个《薇薇安·迈尔的瞬间》原作展。这个展览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摄影师的特殊身份:她一生的职业是保姆,她一生的爱好是摄影,直到她2009年逝世她还一直默默无闻。据说她用业余时间拍了10万多张照片,直到2010年才被发现并受到摄影界的好评,被誉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主办方特别强调她的50件参展作品是原作。“原作”的概念演绎至此,成为这场争论的引爆点。
大讨论:原作热的反弹
在《中国摄影报》上,讨论由反对“原作”概念的人士挑起。编者按里特地引用了摄影学者顾铮对“原作”的定义:“摄影原作是摄影师以自身拍摄的底片、底版加以印放,或者委托自己认可的印放技师制作照片,并且承认此照片是自己的最终表现形态的照片。作为证明之一,需要有摄影师本人的签名。”编者按里也特地引用了摄影专家曾璜的定义:“摄影原作是有作者亲笔签名的出自原始底片(原始数据)的影像作品。”
众多摄影圈的活跃人士加入了讨论。反对“原作”概念的意见理由很多,实质性的理由则很简单,强调摄影作品与绘画相比没有唯一性,因此不是原作。然而,版画和雕塑像摄影一样,也是“复数艺术”,作品都仰赖某种特殊的工艺制作而成,而且可以成批甚至大量制作,可版画与雕塑都有“原作”,摄影作品为什么就不可以?
毋庸讳言,摄影在其发展的短短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早期洗印、胶片洗印与数码打印这三个阶段,制作工艺的变化也给“原作”的认定带来了困难。因此,在eBay官方网站上如此界定“摄影原作”:1.宽泛定义(Loose (poor) definition):任何在相纸上“看起来像”原作的;2.常规定义(Common definition):一张从原始的底片中冲印出的照片;3.时间限定(Time-sensitive):一张原始底片被拍下后就冲洗出的照片,也经常被称为原版(vintage print);4.艺术家定义(Artist-specific):由摄影师本人从原始底片冲印出的照片;5.综合定义(Combination):由摄影师本人,在原始底片被拍下后就冲印出的照片。后面还有另一句话:对于胶片摄影来说,真能谈得上原作的只有那一张原始底片。但从摄影的定义上来说,所有从那张底片上冲印出的照片都只是复制品。
让人意外的是,讨论中许多摄影圈内的专业人士对“原作”的概念拒不接受。身为供职新华社的影像艺术品收藏投资顾问的曾璜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这场大讨论既涉及到对摄影本体的认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又涉及到美术馆、博物馆在进行摄影收藏时怎么来挑选作品,也是实务操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对摄影原作的认定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他还表示,摄影原作就是媒介承载着图像,现在许多圈内人士只关注图像,却忽视了作品本身的媒介。而他之所以要强调“原作”,就是要强调作品本身的媒介。因为媒介不一样(比如材料不同、尺幅大小),结果就会不一样。
靳宏伟:收藏家支招
1980年代末赴美留学的靳宏伟,曾经是《上海画报》的业内人士,在马里兰艺术学院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摄影专业硕士学位的大陆人。他2006年开始摄影收藏,如今已经是中国摄影收藏第一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则表示,他并不想说服那些拒斥“原作”概念的人,但觉得有义务告诉大家,针对摄影“原作”,国外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做法的。在他看来,在早期的摄影史上,原作也许不是问题,如湿版洗印的作品本身就有唯一性。到了银盐洗印,就有了原作的概念。而到了胶片时代,原作就成为问题了。
胶片时代,人们不得不借助限量、授权与签名等各种办法来区分原作。不过即使在胶片时代,有的艺术家还是把原作保留给美术馆收藏。他还谈到了在收藏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特例:如他收藏了九十多幅罗伯特·梅泼索(Robert Mapplethorpe)的作品,都是限量的,但有一幅是独版的,唯一一幅,还有作者本人的签名。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种特别的做法?现在已经无从查考。像这样有独版作品的还不止他一个,如目前还健在的大师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又如新色彩摄影大师威廉·爱高斯顿(William Eggleston)等,也都有独版签名的作品。
数码时代让收藏家最头疼。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如杨福东、邱志杰、王庆松、张洹、艾未未等,没有一个艺术家是自己动手打印的。对他们打印出来的照片怎么确定原作?他说,连西方收藏界也没有约定俗成的做法。他的做法就是借鉴胶片,把一次性完成打印的第一张作品当作原作。即便是这样打印出来的作品,在西方还是有少数几个人作品身价超过100万美元的。如美国的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德国的葛斯基(Andreas Gursky)、美国女摄影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英国的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他的做法是,也买数码打印的作品,但只盯着几个人,挑选艺术家个人以及代理画廊的声誉较可靠的。
摄影收藏复苏在望
在影像拍卖上已经坚持了10年而独步中国拍场的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其总经理李欣女士则对笔者表示,这场大讨论非常及时。尽管今年春拍北京华辰的影像拍卖业绩相比去年秋拍略有下滑,但她却认为摄影收藏市场前景可期,一定会蒸蒸日上。因为她观察到目前的摄影收藏市场正处在收藏群体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新买家不断进入,每场都有。同时也有少量机构参与进来。他们通过中国政府鼓励的创业实现快速致富,年轻、受过西方教育。对他们来说,关于原作的讨论好比一场及时雨,是最好的启蒙教育。
可以作为旁证的,则是已经第三届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日前刚刚发布了参展画廊名单,共有来自世界15个国家、覆盖24个城市的50家顶尖画廊,其中四分之一为首次亮相中国。主办方还宣布,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今年策展有了新举措,推出“连接”“洞见”“平台”三大板块。其中“连接”板块由著名中国策展人冯博一监督策划,关注国内移动影像领域的艺术家作品。这是中国大陆首个集中展示此类作品并推介收藏的博览会项目,亮点包括那特画廊(成都)、Vanguard Gallery(上海)、拾万空间(北京)等。
作为一项全新的策展举措,博览会主办方邀请了常住上海的知名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联合策划。这个板块将在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上启动,还将呈现在之后各地的影像艺术博览会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包括Peter Beard、鸟头、蒋鹏奕、李杰、Helmut Newton、邵文欢、姜锡昊等30位艺术家参与的“洞见”板块,将探讨摄影制作过程的重要变化,以及摄影媒介从复制形式向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转变,似乎从一个侧面触及了“原作”的问题。其实,对于北京华辰的影像拍卖会、对于影像上海的艺博会,所有参与者的兴趣都是建立在作品作为“原作”的基础上的。每一个人都明白,离开这个原点,摄影收藏市场再怎么起跳都与你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