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学生”现状与管理对策

2016-05-14李泳

资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留守留守学生监护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来到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数量越米越多,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儿女带在身边进行教育,共同生活,只能将其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者亲戚代为照顾,由此产生了我国日前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学生。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长期不在家,造成他们情感上的缺失,使其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加上祖辈们自身文化素养不高以及过分的溺爱,导致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尽人意,引发了许多社会性教育问题。教师,作为教育的施行者,学生的领路人,应该对留守学生九的学习进行辅导、心理进行疏导、行为进行规范。学校,作为留守学生的一个主要活动场所,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和管理。但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学生问题,它更需要的是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协作。本文从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出发,立足于学校,结合家庭和社会,分析了农村留守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剖析他们的内心需求,探讨了对其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着实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让我们的农村留守学生健康的生活、快乐的学习,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的和谐。

【关键词】留守;关爱;安全;监护;教育

一、概念

“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代为教育管理的适龄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虽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料,但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值得各方关注。

二、“留守学生”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务工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所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恶劣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交通安全无保障等等,加之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布状况,造成进城市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于是,大量农民工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家庭父母与子女长期两地相隔生活的局面。农村出现了特有的留守学生群落——“留守学生”。

三、“留守学生”现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留守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与正常学龄学生无异甚至更优秀;具有较好的素质,懂得学习、生活对自己今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并能够在学校内外管理好自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健全的人格。

但是留守学生中“问题学生”与普通学生中“问题学生”相比比例还是大得多,表现为:

1.学习兴趣缺乏。大多数留守学生因缺少学校和家长的有力监管没有学习动力,缺少自控能力,很难养成自觉学习看书的习惯;加之没有适当和及时的家庭辅导,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自然很不理想。时间一长,厌学情绪就滋生了。

2.心理素质较差。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许多留守学生亲情缺失,与父母的沟通极少甚至无法沟通;而负责监护的老人或亲朋又不会或无暇交流。

3.行为习惯不良。父母因常年在外觉得亏欠孩子,所以对孩子有求必应。多数留守学生零花钱都比较多,养成大手大脚花费的习惯,同时也能极大的满足在同学面前的虚荣心。

4、感恩意识匮乏。因为从小被娇惯宠爱,一些留守学生视祖辈父辈及师长的关爱付出为理所当然,不知感恩回报并将逆反进行到底。一点小愿望小要求没被满足或因犯错被批评教育,就觉得自己被歧视被遗弃从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甚至将自己的错误归咎到在外辛苦谋生的父母身上。

5、安全隐患严重。多数留守学生因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很容易使他们意气用事,进而滋生打架斗殴吸烟赌博早恋逃学等事端,给学校家庭社会带去很多负面影响和管理难题。

四、留守学生教育“三合一”

1.学校教育:

①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监护人情况,在校学习行为习惯情况,思想状况等。②增设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心理课程,加强心理辅导。③各班成立“友情关爱小组”开展向留守学生献爱心活动,给予留守学生特殊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④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座谈会,主要内容为思想情况汇报与交流,对学校工作的建议。

⑤建立留守学生跟踪指导制度,各班科任教师包干到人,跟踪指导。

⑥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宣传普及家教知识。

2.家长极其监护人的积极引导

①家长一贯地经常地与学校特别是班主任沟通,当然,工作在忙也必须坚持与学生本人的常态化沟通,了解情况,使教育引导有的放矢。

②监护坚持和班主任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

③放假回家监护人必须严格控制孩子外出,在家情况要和班主任交流。

④家长尽最大可能留一人在家,尽到抚养教育的义务。

3.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①各级政府要把留守学生的问题当成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村级政府要给予留守学生的家庭以高度关注,把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和网吧的整治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李泳(1965.2),男,汉族,四川省广安市人,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单位:四川省广安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留守留守学生监护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意定监护:安享晚年的一种途径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情暖“留守” 追梦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神奇的太阳
妇女三期的运动保健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