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官吏“身边人”轶事

2016-05-14魏典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唐高宗舍人赵光义

魏典

勿学冯涓“大嘴巴”

唐朝咸通四年五月,杜审权得知自己将去镇江担任镇海节度使,就把门生冯涓找去谈话,希望他能跟自己去镇江,担任掌书记。当时杜审权的任命书尚未正式下达,这次谈话纯属师生间私密性极强的内部征求意见,杜审权于是反复叮嘱冯涓千万不能告诉别人。

掌书记的入仕资历要求极高,冯涓一入幕就担任此职,实属超常重用。冯涓得意忘形昏了头,竟把杜审权内定他做掌书记一事告诉了友人。这件事很快就宣扬出去了,杜审权十分气愤,对冯涓的浮躁浅薄极为鄙视。等到皇帝制书下达正式开府建幕时,杜审权没有让冯涓进入他的幕府。“大嘴巴”冯涓的名声,由此在士大夫中间传了开来。后来冯涓仕途十分不顺,唐亡前只当了小小的礼部郎中。

勿学高锡“念歪经”

高锡的弟弟高铣应进士举,高锡曾特意拜访过宋太祖之弟赵光义(即后来的宋太宗)的幕府石熙载,希望他能首先出面推荐高铣。石熙载虽然知道高锡得罪不起,但因为高铣辞艺浅薄,完全不符合推荐条件,所以没有答应高锡的无理要求,高锡从此恨死了石熙载,多次在宋太祖面前说他的坏话。有一次,宋太祖与弟弟见面,打算将石熙载撤职,另为赵光义物色合适人选。哪晓得赵光义对石熙载十分了解。赵光义对哥哥赵匡胤说:“石熙载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我听说高锡曾经求过石熙载,要石熙载推荐他的弟弟高铣,被石熙载拒绝,高锡估计是在报复陷害石熙载。”宋太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当时他很生气。后来,高锡私下里收受节帅郭崇的贿赂。凡此种种都被人告发,经调查又全部属实,宋太祖想起前事,这才下决心处分高锡。

学孙处约办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孙处约依附江都石仲览。有一天,石仲览请他谈谈理想和抱负。孙处约出言谨慎,说:“得为舍人,在殿中周旋吐纳可也。”也就是他的最高理想是做一名中书舍人,在金銮殿为朝廷起草公务文书。

到了唐高宗永徽年间,孙处约真的做了中书舍人,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不错。当时政务十分繁忙,需要撰写的文书又非常多,孙处约常常忙得废寝忘食,日夜不分。中书令杜正伦专门给唐高宗打报告,要求增加一名中书舍人,为孙处约分担一些事务。唐高宗却说:“处约一人,足办我事,何须多也。”一方面说明唐高宗对孙处约的工作表现非常了解和欣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孙处约的办文办事能力的确很强,工作效率确实很高。

在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孙处约也被任命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当上了宰相。

猜你喜欢

唐高宗舍人赵光义
明朝立国前后的军中舍人与演武余丁
大宋第一疑案: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
論李勣與廢王立武
双龙巷人物之二赵光义
唐高宗对东北亚政治秩序的构建
唐高宗不是傀儡皇帝
赵匡胤离奇死亡之谜
一字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