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分析
2016-05-14魏巍
魏巍
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搜集63家农业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的资本结构相关数据,对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存在资产负债率水平偏低,而且债务融资中短期负债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股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1.农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总体状况。本文对所选取的63家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到2014年的资本结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63家农业上市公司这三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5%、40%,而同期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5.85%,44.43%,46.02%。2012年资产负债率最低的是万福生科为5%,资产负债率最高的是东凌粮油为95%;2013年煌上煌的资产负债率最低只有5%,同时新中基的中产负债率最高,上升到了109%;到了2014年,煌上煌的资产负债率还是排在最低,与2013年差异不大只有7%,最高资产负债率为冠农股份的94%。
2.农业上市公司负债结构总体状况。通常用企业负债中的各种负债融资方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包括负债的期限、数量和种类结构等,来描述债务的内部结构。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中不同时期对资金的需要才让短期、中期和长期负债之间保持一种合适的比例关系,更是为了避免由于各类负债同一时间到期,还款压力过大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2012年6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83%,2013年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85%,2014年较前两年有所下降,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80%,但比例水平仍然比较高,而这三年中长期负债占总负债比率都没有超过20%,且2012年有8家、2013年有7家、2014年有3家农业上市公司是完全没有长期负债融资的,其中福成五丰、天邦股份连续3年长期负债为0,总负债100%为流动负债。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2014年农业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比率为40%,其中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4%,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为8%,可见流动负债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了长期负债所占的比例。
3.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总体状况。在2012-2014年,6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占总股份的平均比重分别为68.29%、71.03%、76.06%,比例逐步增高,而其中有13家农业上市公司流通股比重达到了100%,约占总企业数的20%,明显可以看出股权分置这一改革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已起到了一定作用。从股权集中程度方面来看,63家农业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在第一大股东手中的有11家公司,占总体的17.4%,股权集中在前三大股东手中的有33家公司,占总体的52.4%。
二、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负债率水平偏低。一般来说,我国上市公司企业资产负债率在 50%以上对企业的发展比较好。而6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50%以下,2012-2014年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上的分别有22、22、23家,分别占总样本的34.92%、34.92%、36.5%。学者李瑜经过研究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60%-70%之间比较合理、稳健,达到 85%及以上应视为预警信号。本文选取的这63家农业上市公司中,2012年资产负债率在60%-70%之间的有5家,2013年有5家,2014年有10家,分别占总样本的7.9%、7.9%、15.9%,达到85以上的分别有2、3、2家。前文说的资产负债率最优水平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达到。而且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2012年最低为5%,最高为95%,相差90个百分点;2013年最低资产负债率为5%,最高资产负债率上升到109%,相差104个百分点; 2014年,最低资产负债率为7%,最高资产负债率为94%,相差87个百分点。这一现象也说明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和运营能力相差也比较大,不能帮助企业均衡、协调的发展。
2.债务融资结构不合理。63家农业上市公司在2012-2014年间的流动负债率平均值都在80%以上,流动负债水平普遍偏高,而且每年都有企业的流动负债率接近或者达到100%,更严重的,比如福成五丰和天邦股份,这两个企业连续三年的负债全都是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为0。这一现象说明这些农业上市公司在选择债务融资时,都比较青睐于短期债务融资。之所以企业都比较愿意选择短期债务方式融资,是因为短期债务的筹资成本较低,但是短期债务的缺陷在于它的偿债期限比较短,一旦债务到期,企业面临的偿还压力比较大。如果一些企业的流动负债率比较高,如果同时资产负债率也偏高的话,那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产生很大的影响。
3.股权结构不合理。农业上市公司在股权改革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流通股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但目前仍有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流通的目标也没有实现。而且还有一半以上的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在前三大股东手中,甚至有些企业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股东。小股东手中的控制权难以与大股东抗衡,发生利益冲突时,大股东依然凌驾于小股东之上。而且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来源中,外部融资占的比例比较大,而在外部融资中又有大部分都来自于股权融资,企业自身内部积累资金的能力不是很强,不能够靠自身经营来积累资金,资金的短缺必然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阻碍,公司想扩大规模就变得更加不容易。
三、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1.外部原因分析。(1)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仍然不完善,如国家对债券市场的限制比较多,对公司发行债券的审批比较严格,对发行债券的主体条件、资金和利率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但是股权市场的门槛就相对的低很多,而且股权融资的成本也比较低,只需要将企业的利润分一部分给股东,企业盈利时,给股东分红,企业亏损时,也不需要偿还成本,大大降低了偿债风险。(2)债务融资“重短轻长”。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债务结构之所以会存在“重短轻长”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长期负债的取得成本比短期负债要高。银行发放长期贷款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比短期借款要多,国家也频繁对利率进行调整,银行在给企业发放贷款时,对长期贷款的审批要求也非常严格,将可能面临的风险也考虑进去,因此长期借款的成本就增高。
2.内部原因分析。(1)内源融资不足。农业企业本身生产经营就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经营风险高,再加上投资周期长,金额大,收益的不确定程度比较高,有时甚至亏损,企业的内部积累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所承担的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造成了企业内源融资不足。(2)公司自身治理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董事会功能和程序不够规范并且没有发挥想要的监督功能,管理层缺乏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而且从股权结构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控制权都集中在前三大股东手中,其他股东由于持股比例小,也很难取得什么话语权,所以就仅仅追求从短期股票买卖差价中获取利润,投机性较高,却不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作用也不大。
四、优化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政策建议
1.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伴随而来的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者之间的均衡。经营风险比较高时,就减少负债使财务风险降低,经营风险低时,就可以筹集多一点的负债。优化资本结构首先要从企业内部做起,良好的资本结构有助于企业自身价值的提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2.优化资本结构的负债比例。农业上市公司普遍流动负债率偏高。短期负债的筹资速度快,灵活性强,取得成本低,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企业举借大量的短期负债,虽然一时对企业的发展有比较大的帮助,但不利于长远的发展。而且短期负债的利率波动大,融资期短,一旦企业资金调度不灵,无力偿还,对企业也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企业应当对债务融资进行合理的调整,尽量减少短期负债,加大长期负债比例,长期负债的利率波动性小,偿还期也比较长,更利于企业长久稳健的发展。
3.优化股权结构。国家为了促进股份的流通,使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而进行了股权改革,目前我国大部分A股农业上市公司的股份已经实现全流通,但是股权结构仍是不尽合理。企业的股权还是集中在为数较少的大股东手中,而其他中小股东的数量较多,但持股比例都比较小,有的企业中小股东的股份总数加起来也难以与前三大股东抗衡,也发挥不了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倘若这时大股东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相互串通,其他股东的权益就会受到损害。
4.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过程离不开融资活动,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会对资本结构造成影响,当然,企业也只有融资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构建资本结构。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内源融资的能力,加强财务控制和资金管理,增加经营业绩,来提高企业内源融资,适当的减少股利分配,让更多的利润留存在企业。同时尝试其他融资方式,比如债券等融资工具,实现融资工具多样化,实现内外均衡融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