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中民间舞的消费及重构
2016-05-14李倩
李倩
【摘要】民间舞是由特定文化群体利用文化物质材料和文化精神构成的综合创造的动态意象。本位广西民间舞作为旅游展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餐饮、文艺演出、原生态旅游和商品展销四个方面阐述了广西民间舞的消费与重构,希望能够为广西更好的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做出贡献。
【关键词】广西旅游;民间舞;消费;重构
一、旅游餐饮业对广西民间舞的消费及重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作为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是支持各地旅游发展的支柱产业,游客每到一个地方首先会去寻找当体特色的美食。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宴会上以歌舞余兴的传统,特别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会在客人用餐的时候载歌载舞我客人助兴,还会借歌声献上美酒来表达对于贵宾的欢迎。所以说,在这些地方,美食与歌舞是密不可分的,民间舞表演已成为游客享用的一道精神大餐。
当前,广西旅游行业充分依托自身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开发了大量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其中自然少不了以歌舞表演为主题的少数民族宴会,宴会上,游客们一边品尝着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美食,一边欣赏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已经成为了广西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
壮族占据广西少数民族将近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广西第一大少数民族,舞蹈是壮族人民自古以来进行祭祀、庆典以及日常娱乐的主要方式,壮族民间舞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丰富多样的形式。近年来所提倡的原生态旅游方式促进了壮族村寨的旅游事业发展,当地居民依靠自身的文化、艺术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旅游产品。其中穿插于宴会之间的民间舞为宴会增添了是别具特色的效果。
壮族的宴会舞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舞蹈的表演形式也十分讲究,表演者们身着盛装为游客们表演原汁原味的壮族舞蹈,游客还可以亲身参与到舞蹈之中,亲身体验壮族的生活与文化。这时,美食与艺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为身处现代化都市的游客们奉献上了一道集视觉、听觉、味觉和身体感觉于一身的盛宴,不仅愉悦了有课的身心,同时还成为打造广西旅游品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旅游文艺演出对广西民间舞的消费与重构
近年来,我国可各地凭借自身独有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来创造出具有自身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实现了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消费与重构民族艺术。使一些被埋没许久的民族文艺形式重新展现于世人眼前,得到了保护与发展。
打造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文艺演出是我国西南地区打造文化旅游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在通过打造民族文化文艺演出带动旅游经济的方面可谓是我国的先驱和先进代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原名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创办于1993年),和大型场景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民歌艺术交流活动,每届都会吸引全世界数以万计民歌领域的相关人员来到广西进行沟通交流,文化节上每年都会有大量来自广西本地的表演者进行广西本地民族歌舞的演出,虽然艺术节是以民歌为主体,但是民族艺术通常歌舞不分家,因此,每年艺术节里都会有大量的民间舞表演,来自广西民间和各专业演出团体都会在艺术节上奉献十分精彩的民间舞演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鼓舞表演的形式拉近了广西与全国、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距离,为广西少数民族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己文化的舞台,因此也促进了广西民间舞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大型情景歌舞剧《印象·刘三姐》是广西文化旅游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宝石,以张艺谋为主的创作团队历时5年半,经过109次反复修改,最终打造出具有鲜明广西壮族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印象·刘三姐》,依托漓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为实体布景,以壮族著名文化名人刘三姐的故事为背景,结合了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将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以全新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印象·刘三姐》中,广西的民间舞占据了大量的篇幅,首先是受到歌舞剧演出形式的影响,演出中舞蹈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次,刘三姐的故事中本身穿插了大量的歌舞场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广西少数民族,特别是壮族,本身能歌善舞,《印象·刘三姐》推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向人们推广广西,展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因此民间舞的存在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广西各市为开发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都在打造具有本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旅游品牌。如,百色市田阳县每年举行的文化旅游节上,每年都会有十几万世界各地的壮族同胞以及游客到此参加,每届文化旅游节上都会有大量的民间舞演出。
民间舞作为一种艺术演出形式,通过文艺演出的平台来实现其消费和重构对于其传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通过打造特色原生态旅游实现广西民间舞的消费与重构
近年来,源生态旅游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厌倦了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旅游方式,精神上开始渴望深入的了解与体验具有异族风情的生活方式,感受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说,人们已经将旅游的地点从大规模的旅游景区转移至更加贴近生活的地区。
目前,广西旅游行业已经及时的发现到人们思想的转变,掌握了游客的旅游意向,有针对性的打造出了一批原生态旅游景点项目。其中,壮族村寨旅游以壮族人们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背景,结合餐饮、文艺、娱乐、购物等消费方式,建设起了一批原生态旅游景点。原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拉近了广西少数民族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使游客零距离的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加深了对于当地少数民族的认识,同时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广西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偏远,很多地区极大程度的保持了较为古老、原始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特别是在文艺活动方面,千百年前的歌曲、舞蹈毫无改变的流传至今,不仅游客带来了赏心悦目的体验,更为人们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舞蹈作为人们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思想感受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便是少数民族祭祀、庆典、日常娱乐的重要手段,被人们深深的喜爱。我国各个民族都有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舞蹈,受到地域、历史等因素影响,产生的舞蹈形式和表现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因此在打造以村寨为单位的原生态旅游景点的过程中,景区的负责人需要充分的利用少数民族民间舞资源,聘请专家来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优秀的舞蹈资源,编排成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皆强的节目,结合村寨特有的自然景观、建筑形式来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享受。从而实现通过原生态旅游来实现广西民间舞的消费,反过来还可以以原生态旅游为契机,实现民间舞的保护和发展。
四、通过商品展销实现广西民间舞的消费与重构
除了上述三种民间舞的重构形式外,旅游部门还可以考虑在游客购物等旅游消费环节中加入民族舞表演,通过演员优美的物资来展示商品的魅力。如,广西壮族的服装与饰品不仅工艺精美,而且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进行商品展销的过程中,仅是将商品摆在柜台中进行展示是无法完全展示其魅力和韵味的,展会组织人员可以请专业的民间舞演员穿戴上展销的商品,进行民间舞的表演,这样能够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商品的魅力,体现了商品的价值,使参观者购买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结语:随着旅游的发展, 旅游对民间舞的消费从最初的视角娱乐审美, 到舞蹈物质材料的 “原生态” , 再到舞蹈动态意象的 “原生态” , 民间舞的特质意象都在不同方式的创造意象中获得传承和改变,为民间舞文化的创造打开了一切创造的可能,使民间舞在旅游发展中被更深层次的融人当代审美意识成为新的现代民族文化的精神产品。
参考文献:
[1]诸葛艺婷, 崔凤军.我国旅游演出产品精品化策略探讨[J].社会科学,2005, (5):121.
[2]陈忠祥, 李宗录. 试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文地理,1995,(4): 31- 35.
[3]王林.从“刘三姐”透视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资源优化创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57- 460.
[4]刘素平,邱扶东.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 297- 299.
[5]慕羽. 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话语立场[J]. 民族艺术研究,2014,02:50-57.
[6]金浩. 试论“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时代际遇[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3: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