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王志信作品的艺术风格

2016-05-14李媛

艺术评鉴 2016年8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民族音乐

李媛

【摘要】本文以王志信的民族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为论点,以王志信的这部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歌曲《昭君出塞》为例,首先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歌曲内容入手,再对王志信的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从而以点带面分析王志信民族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王志信;民族音乐;艺术风格;昭君出塞

王志信是现代杰出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广为传唱的声乐作品。如《孟姜女》、《母亲河》、《昭君出塞》、《兰花花》等。

几十年来,类似中国传统故事文化题材的声乐作品早已涉足,可是很多篇幅短小,曲调单纯。在题材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冲破的作曲家中,王志信就是其中之一。王志信的独特音乐艺术风格是值得我国许多音乐学者研究的,尤其是他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再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王志信的音乐艺术风格与其他作家相比,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

作为一名民族音乐爱好者,在学习音乐作品时先后接触了许多王志信的作品,被其作品风格特点、旋律、情感所吸引,同时为能更多了解他的作品特色,笔者渴望不断对王志信的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在不断学习探究过程中,笔者对王志信的作品产生了强烈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随着对王志信作品学习与研究的不断加深,发现王志信音乐风格具有非常独特的特征,歌曲再创作体裁都是以民间历史材料与风格为主,加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加工,使之更贴切我们的生活。让歌曲更具有韵味,情感更加真实,让演唱者能更好地诠释歌曲的内涵。

本文就是在了解王志信的多部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作品的特点、风格以及演唱特色,并以《昭君出塞》为例对王志信的音乐作品进行浅述。

一、历史故事《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王志信创作的一首广为传唱的历史故事歌曲,是王志信的创作中一首新现代性的民歌。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紧紧抓住故事的核心,将歌词与旋律合为一体表现得天衣无缝。并首次在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演唱,获得广泛的认可。

1、创作背景

王昭君是一名汉朝宫女,原名叫王嫱,长得十分美丽又聪慧。宫女进宫后一般见不到皇帝,皇帝是通过画工画像才挑选宫女。毛延寿是收取宫女贿赂的画工,谁送了东西就把谁画得美丽。王昭君并没有像其他宫女一样送礼给画工,所以毛延寿将王昭君画得特别丑,致使王昭君被打入冷宫。

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发展到一个强盛的时期,因为国家疆土的问题与北方的匈奴不断发生战争,匈奴在不断的战争的影响下,经济逐渐走向衰落。当时的匈奴统治者呼和韩单与为了民族和国家百姓的安定,主动依附汉朝力量,带了牛羊匹马主动与汉朝公主和亲。元帝同意,但是他认为当时匈奴的政治、经济力量远远落后于汉朝,所以他不愿意将公主嫁给呼和韩单与。经过与朝中各臣商量后,决定将后宫的一名宫女嫁给呼和韩单与。消息公布后,后宫宫女没有一人愿意。就在大臣们一筹莫展时,王昭君知道了此事。她为了国家百姓的利益,决定报名到匈奴去和亲,将自己毕生的幸福托付给遥远而陌生的匈奴。王昭君离开长安与元帝告别时,元帝才发现后宫有如此美丽动人的女子,而自己却不知道,想留下昭君,可已来不及。

王昭君离开了长安,千里迢迢到了匈奴。与呼和韩单与成亲,第二年生下了一名儿子。三年后呼和韩单与死亡,王昭君按照匈奴的礼俗被迫嫁给了呼和韩单与的大儿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虽然她很想回家但为了国家和百姓她牺牲了自己。她也渐渐习惯了这儿的生活,匈奴人民非常热情好客,敬重她、喜欢她,她也与人民相处得非常好。在这期间,她促进了匈奴与大汉朝的交流,不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面,都为匈奴和大汉朝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她劝匈奴统治者不要去发动战争,保住和平,也毅然将中原文化、手艺传给匈奴人民。自此,匈奴和汉朝60年和睦相处,没有发生战争,而且在经济贸易上面交流频繁。

2、歌曲内容展开

第一部分:离别家乡。前奏开始呈现出一条漫长的旅程路,节奏宽阔,速度自由,到了琵琶出现的地方,犹如马车行驶“嘎吱嘎吱“的响声,昭君的感叹便从这里开始了。昭君心头伤心可是却深明大义,坚信自己能让“从此长城无烽烟”的决心,为此作者讲这句进行了反复。

第二部分:到达匈奴。前奏为快板,变得热情欢快起来,加上人声伴奏“咳”,像是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又显得粗狂豪爽的性格。马车的“嘎吱嘎吱”声音也变得欢快起来。

a段:昭君放眼望去,绿草、牛羊、毡房、马匹,还有热情的人民映入眼前,冲淡了昭君的思乡之情。所以整个a段都被欢快热烈的气氛笼罩。在这段中,王志信采用古琵琶曲《塞上曲》和古曲《春江花月夜》中的旋律作为素材,将其重组,使其变得更有意蕴。

b段:昭君“回首中原”思念故乡的感情,但看在“小麦数千英里,炊烟袅袅,黎民百姓生活和平”的景象心中非常欣慰。接后两句“啊啊”第一句有汉朝古典音乐的韵味,第二句有蒙古豪爽大气的韵味。体现王志信“两句同样的词一定要有不同的情绪”的创作理念。

第三部分: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以第三者的身份看待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乐曲的情绪转为激昂的,采用广板。 这时演唱者的声音、音量要求饱满,咬字清楚,体现出后人对王昭君出塞的事迹的感叹以及赞美之情。

二、王志信民族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音乐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创作好的,王志信扎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中,通过亲自采集信息以及敏锐的发觉能力,创作出了一个个经典的音乐作品。因为拥有着一种音乐创作理念,所以能决定音乐作品的风格,下面笔者就从王志信的音乐理念和作品风格进行阐述。

1、音乐创作理念

民族精神注入音乐作品。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的民族具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先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就应该拥有一个兼容的思想,善于去寻找素材。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每家每户都有故事以及传颂着家喻户晓的故事,这样的素材如此广泛,吸取它们优秀的地方,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耙”。创作者就应该谨慎选择,秉着与时俱进、挑选符合当代社会理念、积极向上的素材,注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于音乐作品中,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得以传颂。

多角度、多方面的阐述音乐。“终身学习”是一个人应当秉着的执念,学习的东西很可能会在某个不经意间就需要用到。“专攻”和“综合”其实并不冲突,但对于作曲家来说,就更应该注重综合类的学习了,了解更多的音乐组成元素,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出发,通过这种不同的视角进而打动观众。在王志信的音乐创作中,采用民歌、戏曲、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等来表现和包装音乐,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层次感更鲜明。这样的作品,不管从哪个角度来欣赏,其表现力足以满足各种品味的观众。

2、作品风格

每一个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都是有差别的,他们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所以他们的音乐风格都不同,就算王志信的作品不写上他的名字,但凡是熟悉其作品的人一听也能识别出来是他的作品。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性格、思想、价值观、兴趣、爱好等特征。由以上王志信的两部民族声乐作品可以看王志信的创作风格主要集中在:民歌改编歌曲和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歌曲。以下就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拥有背景故事。作曲家创作出的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通过详细的考察而来的。比如以上说的《昭君出塞》,还有一些王志信的著名作品《孟姜女》、《木兰从军》等,这些都是先前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后成为王志信手中的音乐素材。创作的音乐因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设定,从旋律、节奏、伴奏、装饰音等编配上来进行演绎。比如《木兰从军》中,用较快的速度以及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曲调,体现木兰英姿煞爽、刚强有力、不输儿郎的形象,后又转为缓慢抒情的木兰归家时换装之后淑女的新形象;歌曲《孟姜女》中,正月时千家万户都热闹开心的迎春节,而孟姜女的丈夫却被抓去修筑长城,乐曲整体速度稍慢,节奏比较平缓,体现了孟姜女的哀怨之情。后在捧着寒意寻找丈夫,却发现只看到一堆白骨时,音乐显得更加悠远,凄凉的感觉顿时出来。从这些可以看出,王志信对人物和故事情节把握的精准程度。

赞美女性人物。图表的用历史人物焕发出气息,无论是王志信的历史改编歌曲《昭君出塞》、民歌改编歌曲《兰花花》,还是创作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等,这些歌曲所描述的多为女性人物。王志信用不同的音乐语汇,既完美又鲜明的描述了这些女性形象,又延伸了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抒发了自己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之情。丰富的创作题材,体现了王志信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细腻的性格特征,通过自己的微妙见解,用音乐的形式传递给大家,让更多人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

三、结语

王志信在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主要集中在民间故事题材,但是他涉及的领域不仅仅局限在民间故事题材。在重大现实题材和借物抒情题材上面也多有涉足。通过借物抒情,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间真情,比如《我的草原》、《芭蕉泪》、《千里共婵娟》、《鸿雁》、《三色灯》等;通过重大的现实题材,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王志信所创造出来的音乐作品,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祖国山河图、再现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赞扬了一位位鲜活的人物、抒发了一份份真挚的情感,同时展现了他个人的魅力。他不断创新和探索,将最美妙的旋律带给人间,给予人们惊喜与感受。

参考文献:

[1]刘麟、王志信.《母亲河—刘麟、王志信声乐作品近选》[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3]侯连娜.《叙事歌曲<木兰从军>的演唱处理与艺术表现》[J] 2000年第02期

[4]冯志莲.《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王志信今年作品初探》[J]《人民音乐》,2002年04期

[5]赵小梅.《从艺术歌曲<孟姜女>演唱中体会民族声乐教学演唱的特征》.《艺术探索》.2002年第二期

[6]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3月第一版

[7]胡郁清.中外音乐发展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新一版

[8]魏丽娜.《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枣庄学报》.2007年第六期

[9]魏丽娜.《论王志信新创民歌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十期

[10]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一月第一版

[11]柳旭辉.《浅议王志信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色》[J] 《音乐创作》,2012年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民族音乐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