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生期心肌病临床分析

2016-05-14李秋梅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8期
关键词:诊治

李秋梅

【摘 要】目的:讨论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办法,让误诊率减少,把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率降低。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围生期心肌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出院的27例(84.37%),死亡1例(3.13%),由于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的3例(12.50%),没有围生儿死亡。结论:对PPCM患者增强孕期严密监护和适时解决对母子预后、降低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率是特别关键的。

【关键词】围生期心肌病 诊治 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共收治30例患者,23-42岁的年龄,14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发病时间:10例在产前3个月内,10例产后2个月内,10例产后3-5个月内。分娩方式:14例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合并症和并发症:4例贫血,5例妊娠期高血压,2例上感。

1.2临床症状和体征

全部患者都有不一样程度的胸闷,气促,体力活动能力下降,扩大心脏等左心不全功能的表现。其中:心慌,7例气促。3例咳嗽。5例双下肢水肿。8例心脏扩大。6例肺部湿罗音。6例血压高。5例心尖区可闻和2/6级以上收缩期杂音,2例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1.3辅助检验

实验室检验结果中最多见的是贫血,血红蛋白在75-100g/l和红细胞计数<3.5×1012/l有10例;尿蛋白+、2例尿蛋白3+有3例,血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例;合并电解质紊乱2例。心电图显示:全部患者都有心律失常的表现,当中有9例窦性心动过速并伴有T波平坦或倒置,有3例频发室早二联律,有3例室性早搏,有1例快速防颤。X线检验:16例患者都有心脏增大,以左室为主,当中有2例伴有很少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示:都显示心脏扩大,关键以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为主,减弱心室壁运动,显示全心脏扩大的有1例患者;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9例LVEF<50%,有7例LVEF=50%的。严重病例出现心内壁血栓2例。

1.4治疗方法

本次初次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治疗后1/3-1/2能痊愈,所以早期监测初次治疗非常关键。

治疗原则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一样:一定要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强心、利尿、镇定和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予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改正贫血。对于产前发作的患者在状况准许时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患者多用血管扩张剂像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来让心脏的前后负荷减轻;防止感染运用广谱抗生素,主动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合并肺栓塞运用肝素抗凝。

2 结果

30例患者都依照心力衰竭治疗,一定要卧床休息,低盐限水,吸氧,心电监护,予以合理的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营养心肌药物治疗。产前发病患者在状况许可下,≥34周者控制心衰及时终止妊娠。产后发病者多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凝药物。避免低钾予以氯化钾静点或口服。30例患者中3例产前口内股指症状后剖宫产终止妊娠,35周5例早产儿转儿科,,39周15例新生儿没有异常。产后发病时间5例在产后1天-2个月内。在3个月-5个月内2例。30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小时25例,5例好转。

3 讨论

3.1发病率和病因

PPCM是产生在分娩前后的一组不明因素的以心肌病损为主的心衰综合征,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300---4000次分娩中出现一例,发病和多种原因相关,像病毒感染、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情绪、免疫原因、肥胖、多次妊娠、贫血等相关。本文30例中贫血和严重低蛋白血症占85%左右,说明营养不良在PPCM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也有作者认为本病为妊娠分娩是原有隐匿的心肌病体现出临床症状。

3.2发病机制

PPCM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和下列原因相关:(1)妊娠期增加血容量,心排出量让心率加快增加,加大心肌耗氧量,妊娠末期血容量比妊娠前增加30%--45%;(2)妊娠晚期增大子宫、膈肌上升让心脏向左向上移位,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扭曲,加重心脏负担;(3)分娩期子宫收缩、产妇用力屏气,腹壁肌和骨骼肌同时工作,四周循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都增加,让内脏和四周血液涌向心脏,胎儿娩出后子宫忽然缩小,胎盘停止循环,子宫血窦内大量血液突然进入全身循环,加上子宫对下腔静脉挤压功能解除,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液回心量显著增加;(4)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等原因让劳累的心肌更容易受损。因此分娩前后非常容易出现左心衰,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血痰,要踊跃治疗,改正心衰,逆转心脏扩大,以利恢复心功能,推动心肌缩小。

3.3治疗和预后

本病治疗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让误诊减少,通常治疗包含卧床休息、严格约束液体入量和补液速度、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凝和营养心肌等综合方法运用。PPCM要卧床休息到心脏恢复正常大小为止,通常要3---6个月。?―阻滞剂、ACEI类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PPCM治疗方面已普遍运用,并得到优良结果,经过主动治疗通过长期随访,大部分病例都可以康复,少部分由于实施性心力衰竭死亡,亦能由于肺栓塞或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参考文献:

[1]曾秋棠.围生期心肌病的现代观点.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8,36(3):132.

[2]刘炜.围生期心肌病51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14):22.

[3]罗瑞星.围生期心肌病4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1):112-114

[4]霍超瑞.围生期心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及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02):87-89

[5]沈流燕,汪静.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生与诊断及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10(19):53-55

[6]程协慧,刘爱.围生期心肌病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3):102-104

猜你喜欢

诊治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川崎病诊治及护理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
急性会厌炎的诊治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