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性体验多元

2016-05-14蒋劲松

关键词:多元体验分层

蒋劲松

摘要: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师生作业活动的多元化和个别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小班化教学的作业活动必须适应小班化的教学特征,致力于创建一个富有个性的、多元化的作业体系,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

关键词:分层;探究;体验;多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58-2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师生作业活动的多元化和个别化创造了有利条件。部分学校自实行小班化以来,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上遇到了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通常我们的作业设计多是统一标准,很不利于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未能调动起全体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如何让小班化作业的设计成就“每一个学生”,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思考与尝试。

一、分层作业——我选择我喜欢

为了让小班环境下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训练的起点,并发展其能力,依托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身心认知规律而设计的作业应有层次、有弹性、有梯度。分层作业即是很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制定本篇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让学生自己找准位置。

每天我会根据当天授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将作业分成三种星级。☆级为基础目标,即保底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级为发展目标,突出迁移应用;级为提高目标或创造目标,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如在教授《爱之链》一文,我根据班级小组异质分层情况,提出了如下三层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目标的分层并不是和学生的分层简单的一一对应,不是低层次学生必须完成低层次目标,高层次学生完成高层次目标。各层次目标对全体学生都是适用的,但完成什么目标由学生自己选择。一般来说,低层次学生可从基础性目标开始,完成之后可以进行发展性甚至创造性目标:高层次学生可从基础性目标开始,也可从发展性目标或创造性目标开始。分层也不是在开始教学前定下来就不能改变的,而是根据教学时出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相应调整。

分层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倡导让学生自主探索新型的作业形式,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设计作业,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迸发学习热情。分层的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的训练,可适应各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不同的学习需要,满足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最终达成作业的有效度,实现练有所得的目标。

二、自学导航——我快乐我成功

新课程坚持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自学导航便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新举措。上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以备课堂使用,是由师生双方共同设计形成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它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积极地影响。它彻底打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结构更符合学生特点;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权威,不唯书、唯师,不形而上学,善于发现问题;也促使教师树立新教育观念。

根据主体性、探究性、启发性、灵活性、梯度性和回馈性原则编制的自学导航,在实际使用中必须要达到最佳效果。

(一)指导学生根据自学导航认真预习。在课前学生预习时将其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内容,有的放矢。目标步骤清晰、重点突出。能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概括化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要探究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为进一步思考探究做好准备。

(二)组织学生认真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充分注重知识或规律的建立过程,注重发现而不是给予,注重过程而不是结论,注重分析、运用、讨论、对比、优化。

在课文《船长》的自学导航中,设计了探究作业为:你如何理解“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对此题充分讨论,共同分析,让学生自己来对比、筛选、取舍,找到关键,抓住本质,得出正确结论。学生更加佩服船

长哈尔威了。进行探究性学习、发展性学习,让学生的学法得到最好的培养,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极大丰富。

(三)在小班化教学的环境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在教师自学导航的基础上求新、求异,寻求自己想得到的知识。

(四)对于学生完成自学导航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开始是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因为孩子年龄的特点,一开始的起步不可太心急,可以逐步教给方法,在不断强化中形成作业习惯。

(五)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大力配合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要注意把自己的意图和导航要求跟家长说清楚,让家长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体验作业——我乐意我参与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体验性作业正好符合上述要素,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生活问题转化成学习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是学生进行“体验式”练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强调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动手动脚”实践操作来学习和巩固知识。

在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时,我先是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卷成筒儿,再让学生试着学雷奈克的样子听同座的胸腔。学生兴趣盎然。之后又让学生切身体会准备好的空心木管和真实的听诊器。学生非常自然地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主人公当时成功的喜悦。之后,我又让有条件的学生在家为父母家人进行听诊,体验医生的感觉,学生感觉良好。

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中走出来,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能力。

让精心的设计关注每个孩子的需要,让丰富的内容发展每个孩子的能力,让科学的管理激发每个孩子的动机,让多元的评价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在我们看来,小班化的作业魅力就应当是这样。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参考文献]

[1]汪笑梅.小班化课堂教学基础性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利明,李玉鹏,陈发山.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小班化教学创意200例(上).

猜你喜欢

多元体验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