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课堂中如何巧用时政资源

2016-05-14李金永

关键词:政治教学应用

李金永

摘要: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引擎,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政治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很多教师要探索和追求的,也是政治课改的最终目的。教学改革“理”有万变,“路”有千条。在学生明标自学、合作释疑,教师点拨拓展、达标检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走“政治教学时政化”的道路,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在课程标准理念中讲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就要求书本知识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时政资源;政治教学;时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40-2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引擎,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政治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很多教师要探索和追求的,也是政治课改的最终目的。教学改革“理”有万变,“路”有千条。在学生明标自学、合作释疑,教师点拨拓展、达标检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走“政治教学时政化”的道路,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在课程标准理念中讲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就要求书本知识,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

时政资源主要是指最近发生的、能够体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的事件,以及国内外发生的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产生较大影响的时事新闻。时政资源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首先是备课清晰、透彻、全面,其次是准备好相应的时政资源,第三是选择恰当方式使时事政治资源和相关的书本知识相结合。如何把时政资源恰当的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怎样把握好切入点和关键点,促进政治教学改革是笔者想仔细探讨的内容。

第一,借助时政资源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如果巧妙地以时政资源为背景,既能满足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的愿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广大的青年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都比较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由于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手段的发达,使广大学生能更为广泛的接触时政资源。所以时政材料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能变机械的教条式的导入为灵活多变的导入,从而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比如在学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时,就可以选择这样一组材料:1分16秒,“最美司机”吴斌在剧烈的疼痛中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壮举;“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身体保护学生;面对歹徒,湖北女教师周玉兰用生命守护659张高考准考证;听闻有人落水,“最美孕妇”彭伟平奋不顾身跳水救人;“托举哥”周冲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托举10余分钟,救下身体悬空危在旦夕的3岁女童……。学生看完这些材料后会有所感动,有所启发,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在意识上拉近了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距离。这时可以提出问题:“最美司机”“最美孕妇”“最美女教师”“托举哥”……这些可爱的人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的最美的光辉,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崇高的道德义举对于当今社会有何意义?学生讨论:首先,有利于复习旧知识,①文化影响人,这些崇高道德义举所展现的道德力量,会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从而提升社会公众的道德水平。②文化影响社会。崇高的道德义举会产生推动效应,提升社会道德水准,有利于推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其次,有利于引出新知识,崇高道德义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顺利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通过本节点课学习加深对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点的理解。

第二,利用时政资源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育教学内容都会有对应的目标,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角度提出要求。要完成此目标,就必须掌握相关的重点知识,把握相关的难点知识。合理应用时政资源能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深化对难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使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可以引入这样一组事件: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毒胶囊”事件引起公众关注。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表示,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对被暴光的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站在公众立场严惩药品生产经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工业明胶进入药品生产环节,切实维护会众利益。这和本课的教育教学内容不谋而合,对这则材料的使用恰恰体现了知识的现实价值,学生就可以用本课的知识加以分析,做到学以致用。首先,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身固有的弊端和缺陷,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制造“毒胶囊”,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其次,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再次,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要严格把关,制定好比较完善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第四,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治本之策。

对这一时政现象的分析,就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到了强化,难点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掌握。这样既理解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又明白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还掌握了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每一节课的重点知识,也有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知识,只要时政资源能利用的好,时政材料选择的恰当,与书本知识巧妙的结合,这些问题就一定会迎刃而解,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运用时政资源作为背景材料出题。

做题一般来说是巩固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才能体现知识的重要,从而为学生的生活指明方向,通过做题够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出的题目要体现灵活性、时代性和针对性。比如以这组时政为材料出题:2012年6月24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脸海区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最新记录,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6月27日,“蛟龙”号再次下潜至7062米的海底,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也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这则材料就可以链接到哲学的相关知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等。

首先,可以设计一些客观题:

1.我国1991年获准在东太平洋拥有1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开辟区,但如何去调查这一海底矿藏的具体情况却难倒了海洋局的专家们。因为当时我国的载人潜水器只能到达水下300米处,根本不能对深海进行探测。在此情况下,国家决定研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这主要表明(B)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总设计师徐芑南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与总体集成优化技术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从方案设计,到潜水器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全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完成,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也是我们独立完成的。”虽然“蛟龙”号上应用了一些国外技术和工艺,但不影响我国对整个潜水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这表明(C)

A.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的地位,应树立全局观念

B.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D.整体与部分相互决定,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3.“蛟龙号”潜航员在7000米海底与距离地球343公里圆满完成首次手控交会对接的航天员互致问候。我国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鳌”的夙愿终于实现。相隔几百公里之间的海天互动,成了当天我国人最为难忘的一幕。这表明(D)

A.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联系是具体的,人们可以创造联系

C.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其次,可以设计一些主观题: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蛟龙号”7620米级海试成功的原因?

可以从《生活与哲学》辩证法角度组织答案:①主要矛盾。在高科技领域实施重点突破,从而快速提升我国经济科技整体水平。②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科学求实的精神。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此次海试成功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进行自主创新的结果。④坚持发展的观点。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与时俱进,发扬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⑤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树立全局观念。此次海试成功是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对主客观题目的作答,既达到了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又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四,选择时政资源进行课后知识的拓展和兴趣的培养。

时政知识和书本政治知识共同构成高中政治教学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二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时事政治是每年高考的热门,必考内容之一,也是命题专家用于题目背景的首选,所以考生有必要多了解最新的时政热点,为来年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时政知识,就可以有效防止高考复习时,时事政治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了解时政资源时融入到学习中去,就可以有效防止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从而更加信心百倍的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去。

以下是2012年最新时事政治热点之一,学生就可以关注,也一定会关注: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严正交涉,与钓鱼岛所谓的“土地权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对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针对日方发起的“购岛”闹剧,我国外交部先后发表32次讲话。我国国家领导人更是连续2日表明严正立场: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我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对这组时政的关心、关注,可以和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国家可以主张权利: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甚至是自卫权。也可以要求日本履行国际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所有的主权国家和地区都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齐心协力建立健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时政资源进行收集、筛选,分类、研究,应用到政治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政治教学时政化,既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书本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何进一步实现政治教学的时政化,充分发挥时政资源在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课改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秦伟红.中学时政热点与政治教学的联系[J].中国当代教育研究杂志,2007(06).

[2]李湘蓉,薛根生,余同生.我们就这样实施新课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03).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