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校训文化创设和谐校园
2016-05-14陆建华
陆建华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师生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校训则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思想的精华,是创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校训文化;建构;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2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国家教育方针在学校办学上的个性化表现。它是标语,也是一个标尺,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是创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因此,校训文化的建构与实施是建设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校园文化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
一、“求我养正”校训文化的建构
我校“求我养正”的校训不是生搬硬套移植借鉴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我校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发掘、酝酿、完善、发展起来的,是刻有我校历史印记和反映我校特有的DNA遗传基因的文化要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真正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1.价值取向
“求我养正”,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研究儿童文化为崭新视角。校训“求我”,就是探求美好的自我、身心健康的自我、追求理想的自我;“养正”就是“养天地正气”,成为一个品行正派、德才兼备、充满浩然正气的现代中国人。“我”不只是生物意义上的“我”,更是社会意义上的“我”,“求我”不但要“求”身心健康、更要“求”思想品行健康,成为有头脑充满智慧的大写的“人”、大写的“我”。仔细分析理解“求我养正”的内涵,我们会发现它与素质教育要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求是完全一致、一脉相承的。
素质教育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唯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方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校训中的“求”与“养”字,不只是办学主体学校与老师的主动行为,更是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行为。“求”既有追求的意思,更有探求的意蕴;“养”既有培养的意思,更有养成的内涵。“求”与“养”,无论从教育者还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都体现其主动性而非被动性。
校训“求我养正”,是学校的文化追求。《中小学校训赏析》的编著者王天纲认为:学校不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文化的存在、精神的存在。……没有校训文化的学校,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学校。校训是一个学校教育理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我校的校训不但体现学校的教育先辈的办学理念,而且也切合现代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它融传统与现代教育于一体,既植根与学校传统文化,又融合现代先进文化。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2.文化建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首先对校训“求我养正”进行文化建构,通过分析理解、拓展延伸,形成了指导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鲜明的校训文化:
(1)办学理念的确立。从有利于办学实践、增强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求我养正”校训进行一定的阐释,把“求我”理解为“求健康真我”之意,这里的“健康”即身体、心理双重健康,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养正”解释为“养天地正气”之意,把学生培养成为品行正派、为人正直、充满正义的现代中国人。“养天地正气”借用原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中的前半句,表示我校作为百年老校与苏州大学同属吴地,文化渊源流长的意思。
(2)“三风”的形成。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对我校校训文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从“求我”中提炼了校风和教风,从“养正”中提炼了学风,建构起了具有学校个性又有时代特点的新“三风”:
校风:知我、悦我、律我、亮我。围绕心理学上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发展自己”的发展顺序,设计由低到高的自我发展序列,作为学校集体、教师和学生个人之“我”的发展理念。
教风:求实、求活、求趣、求新。围绕教师教育教学中怎么“求我”而提出,我们认为: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创造性智慧。
学风:养礼、养诚、养怡、养智。将“养正”具体化,筛选出学生学习生活必需的四个要素: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心理健康、学会学习。
(3)学生发展目标的制定。我们将“知我、悦我、律我、亮我”确定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将“养礼、养诚、养怡、养智”确立为学生品德培养目标,两个层面的培养目标是办学理念“求健康真我”的具体落实。
(4)特色教育内容的确立。我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办学特色,如何深化特色教育工作,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校训引领下,我们确立“自我意识”的培养作为切入口,较好地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庞杂的实际问题。
二、“求我养正”校训文化的实施
正如前述,我校“求我养正”校训植根于学校百年传统文化,然而只有在不断建设中的校训才会有生命力,才会真正对办学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让“求我养正”的理念真正根植于全校师生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
1.把校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我们以校训“求我养正”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来引领、建构和形成学校基本的发展思路、主要发展目标和各方面工作。
我们提出:学校“求我”,走向百年名校;教师“求我”,塑造现代名师;学生“求我”,成就未来名人的办学愿景。并提出了“两高两化”发展战略目标,即教学高质量、文化高品位、师生品牌化、办学特色化。具体措施上,提出了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将“一训三风”、健康课堂文化、心育文化和科研文化等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措施。
2.在校训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受到熏陶
为使广大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体验校训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我们在原中心校内建成校史陈列室,反映百年历史长河中先辈的办学实践和动人故事,诠释校训的来历和内涵。布置校园小景点,刻有“求我”“养正”字样的两块碑石矗立在校园门口和通道处。学生胸卡上印有“百年黎小,求我养正”的宣传标语,向学生告知学校历史的悠久和校训的内容。一次性杯子上印有“百年黎小,求我养正”字样,作为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远方客人来校的介绍和宣传。另外各种活动时使用的拎袋、宣传单、彩旗、纪念品等,都不忘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每年举办的心理健康节已经成为学校营造校训文化、推动特色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3.以学校特色发展推进校训文化建设
校训的产生源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反过来校训文化建设又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的特色建设在“求我养正”的指导下,确立了“自我意识”的培养作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并编写了《求我》探究型心育校本教材。
《求我》心育活动教材,分两册中高年级各一册,内容包括“我的成长”、“我的学习”、“我的交往”、“我的生活”、“我的心灵”、“我的生命”、“我的问号”、“我的群体”、“我的探究”和“我的明天”共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四个主题,每周开设一节课,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计划,由专职和兼职的老师执教。学生在探究自我成长过程中问题、困惑,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求我》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学校运用特色发展战略推进校训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事实上,自2003年学校正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个别心理咨询、同伴心理互助、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日记、校园心理剧表演等就是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重要活动,旨在多角度多途径多方位把学生塑造成为一个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的“真我”。
4.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推动校训文化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流的教育质量。当前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面对课程与教学实施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和教师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过去的经验不管用,现成的经验有没出现。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校立足校本、立足校训文化,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子。我们出台了《教师专业发展“亮我”评价办法》,调动教师专业“求我”的积极性。该办法把涉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关键要素“课堂教学水平、教学基本功、教育研究反思能力”等三大方面进行具体的量化评价,使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具体可行的建设制度和操作办法。
我们重视“四求”教风建设,打造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提出的“求实、求活、求趣、求新”的“四求”教风,旨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四求”的具体含义是:求实,即从学生及教材实际出发,讲求实用,扎实训练,务求实效;求活,即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充满活力;求趣,即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求智,即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思维潜能,培育创造性智慧。在教师“实、活、趣、新”的教风影响下,不但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而且学生文明守纪、好学向上、健康活泼的学风得以发扬,使“求我养正”的校训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深化,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我校的校训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随意性到系统性,意味着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高度。“求我养正”校训文化将以无形的控制力、感染力、凝聚力,把握着我校的办学方向,弘扬校园精神,陶铸师生灵魂,在学校进一步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