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三项”工作 调动班主任积极性

2016-05-14沈岚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领导管理者信任

沈岚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大计,班主任工作为重。班主任队伍是学校的核心团队,如果管理不好,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现代管理学认为,同心同德、共同目标、互相尊重信任是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管理者和班主任同心同德

校长、分管校长、思教主任和班主任之间共同的目标就是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班级管理好了,学校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学生的安全教育、习惯养成、教学成绩的目标定位以及思想工作都依赖于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常常存在上下不一心的情况。校长认为班主任不够尽心,班主任觉得校长不明白一线班主任的难处,不能体会班主任工作的烦琐与艰辛,一味地对他们提要求,从而造成上面不满意,下面有怨言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具备班主任能力的教师却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当家长投诉时,如果校方一味站在家长角度批评班主任,认为班主任没有大局观,动不动就师德师风一票否,就会让班主任滋生委屈和抵触情绪,觉得自己的辛苦工作得不到家长和校方的理解,从而失去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件事。校领导班子经过会议研究决定扩大班主任的权限,让班主任有更多的管理班级的自主权利。没想到当在班主任会上告知这个好消息时却事与愿违。班主任们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把他们推到最前线,一旦发生事情学校不会支持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只能独自去面对、担责。结果是学校领导一厢情愿的好意在班主任们的反对声中被完全否定。对此,校领导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导致此事的主要原因还是校领导和班主任之间沟通不够,没有认识到共同的目标和责任。所以,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认识到彼此是共生共长的关系,换位思考,彼此体谅。基于此,学校在方方面面的活动上都有意识地倾向班主任,给班主任提供发展的平台。

第一,通过班主任论坛,让优秀的班主任走上前台交流他们优秀的管理经验,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学校还帮班主任联系专门刊物发表他们的优秀论文,助他们在个人发展上一臂之力。

第二,多给班主任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回来后进行二次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共享学习成果。学校努力给班主任搭建成长平台,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质,促进其精神层面的成长。

第三,学校在职称评定、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了班主任更大的倾斜。学校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考虑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营造全校教师争当班主任的积极氛围。校领导把班主任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刻为班主任的利益着想。

第四,学校还专门组织班主任进行了一次户外拓展训练。在这次拓展训练中,校领导和班主任同舟共济、相互帮扶,一起完成了艰难的任务,娱乐中夹杂了工作中的合作情感。活动后大家一起生火、洗菜、做皈、洗碗,分工合作,不亦乐乎。在这次活动中,大家重新了解,互相认同,大家的生活心、事业心融合在一起,为将来的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管理者和班主任要有共同目标

目标是—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如果—个人看清了团队的未来发展目标,并认为随着团队目标的实现,自己可以从中受益,那么他就会把这个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从这个层面上讲,学校领导有责任为班主任制定—个可行性强且对大家都有益的目标,引领全体班主任把这个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目标也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因素。班主任只有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和其自身的发展紧密相连,学校发展壮大了,自身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在学校的领导下进行有效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校长要调动教师民主治校的积极性,提供更多的机会让班主任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如“护校队”、运动会裁判等,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学校是一个整体系统,校级领导和班主任构成了这一系统中的两大基本要素。他们分工不同,但工作目标是一致的。校领导要经常走进各个年级组办公室倾听班主任的心声,对他们提出的积极有效的管理建议认真采纳并予以实施。如教师提出他们独自家访效果不好,希望校领导能抽空陪同,对此有益的建议校领导立即采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的教师提出学校缺少健身房,锻炼身体没有场地。教师的健康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班主任平时工作辛苦繁杂,作为学校管理者有义务也有责任为他们创造锻炼身体的条件。在学校自身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校领导尽量满足班主任的合理要求,尽力为他们创造锻炼身体的良好条件。

教师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思想敏感而灵活多样,即使有时提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作为管理者也要充分理解,不可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能采纳的意见一定要采纳,如此才能做到对教师的有效管理,才能调动他们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管理者和班主任要互相尊重信任

互相尊重、信任主要来自对事业远景目标的信心和需要,而对事业远景目标的信心则是建立在对团队成员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情投意合、志同道合是构成有凝聚力团队必不可少的因素。

学校管理者要多关心教师的疾苦。大多数班主任身体健康都是有问题的,校领导要多询问,多慰问,并主动让班主任在工作安排好的情况下去看病、休息。很多班主任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或者配偶常年在外地工作,学校可设立一笔针对困难教师的慰问金,尽可能多地关注到他们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学校的人文关怀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必须落到实处。这种关怀是连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情感的重要纽带。另外,校领导要给班主任充分的话语权。开班主任会时,校领导要尽可能地减少布置工作的时间,给予班主任充分的发言时间,不能只让班主任当听众。

如果学校管理者对班主任团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那么班主任中就会涌现出更多无私奉献的人,即使之前和校领导有芥蒂,也会在逐步的沟通和磨合下逐渐消散。班主任由衷地感受到了学校管理者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及尊重信任,就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工作中。

美国罗德·孔茨说过:“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同心同德,共同目标和互相尊重、信任是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基础。班主任是—个班级的灵魂,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班主任工作是—个承担着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希望的工作。所以,在班主任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定好目标,与班主任同心同德,互相尊重、信任,只有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使学校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校领导管理者信任
窗口和镜子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信任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