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养的几点做法
2016-05-14徐萃
徐萃
一、背景分析
教师都知道学生不应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可很多教师在公开课、展示课上都能做到精心备课,尽可能将知识情境化、问题化,同时改进书本上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截然相反,备课主要找所谓的“典例”,还认为做实验还不如讲实验来的有效,放一下视频既省时又省力.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素质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教师本人工作多年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熟悉,所以不太注重自身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和目前的高考模式有关,化学课时减少,任课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题海战术”仍是主流,使得化学教学偏离了正常轨道.
二、个人体会
面对对化学感兴趣,并且愿意选化学同学越来越少,要想学生能喜欢上化学,愿意学修化学,教师转换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素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提高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以本人在教学中在知识、实验、计算三个方面的教学实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基础知识方面
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之一是“浮”,在分析过程中我指出其密度比水小.有位物理学的比较好的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推理不严密,他认为该现象只能说明钠的密度比较小,不能说明钠的密度一定比水小,如只考虑钠的密度,钠球不应该在水面上,而应有97%在水面下,水面上的只有3%.我一下子没有想到如何正面去回答他,但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爱动脑筋.课后我请了这位同学及几位喜爱化学的同学一起分析原因.查的钠在液态时的密度为0.928 g/cm3,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稀溶液密度略大于1 g/cm3,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像“气垫船”原理一样托起了钠球.我还给学生补充做了钠和煤油、水混合液中的反应,钠与无水乙醇的反应.通过实验,同学们还总结得出当反应激烈时因有大量气体放出,气体可以把反应物托起,而当反应不太剧烈时,反应物上因附着气泡,跟人穿了救生衣一样,尽管反应物本身的密度比溶液密度大,可照样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结论.
这个例子教会我,上课时不仅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预设,自己不清楚或是没有想到的,千万不要搪塞,可以承认自己的不足,但课后也要及时做好总结和反思.同时还要做好分层教学,让想要的学生“吃得饱”,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方面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帮忙给大家演示苯酚溶液与溴水的反应.学生把溴水滴入苯酚溶液,好不容易看到白色沉淀,结果一摇晃沉淀就没了,连着好几次都是这样.我就让学生干脆把试剂瓶中的浓溴水直接倒进苯酚溶液中,这下沉淀是有了,可出现的不是白色沉淀而是黄色沉淀!其实如果事先自己动手做一下实验,对出现的这种现象进行认真思考,上课时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了.
关于溴水和苯酚的反应,不少参考资料和各种练习册上都多次强调了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点是溴水要浓,加入溴水的量要多,更有甚者是把苯酚溶液滴加到溴水中来完成这个实验.这是受到苯酚微溶于水的影响(实际上在温室中100 g水中可以溶解约9 g苯酚).若改进一下实验在50 mL水中,溶解米粒大小的一粒苯酚,滴加少量浓度较稀的溴水,照样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但凡出现实验的时候,千万不能敷衍,一定要事先演示一遍,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平时也要多关注参考资料上对应的内容,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增强上课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并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做到有疑必问,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他人优点,克服自身不足.同时还要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一缸水、一池水……
三、继续学习,做一名称职教师
要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我们仅仅靠经验和大学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转换观念,还要在自身的业务能力上多下功夫.平时我们首先要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在备课、讲课、课外活动中,通过钻研会发现问题;教师从学生提问、讨论、考试中能归纳问题;教师从教研活动、课外阅读等方面也能发现问题.其次有了问题,教师一方面可以虚心向同行学习探讨,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大学所学过的知识角度来考虑.分析清楚问题的实质,彻底搞清楚后再考虑教法.
总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学化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只有在教学实践与学习中逐步提高,才能适应新时代化学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