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意义
2016-05-14雷琴李璐
雷琴 李璐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生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生力军之一,他们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新时代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中职学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当前人才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的解决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背景下要求中职学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从业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应当作为当前中职学校新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其不仅要有从事某种职业的特殊技能,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实现,忽视德育教育不利于培养德技双兼的高素质人才,有碍中职学校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应当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价值取向应当与全社会保持一致,并且要有宽泛的可调试性。社会的发展为人才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任何职业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消除择业偏见,正视自身能力,以更加务实的态度理性选择合适的职业,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需求。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个人德育素养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从业者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从业规范,严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操守,增强组织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自己个人的价值实现目标相结合,不断追求个人进步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同时,在思想上也要能够与时俱进,要善于接受事物的变化与革新,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人的创新创造能力是其实践能力与发展潜能的综合表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首创的精神,创新创造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期间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和磨难,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百折不挠、敢于拼搏、勇于首创的顽强精神,养成崇尚科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自己的理想事业而不断奋斗,为社会的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为人处事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是企业运转整体中的一份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转。尊重他人,崇尚人人平等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重要方法。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推己及人、和睦友善的美好品德,并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有效的落实到工作中,使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处理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在遇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要有自我牺牲精神,做到舍己为人;遇到艰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时,要摒弃自私自利的错误思想,要甘于奉献,为集体的利益努力奋斗;面对他人的错误行为要敢于批评,同时也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育帮助别人改造错误,自己引以为戒,重建和睦友善的人际环境。
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正确的荣辱观是一个人评价事物的基本准则,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诚信为荣,以不诚信为耻,做人诚信是做人立业的根本,诚信刚正品格的培养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先锋模范的带动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诚信的品德,对于不诚信的行为也要做出严格的批评指正,使其意识到失信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帮助其改正错误。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细节上要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美德,利用好舆论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6.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维护,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一是要讲文明懂礼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维持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积极倡导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二是要助人为乐,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以援手,在全社会范围营造友爱互助的氛围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三是要遵纪守法,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准则,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损害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平稳定。四是要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存在信仰缺失,漠视传统美德,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有的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过度的追求物质享受,唯利是图;还有的学生成迷于网络,不思进取,缺乏奋斗目标,精神上萎靡不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利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方面的责任,学生自身、家庭、社会都有着不可缺少的职责。
1.学校教育
学校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担负着大部分的责任,学生时代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改革学校现有的德育教育模式,采用说教与合作、灌输与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2.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基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能是终身制的,其涉及到行为习惯、性格、品德的养成,家庭教育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优点要给予表扬,缺点要及时批评指正,耐心教导切忌暴力纠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社会教育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处在青少年成长发育时期,其个人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上不良信息的传播都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加强对社会不良信息传播的打击力度,切实发挥社会正向舆论导向作用,用道德模范为学生树立楷模,使其以较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为自己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
4.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根本,学校、家庭、社会方面的德育教育要能发挥作用关键是要经过自我教育的催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塑造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学生的内驱动力使其真正成才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慧芳.在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德育,2013(2).
[2]班彩平.多元价值冲突环境下德育思想演进探究[J].教育研究,2011(1).
[3]孙松鹤.中西学堂德育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