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新闻消费主义的理性分析

2016-05-14刘德馨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网络媒体商业化

刘德馨

消费主义是指市场经济社会中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价值观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而新闻消费主义就是消费主义在新闻领域的体现。

一、新闻消费主义的成因

(一)网络技术的普及

随着网络的发达网络媒体也大量兴起,网络媒体在选择、播报新闻时受到的限制比传统媒体小得多,网络本身的特性、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监管的不便利等都给了网络媒体更大的发挥空间,也就使得消费主义更能尽情的影响甚至操控网媒。

事实上,网络媒体本身就是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独立机构建立的,其诞生在一开始和传统媒体就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媒体更为优越的时效性及播报的多元性伴随网络技术的普及迅速抢夺了大量的传统媒体受众,传统媒体也纷纷投身于网络版的建设。而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转型与结合中,很多传统媒体没能做得够好,被裹挟进消费主义追逐关注度与利润的浪潮中,没能利用网络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反而向不成熟的许多网络媒体妥协,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二)传媒商业化浪潮兴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媒业也开始具有越来越强的商业化倾向。在商业化趋势下,国内媒体不再是单一的国营性质的媒体,出现了其他非公有性质的媒体,如民营性质的新浪网、搜狐网及私营性质的凤凰卫视。这些非公有性质的媒体在经济上独立自主,不再依靠政府的资助以新闻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广告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同时在媒体内部出现专业分工,新闻业务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行商业化管理,受众不仅被看作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市场和消费者。而媒体本身作为经营者,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将媒介生产的信息产品在受众市场上推销出去,如何使媒介的受众注意力得到广告主的青睐。

(三)受众对媒体需求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从短缺经济走向物质过剩,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市场上的商品出现相对过剩,人们物的消费已经相对充裕。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领域,电视剧、通俗小说、流行歌曲、电影、商业广告等在市场的驱动下,无孔不入的进入我们的生活空间。精神产品的丰富,大大满足了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然而,对于受众来说,受精力和偏好的影响受众对大众产品的消费出现分化,呈多元化取向。受众层面消费需求的分散和异化进一步激发了媒介对自身产品“可消费性”特质的挖掘。受众需求使然,传媒主动迎合,二者合谋的结果加剧了媒介的消费主义倾向。

二、国内新闻消费主义表现

(一)新闻价值取向娱乐化

新闻消费主义将受众定位于“消费者”,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会倾向于选择更能吸引普通群众的软新闻。所以目前新闻报道中硬新闻比例大大减少而软新闻则越来越成为大势。即便是有值得报道的硬新闻,媒体也会尽量将其“软化”,用观众更能理解接受、甚至是娱乐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二)新闻叙事方式故事化

强化悬念和煽情。在新闻叙事方面逐渐出现了“小说式”的叙事方式。在报道事件时,媒体并不再倾向于逻辑清晰的描述事件,反而越来越多的使用修辞语言,渲染环境、烘托情感,甚至故意设置悬念,以此吸引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很多时候,人们在读媒体的新闻事件报道就像在读小说一样。

放大细节。真实的还原事件是新闻的分内工作,然而过度描述与重现,尤其是在一些暴力、凶杀等新闻事件及灾难性的事件报道中,反而转移的新闻报道的重心,扭曲了新闻报道原有的作用。在报纸期刊繁荣的最初,库利曾经非常反对那些报纸和期刊,认为它们扩大了自己耽于声色、空虚和琐碎的感情。在提到那些报道内容时他说道:“在这心安理得中,我们生活在代替他人屠杀和暴力的想象之中。阅读暴力和残忍行为,这是一个事实,对于蹂躏妇女这种事也不例外,我直觉地感到是和侵略者一起进入了他血淋淋的渴望和贪欲之中,而不是进入牺牲者的情感之中。”[ 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黄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第107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现代传媒的各种细节描写完全有理由被怀疑是利用可能产生的这一心理来吸引更多读者。这种新闻描述方式的泛滥似乎在带来另一个更为隐秘的“黄色新闻”时代。

(三)新闻报道“热点化”

关注近年来的新闻热点不难看出,各个媒体很容易针对某个问题一窝蜂的进行“扎堆式”报道。从“反贪”、“拼爹”、“炫富”到“拐卖儿童”、“女大学生失踪”、“大学教授潜规则”,每一次有一个新的问题成为热点,各个媒体都会争先恐后挖掘相关新闻进行大量报道。媒体在选择新闻进行报道时并不是以真正的新闻价值、自身媒体定位等方面来考虑,而是目前哪个类型的新闻关注度高就报道什么。可以说是既省事又讨巧,“事半功倍”。 在尝到报道热点问题带来的甜头后,有的媒体不再满足于追逐“热点”,开始主动制造“热点”,甚至不惜制造新闻,编报假新闻。

三、新闻消费主义泛滥的社会危害

(一)媒体社会责任退化

媒介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之外还应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这一观念已经在世界各地达到了普遍共识。然而随着媒介商业化的越演越烈,将新闻视作商品的大众传媒对自身利益的狂热追求已经导致其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很多时候大众传媒甚至在消费其社会责任,表面上是在实施监督、引导的功能,实则利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获得利益。

“大众传播的商业化在根本上改变了性质:一度曾经是理性批判辩论的特权论坛成为仅仅是另一个文化消费领域,而兴起中的公共领域则沦为一种受文化产业塑造和控制的虚假的私秘世界。”对于许多民众来说,过度消费主义倾向下的大众传媒已经失去了其有责任的社会监督者身份而沦为了另一个娱乐工具,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对媒体和受众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二)影响社会风气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指出,人是生活在两个环境中的,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拟态环境。而这两个环境构建了三种现实:客观现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现实。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对于个人来说,客观世界是很广阔的,人们不可能亲自去接触到所有真实的世界,很多时候都需要透过媒体来观察、了解,而媒体不负责任的挖掘爆点、消费新闻,会给受众带去错误的认识与感受,从而对社会风气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扭曲社会价值观念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现代人的整个一生已经被传播媒介所包围,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是否承认,传媒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作用力。大众传媒本身的新闻消费主义化,市场化运作等对新闻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新闻业的一个新趋势;然而其消费主义化的另一个方面,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宣扬与传播,才更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把握好新闻消费主义的度是关键,社会的消费主义和新闻的消费主义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新闻媒体能够通过一些手段尽量消除其带来的危害而更好的利用其带来的好处,并渐渐的找到消费社会环境下大众传媒最恰当的发展方式。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网络媒体商业化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人造凶猛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最高衣橱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