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016-05-14刘书超唐好林王婉琼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关系高校

刘书超 唐好林 王婉琼

摘 要:随着教育建设的逐渐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也逐渐有所深化,尤其是在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方面,更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一直处于教育建设关注的冷门,导致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缺乏一个全面并且完整的规划,并且也致使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理论体系。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有必要对于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使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理论与应用有着更为深入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思政与素质教育 关系

一、前言

在大众的眼中,思政与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思政教育往往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以及道德意识,而素质教育则是将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两者是互不相关的,但是其中的联系却是千丝万缕。

二、教育现状

在当前我国思政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是我国思政与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我国的思政与素质教育从面向的对象以及范围划分,主要分成社会性的思政与素质教育以及学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对于学校思政与素质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而言,其普及的范围无疑是相当有限的,并且其发展的过程呈现举步维艰的局面,第一,我国的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缺乏一个有效的理论方向,表现在思政与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缺乏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并且没有在学生的心中灌输应有的素质理念,这就导致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出现盲目发展,盲目教育的局面。第二,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工作面临着许多阻碍,集中体现在,高校对于思政与素质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除了一些教育学校之外,甚至没有设置专门对于学生进行素质以及理论培养的素质课。高校的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明显有着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高校素质教育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其次,在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的要求上,高校的思政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素养的培养,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要想研究当前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存在的关系,并进一步在当前的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中注入活力,就需要从思政与素质教育本身的教育价值上入手,从而为当前的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路,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以及进步。

三、教育关系

3.1 文化传承

对于当前我国的文化教育教育环境而言,其中主流的文化教育不免是影视教育以及音乐教育。对于这两种教育形式来说,无论是从拥有的观众,还是说教育市场的占有范围,都要远远超过思政教育。更为关键的是,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是将思政教育排除在大众教育之外的,虽然思政教育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但是在大众中仍然有许多人对于思政教育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将这种小部分群众的兴趣普及到更大范围的群众中去呢,这就需要通过举办一些思想大赛或者是思想活动来加深大众对于思想的认识,进而接近思政教育,了解思政教育。然而,对于当前的教育市场来说,大众对于思政教育的欣赏水平远远比不上一些专业的思想人员或者是小部分的业余思想爱好者,而这些是和思政教育本身的文化传承所分不开的。

从广义上来讲,高校的思政教育有着较大的文化传承价值,第一,相比于音乐教育以及影视教育来说,思政教育能够更为容易被低龄的孩子所接受,因此,能够较早的培养思政教育者,并且为其今后从事思政教育或者是思政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助于思政教育的文化传承,进而培养更多的业余或者是专业思想工作者。第二,对于在儿童时期的教育培养而言,思政教育更容易使得被教育者走上成功之路,并且成为一个专业的学者。在另一个方面来说,思政教育作为传承思想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够更进一步促进思想文化的传承以及教育。第三,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的目标而言,其教育的方向并不一定是培养专业的思想工作者,而更多的则是提升大众对于思想文化的欣赏能力以及鉴赏水平,从而使得思政教育能够更容易被大众所痴迷,所接受,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所在。

3.2教育建设

除了文化传承之外,高校的素质教育对于促进教育建设以及教育改革来说,拥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我国目前高校的教育环境中,往往对于音乐课以及美术课拥有更多的重视,而对素质课的设置以及重视则明显不足。如果在当前学校的教育课程中,例如在音乐以及美术课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素质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这些课程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这种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素质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教育课程。从当前我国对于教育教育的角度而言,仅仅在高校的教育课程中进行音乐以及美术的教育是明显不够的,还需要加入对于素质的教育,原因就在于音乐是从听觉的角度上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操,而美术是从视觉的角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而素质则是两者的结合,加入素质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视觉享受。另外,素质教育工作和体育的教学联系也是密切的,在国外的教育中,有的国家便是将体育以及素质进行统一教育,在我国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明显注重的是对于力量以及体能的训练,例如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等,而明显缺乏一些具有教育形式的运动,例如素质,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加入素质教育可以一方面使得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和谐美,还可以为枯燥的体育教学增添乐趣。

四、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面临的困难

4.1 硬件设施

从一定角度上来看,我国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是较为明显的,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硬件设施明显缺乏,首先,在当前我国思政与素质教育现状来说,拥有单独并且大型的素质教室的学校可谓是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以及一些大型的地级城市,也仅仅是在部分的重点学校中配备有素质教室,因此,难以想象思政与素质教育如何在一般的省市甚至是农村得到普及。

其次,在我国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环境中,缺乏专门对于素质理论以及教育进行论述的视频或者是图书资料,这固然有思政与素质教育难以在大众中形成广泛吸引力的原因,还有在学校乃至社会中,普遍存在对于思政与素质教育的忽视。在大多数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中,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素质理论的教育乃至进行思想的示范的时候,仅仅只是采用录音机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学生缺乏对于思政与素质教育的学习兴趣也大多因此所致。

4.2 师资队伍

无论是在何种方式,何种内容的教育中,师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部分,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在教育中获得足够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提升整体思政与素质教育的水平,在长期上,我国的思政与素质教育的主流目标往往是针对那些专门从事教育方面的学生,其培养的方向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将来从事关于思政与素质教育的编导工作,或者是进行专业的教育表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的师资力量在一般院校思政与素质教育中的普及。

4.3 资源配置

在资源的配置上,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存在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大众对于思政与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的,首先,在我国高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环境中,缺乏专业的教师是一方面,缺乏对于思政与素质教育进行理论指导的资源是资源配置上的另一个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思政与素质教育本身而言,无论是普通的大众或者仅仅是接受了初步培养的思政与素质教育工作者来说,其认识都是极为肤浅的,殊不知思政与素质教育不仅仅注重思想上的,更注重的是内涵的表达。

五、促进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的对策

5.1 深化课程改革

为了改变当前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面临的生存困境,将其从当前教育环境的泥沼中解脱出来,就需要加强对于当前课程改革的探讨,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容就需要逐步将素质教学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素质教学和体育教学工作的融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在音乐课中的素质教学主要是为了对于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化,而体育课中的素质教学则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教育科目,使得素质教学能够在大型的场馆中进行,另外,将素质教学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体育能够广泛在群众中进行普及,从而提升群众对于素质教学的鉴赏能力。

在将素质教学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进度对于素质的难易,以及繁简进行划分,以最能使得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另一个角度来说,学校还可以根据素质教学的内容对于素质课进行教材的编写,从而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

5.2 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高校的素质师资力量建设无疑是摆脱当前教育教育困境的一个主要手段,加强师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就是利用本学校中拥有素质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进行素质课的教授,第二,就是外聘一些校外辅导机构的志愿者或者是教育人员来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第三,可以借用一些优秀的教育院校的教师来进行本校的思政与素质教育工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当前我国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的现状,从师资队伍,资源配置以及硬件设施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我国高校思政与素质教育工作的关系以及困境,并且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符合当前教育现状的策略,有助于推动我国思政与素质教育乃至意识教育的长期持续发展,并且有助于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素质专业或者是业余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阳.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 2014

[2] 姜晓明. 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D]大连理工大学, 2015

[3] 龚彬. 深化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6)

[4]李永军.徐建军.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的网络新阵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4).

[5]王庆文.刘理.戴革萍.信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计算机时代,2013(6).

[6]严淑珍.网络时代高校素质教育模式创新[J].学术论坛,2015(4).

[7]尹君.农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6(6).

[8]王丽.基于“网络”环境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构想[J].教育探索,2014(9).

猜你喜欢

关系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