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幕研讨:创新教育理念,达成系列共识

2016-05-14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念改革发展

专家学者通过峰会的交流与辩论,对教育领域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基本共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前进,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将进一步助推我省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加快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步伐。

在闭幕式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谢绍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杜怡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孙丽昕分别就基础教育分论坛、职业教育分论坛、高等教育分论坛的研讨活动进行综述,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峰会的对话和研讨活动,信息量非常大,亮点纷呈,是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分享的盛宴。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认为,全体参会人员围绕峰会主题及主要议题,探讨理念认识,研究实践对策,闪耀出绚丽的思维火花,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汤贞敏总结了年会的总体情况,概述了与会专家的重要见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阐述了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科学前行的思考。

第一,要牢牢把握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

汤贞敏认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其本身必须先改革创新,以科学的新的路径方法化解一系列矛盾、困难和问题。因此,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对一切不尊重科学、不遵循规律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深刻反思,鼓起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旧有思维束缚和路径依赖,摒弃不合时宜的陈规旧习,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上充分体现教育本质和教育初心,系统性改革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

第二,要牢牢坚持协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教育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某些环节的失调制约着教育内外要素形成合力。汤贞敏提出,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包括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改变二元教育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区域教育发展合力,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助力国家及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举措;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为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物质技术条件,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坚强保证,是实现经济社会大系统与教育重要子系统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

第三,要牢牢坚持绿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文关怀。

汤贞敏强调,教育绿色发展,深层次的要义是尊重科学和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关照人的生命存在和给予学生适切的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内心和谐、潜能开发和维护生态文明。这一点,专家们达成共识,普遍认为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前,教育发展中与绿色发展理念相悖而驰的现象不胜枚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抢跑”,过早地向学生灌输与之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不适切的教育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适合学生的身体发育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学生在超标准、重负荷的状态下学习生活,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合乎规律的培养和科学评价。这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行为及其评价实现“绿色”转型,以更好造就学生身体之健康、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人格之健全、行为之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根基。

第四,要牢牢坚持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汤贞敏认为,坚持教育开放,主要有两大路线,一是引进来,博采众长。要以打造世界水准、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导向,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关注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动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充分借鉴国际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积极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以助力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二是走出去,弘扬自我。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教育文化,主动展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蓬勃朝气与丰硕成果,树立教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提升我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第五,要牢牢坚持共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

关于教育如何贯彻共享理念,汤贞敏提出了两点建议,一要做到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学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它是全体人民的事业,需要千家万户、社会各界、全体人民携手同行。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宏观决策、统筹规划,更需要自下而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广泛参与、微观行动、执行落实。二要做好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坚决维护教育公平、正义。切实守住教育公平、正义底线,稳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特别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和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精准帮扶力度,在提质增量的基础上对落后区域、弱势群体实施适当倾斜政策,还要健全各级各类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加快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看得见、摸得着、分享得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果实。

汤贞敏指出,教育的进步,本质上是人类对教育理念认识的进步。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教育难题、增强教育发展动力、优化教育发展路径、厚植教育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峰会上的热烈研讨和峰会下的热情交流,以及形成的一系列共识,为我们充分领悟“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充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提供了新的理论认识、新的思维方法、新的方案设想。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要真正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伟大实践,关键还有赖于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执着追求、不懈行动和稳健步伐。

集众人之智,才能更好地拓宽发展之路,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如今已经成为海内外热衷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思想碰撞、智慧交流的优秀平台。本次峰会所形成的成果,对于“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理论价值。

摄影 郑志军 辛 颂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理念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