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审美观公共环境文化研究

2016-05-14郑莉王虹力李艳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环境问题

郑莉 王虹力 李艳玲

摘要:中国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出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凝炼积淀后的产物,其形成基础离不开以人为主导的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实践活动。但目前,以传统审美观去研究公共环境文化较为少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中国传统审美观的角度出发,首先对传统审美观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然后重点分析传统审美观与公共环境文化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剖析传统审美观在公共环境文化的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审美观;思想基础;环境问题;公共环境文化

一、中国传统审美观概述

美是人类参与社会实践的良性产物,显现出了人类在面对生活时所表现出的积极状态。“美”这一名词,属于一种感觉描述。如果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事物表现出足够令人愉悦的情绪,这些事物就能够表现出足够的美感。美感源自于人类在体会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之后所引发的愉悦情感。审美观的概念结构包括审美态度、观点和方法三个部分。一个具备高度审美观念的人拥有的审美意识应该是能够在美学范畴内由本体对外界存在的客观事物具有的感性形象实现主动形态的反馈。反馈包含了审美方面的感觉、情趣、经验和理论等。审美观的建立,起源于以人为主导的自然互动,同时在更多时间的接触、感悟和消化过程中积极发展升级。所以审美观建立正是人与自然在长期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但是由于审美文化模式由不同民族的生活样式决定的,所以造成了审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是人与自然环境在历史文化的演进中凝炼积淀后的产物,其审美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由于时代经济等多种因素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开始逐渐脱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但是我国传统审美观内蕴丰富,思想深邃,千百年来一直哺育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今天,传统审美价值中所论及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观对化解当今的生态危机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其有生命、有价值的精华部分,并结合公共环境文化来进行研究实现其价值。

二、中国传统审美观与公共环境文化

(一)公共环境文化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差,污染越来越严重,如城市环境污染中的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油污及垃圾废水)、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尾气、冰箱的氟里昂)、噪声污染(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光污染(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类生活的公共环境出现了严重危机。

对于已出现的公共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苦恼并逐渐觉醒,不断的为改善公共环境做出努力,并针对环境污染的状况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废水处理器、中水回用工程、空气净化器、噪音综合治理等机器,这对污染环境的治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污染治理跟不上污染速度,环境问题还是继续恶化。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发现了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源是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并让正确的环境意识逐渐形成一种环境文化,让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共同客观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所以公共环境文化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的反映状态。这主要体现的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环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主观意识,也就是环境意识。其兴起对构建新的环境文化,确立新的发展观念观有着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来看,其发展现状来看还是相对处于滞后状态,还可更具中国特色。

(二)“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精髓在公共环境文化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支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础,是人与自然之间最高的审美理念,其哲学思想精髓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和深远,对现代公共环境文化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的天人之学内容十分丰富。孔子“畏天命”,主张敬天法天。在《易传》里论述了天地人才的思想。他将人与天地并论,把人的地位看得很高,不过人要仰观俯察,与天地变化相协调,其基本的思路也是顺应自然之性而促进的。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的说法,存其心养其性是为了更好的“事天”,把天看作第一位,人看作第二位。但其基本特征都是强调天人一体。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包含独特思考和视角。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主张无为而治,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庄子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承认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有其发展的规律,而人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人的作用是非常渺小的,这是人之所不能与的,社会虽然是人的产物,但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人之所不能与的。这就要求人类要正确的认识自然之物,行自然之事。

综上所理解,“天人合一”论在儒道两家虽然有不同的解释。但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大致都是: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人应该遵循这个规律;人与自然应该协调发展。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被越来越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既要改变自然,也要顺应自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最高理想。

在公共环境文化中强调人类在自然环境活动中要正确认识人作为活动主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身行为,认识自然环境所具有的价值,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其“和谐”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化。所以当我们以传统审美的方式去观照人与自然环境时,将不仅仅是培养人对自然的审美情趣,而是要把对大自然之爱转化为强烈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才合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天然之性。将自然的审美转为每个人的自我道德精神的修养才能获得真正的和谐,同时这也正是公共环境文化的最高要求。

三、培养公民正确的审美观,深入公共环境文化的审美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文化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西方现代审美理论对环境观念的影响,审美价值观开始转变。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在公共环境文化建设中,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取其精华,同时融合现代理念,积极追求创新,讲求在适应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

(一)积极灌输“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加强公共环境文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的公共环境文化建设中,应该积极参照中国传统审美观当中“天人合一”的核心内容,力求使公共环境文化在理论层面具有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公共环境文化建设要吸收传统审美观中的社会特性,积极灌输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号召人与周边环境、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养人们良好的审美观。面对自然做到既能改变自然,也能够顺其自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环自然;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要求管理者、组织者、执行者和监督者等各种参与人群,深刻领会具有哲学思想的传统审美观对公共环境文化建设的影响,并落实到行动中去,提倡和谐共建、刚柔并济,使管理、整治工作都能够建立和保持动态式的生生不息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将公共环境文化建设的想法要讲求落到实处,真正运用中国传统审美观的理念去重新认识和构建新的公共环境文化体系,才有可能确保新的公共环境文化建设体系在理论层面更具中国特色。

(二)明确公共环境文化发展方向,突出地域特色

中国传统审美观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独立的思维运作。在公共环境文化的建设应该积极根据审美观的思想精髓来引导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由于地区差异性,文化具有了多样性,通过公共环境文化来塑造新的审美观就必须在经过提炼和整合后才进行文化定位和宣传工作。通过对审美观的深化塑造,明确公共环境文化发展方向,全面深入开展以宣传本地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突出不同地点的产业特色。现代城市在打造公共环境文化时,也可以借助属于这座城市的气质或有历史渊源的学派代表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这其中就得融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应该保持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心态,去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顺应所有事物的变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以自然界万物为心,把自己摆在次要的地位,去尽量了解,虔诚地理解万物发展、自然变迁的过程。在这种态度下遵循自然规律,敬重自然,反对违背自然的法则,这样人们就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唤醒民众在公共环境文化建设中的参与热情,增强社会监督功能

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是环境意识日渐演变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人类拥有审美意识后,总会不经意地对外界事物去评价核定一番,能够将潜在的意识转化为参与共建公共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当前,我国环境遭受了各方面的污染和发展压力,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受到了更多的冲击。民众在受到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之下,保护环境的意识会不断增强。唤醒民众在公共环境建设中的参与热情,提升自身觉悟,提高在公共环境中的参与能力,提升公共的文化道德素质,通过建立新的审美观使人们有正确的观察视角和判断能力,能对周围环境的好坏做出准确地分析,对于好的积极提倡坚持,对于不好地积极淘汰。有效的民众监督作用,对公共环境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提倡“美善合一”的审美价值观,积极开展公共环境文化教育

人们在自然界当中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既对外部世界取得更深的了解,又对自身进一步的认识,求实求真才能取得生存权。人生存必须结合社会,有社会就会有善恶的行为规范;人在社会中生存又必定要追求美的享受。所以“美善合一”是人类生存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部分。

“美”作为艺术哲学的范畴 ,它的产生和衍变过程始终和“善”纠缠在一起。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美善合一”。而公共环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个人在处理与解决环境问题时,要谨慎地思考“人应该怎样为人”,怎样才能达到“美善”两者相统一的问题。因为只有个体形成了正直、善良、和崇高的完善道德人格,才能形成积极正确的环境文化,才能成为保护环境的责任主体。所以通过公共环境文化教育,培养公民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把人们的审美欲求与社会的审美规范统一起来,促使人们心灵趋美向善,走向正直、善良、崇高的生态道德人格。实际上这种人格美与社会美的关系是修身养性与治国齐家的关系,个人的人格之美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有了完善的道德、学问和修养,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自觉。

把公共环境文化中被公众认同和信守的正确的环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由朴素意识和共同心理而提升到理论形态,不断的深化和强化,让人们的环保意识由自发走向自觉。毫无疑问,这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保意识,促使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力一.好看不过素打扮-略论中国传统审美观[J].昌吉学院学报.2009(6):36-38.

[2]王续琨.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学[J].城市问题.1991(2):15-19.

[3]姚炎祥等.环境保护辨证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3.

[4]黄秉泰[韩].1995,《儒学与现在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5]王家骅.1990,《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王杰.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15-402.

[7]贾晓黎. 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研究[D].山西:山西农业大学.2014(6).

[8]莱斯特·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环境问题
铁矿采选行业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浅议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建设现代高效生态林业工程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论述环境污染与“绿色”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