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2016-05-14高丛林
高丛林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以往小学数学教学所采用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锻炼学生能力的需求,而且还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个性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动、爱玩儿、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合理采取活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视觉形象让眼睛“动”起来
小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占主导的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直观性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引入环节,教师可采用录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如在小学三年级《四边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电视、桌子、凳子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导入四边形的学习,这样直观的视觉形象的呈现能够使学生产生熟悉、轻松的感觉,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时,便于教师将教学重点一一呈现出来,提升课堂效率。
亲身体验让双手“动”起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重视数学教材内容,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数学规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如在教小学三年级《时、分、秒》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先将时钟中的指针不断进行移动,供学生观察、辨认;然后,为学生设置一个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通过动手移动时钟的指针完成任务。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培养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又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比较钟面上角的大小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是通过数钟面上的格子来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现在,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将两个钟面图复印下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比较,此时,教师是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总结出比较角的大小的多种方法:有的比较活动角,有的测量张开的长度,有的量边的长短等。虽然有些方法并不合适,但是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排除了错误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故事情景让思维“动”起来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轻松、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景:孙悟空与猪八戒在分饼,分到最后时只剩下一块饼,他俩怎样才能平均分成2份?学生听到后都非常兴奋,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老师,他们把这块饼掰成两半就好啦!”“老师,我知道!他们一人吃一口就行啦!”……在热烈的讨论中,教师适时引入分数的概念——告诉学生分到半块饼可用分数1/2表示。这样,教师把学生熟悉的故事人物和数学概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动脑思考,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动手实践、创设故事情境等方式,让数学课堂“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了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遵循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活动,允许学生犯错,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会“动”起来,还会“灵”起来。
编辑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