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赋予学生审视时代的“第三只眼”
2016-05-14郭井生
郭井生
2016年北京历史高考试题以涉及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重大事件为主要考查载体,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题立足当下,关照现实,以历史的眼光探究和理解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试题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与认知特点,试题素材鲜活生动,形式活泼,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试题特点分析
1.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
2016年高考北京卷历史题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学科能力考查力度。从整个试题来看,选择题部分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这里不直接考查学生对课标及教材知识的简单记忆和背诵,重点是通过新的材料和新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选择题部分除41题第(2)问“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记忆来解答外,其他试题都是考查新情境背景下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尤其是37题,考查历史学科中的比较、概括、分析、概述、论述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37题第(3)问与以往试题不同的是,此次不再“解读”,而是通过两种观点的争论考查学生的自主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试题更具开放性(2015年“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实质上解读的方向也已经由材料决定了,所以开放性有限),更能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作答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历史学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试题延续往年考查史学方法的做法,今年首次以大题形式考查学生如何判断考古成就。
2.以历史眼光探究和理解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
2016年高考北京卷历史题从现实去追溯历史,从历史冷峻地看待现实。现实中有很多热点问题,如国内的教育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提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考古成就在首博展览等,国际上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美国两党总统选举争夺正酣等,这些现实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均进入了命题人的视野,成为他们命题的切入点,考查了学生以历史眼光看待和思考这些问题的能力,从而将历史与现实较好地联系起来。如选择题第12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诗经》的认识;第41题,以“中法文化之春”这一社会热点切入,考查历史上法国启蒙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流传的原因等。
3.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与认知特点
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是2016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命题的特色之一,主要体现为试题素材的鲜活生动和形式的活泼多样。
先说素材,选择题均创设了新情境,从微观视角切入历史,以鲜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素材背景,如选择题13题中的武元衡、14题中的王安石、15题中的黄崇德等,考查那么多的历史人物,是历年来北京卷历史题中之“最”。这样考查的好处是让抽象的概念、规律等宏大叙事具体到人和事的层面,使历史更形象、生动和具体化,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组成的,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上的人与我们一样,同样有着喜怒哀乐,同样面临着种种人生抉择,只有真实地将他们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对他们形成“合理之想象”“同情之理解”。
再说形式,试题图文并茂,不是一味大篇的文字阅读,既有地图、广告,又有表格、文字,形式活泼多样,使学生在紧张的答卷中不会感到视觉疲劳。
典型试题解析
选择题第14题:“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这道题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意图,按照教师讲课的逻辑,会分析出北宋中期为什么要改革,因为“积贫积弱”。为什么会“积贫积弱”,因为“三冗”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三冗”问题,因为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果按照这一逻辑推下去,那么改革的内容应该是改革中央集权制度,解决“三冗”问题。但事实上王安石的想法却不一样,他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饶;而生产少是因为土地兼并”。所以他认为解决问题之道在于获得“善理财”之人,在于开源。如果有了这个认识,再来看材料就很容易选出答案D来。这提醒我们教学中要注意具体人物具体分析,要以“共时态”思维去看当时人对当时问题的看法,切忌以现代的逻辑思维去“推理”当时人的想法。
选择题第19题:“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出版这样一套“走向世界丛书”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它可以让我们了解近代以来国人是如何逐渐认识世界的,可以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提供历史上的借鉴。这道题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选了②,如果问题是容闳、康有为的著作的影响,则可以选,但本题设问是该丛书的出版,把时序定在上个世纪80年代,而非这些著作出现的时代。这道题提醒我们,如果在选项上很难做出抉择时,不妨再看看设问,再审一次题,或许会豁然开朗。
新课程改革实行“一标多本”,使得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历史命题也相应发生变化。各省的高考考试说明在讲到命题指导思想时均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概括一下这类题的特点会发现:所谓的新情境命题,其中构成新情境的因素有两条,一是这个情境要有教材的知识内容作为依托,就是说,学生对这个情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学过的或是接触过的;二是这个情境中出现的材料或提出的问题是新的。而这类情境试题的实质是要求学生在解读材料(文字、表格、地图、图片等)情境后,将其信息与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直接的“嫁接”,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应问题,实质在于考查学生释读材料和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今年北京卷历史题命题人还是比较“善良”的,基本上是“情境在书外,但答案在书中”。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了,具备一定的提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还是不难的。
非选择题第41题: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8分)
这道题以“中法文化之春”这一时事热点切入,但考查的是两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及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学生需要理解启蒙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要理解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诉求。这样一来会发现,本题虽以热点切入,但考查的内容均是历史上的。这提醒我们理性地看待时事热点问题,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考查热点问题不同,政治学科是用所学解答真正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历史学科来说,热点是一个切入口,是一种现实的联系关怀,真正要考查的还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研及教学建议
1.注重学科知识体系下的能力教学
高三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避免单纯的知识记忆和训练题型套路,这也是常见的两种做法。有的学校教师带着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复习,单纯以知识的记忆为主,学生并没有理解知识的内涵,更没有形成知识的线索,知识在学生那里是碎片化的,学生难以对众多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还有的教师针对之前北京卷历史题中的解读题,机械地进行题型套路训练——怎么考就怎么练,学生也就形成了应对试题的习惯性做法。但今年的试题不再进行解读,也没有规定角度和方向,学生一下就懵了。
所以,与其被动地应对题型训练,不如跳出这个模式,主动地关注能力教学。能力不能虚幻,从来不能脱离知识,但简单的“碎片”化知识不能形成为能力,能力必须建构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建构在“意义”化的知识体系中。于是,我们可以从文明史的视角去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将每个时期的历史纳入到相应的知识体系中,既要把点讲透,也要把线梳理清,同时也要铺开面,注重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如讲雅典民主制,要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内涵是什么,它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有何区别,同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又是什么样子,二者有何异同等。只有这样,宗法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等知识就可以很好地纳入到这个知识体系中,体现出不同文明的特征。在不断的梳理、比较中,学生的学科能力不断得到涵养。
2.关注与现实相关的历史
高考命题有个立意问题,每道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深刻立意,有从哪个视角切入的问题,而不管立意也好,视角也罢,更多地来自于现实问题的关怀。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容易从历史上去追溯根源,倾向于从历史中去寻找智慧。于是,现实中的注重传统文化、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海昏侯墓展览、中西方文化交流、美国两党竞选、英国留欧退欧等,这些热点问题必然就会成为历史试题命制的切入口。虽然不是考查学生对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但至少可以培养一种历史视野和思维意识。
这就提醒我们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既要关注一些重大时事问题,更要思考这些问题与历史有何内在的联系。如国家大力提倡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那高三教学中至少要对古代史中传统文化做一个梳理,思想、文学、艺术这些知识按朝代顺序进行列举,并思考其内在发展的规律。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高考命题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考查的。
3.使历史教学回归生动、具体和形象
曾经的历史教学,五种社会形态的规律、各种历史事件的性质、标志、意义充斥着教材,导致历史教学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公式化、概念化、宏观规律化。历史冷冰冰的,没有了人,没有了事,有的只是一堆概念和规律、影响和意义,学生要做的就是背诵记忆。改革之后的历史教学正不断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复杂、生动、具体、形象。它不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高三历史教学第一轮的通史复习中,教师在讲述相关历史问题时,尽量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如讲唐朝三省互相牵制,举个真实的例子;讲美国三权分立,举个案例看看;讲罗斯福新政那些措施不要笼统地说,因为罗斯福新政跨度时间长,所以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讲,即分别针对什么具体问题,采取哪些措施,取得了何种成效等。讲细一些利于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