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教育”,从反思说起
2016-05-14新灵
新灵
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约粮食、节水、节电为主要内容的“三爱三节”教育,全市中小学也都在积极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粮教育。其实,提倡节约一直是《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一些中小学校,浪费粮食的现象还很严重。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环节、管理方式、服务方式出了什么问题?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出现浪费粮食现象的原因。有次去学校调研,发现该校的食物浪费问题比较严重。调查后发现,原因有很多,如该校营养餐是外送的,一般都是提前几个小时做好的,到了冬天都凉了;就餐时间比较短,中午学校还有活动来不及吃完等。所以,我们的管理方式应该进行调整,更多地听听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视角、学生的需要来反思存在的问题,指导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教育的链条中缺少哪个关键环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学生从小就会背,可是又有几个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要让学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让他们既能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又能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珍惜劳动的成果。但是,现在的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缺少和大自然的接触,缺少社会实践。没有这个体验的过程,是难以真正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的。
再次,应该思考我们教育管理的方式否过于单一、不够适切。很多学校的干部教师都表示自己学校通过很多方式开展了“节粮教育”——课堂上教师的宣讲、板报宣传栏上张贴的广告、学校的午间广播……做得不少,但是说教的成分还是比较大。开展“节粮教育”的方式应该更丰富一些、生动一些。比如,可以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小组合作活动或小课题研究,或者组织学生参观一次跟“节约粮食”有关的展览,或者开展一次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漫画展示活动,还可以设立小监督员,在就餐时间让学生自主管理,评选节约小标兵等。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传授美德,还要见诸行动,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当中。
第四,我们还要反躬自省,想想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成年人都做不到节约粮食,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来严格地要求未成年人?良好的社会氛围造就个体良好的品德,如果我们的家庭中、社会中到处都充斥着浪费的现象,饭店的餐桌、家庭的餐桌没有做到“光盘”,那就很难让孩子做到“光盘”。我们必须把家庭作为节约教育的重要场所,把家长作为节粮教育的重要力量,只有家长形成了节约的观念,才能引导学生养成节约意识和习惯。
最后,我们应该反思对学生的服务是否到位。良好的教育效果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支持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引导学生节约粮食,提倡学生做到不挑食、不浪费,吃多少盛多少,不剩菜和饭,餐餐见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同时要提供自助选餐、取餐的就餐环境和条件,或者是提供小份菜量、小份主食供学生选择。就像前些年我们倡导学生不随地乱扔垃圾,但在农村的一些地区没有安放垃圾桶,没有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学生怎么能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呢?可见,我们在提倡学生节约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服务和支撑。
“节粮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除了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外,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同时,我们更需要反思我们的工作方式、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只有这样,提倡节约才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才能真正落地、落实。
编辑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