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2016-05-14鲁显科
鲁显科
摘 要:九年级是初中的最高年级,这个年级的学生面临升高中的压力,也有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这个年级的课堂效率尤其重要,如何提高九年级学生的课堂效率成了语文老师需要研究的课题,那么老师应该怎样教学才能提高九年级学生的课堂效率,根据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只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传统的老师拿出教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在底下疯狂地记笔记,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把精力全都用在了记笔记上,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少之又少,这样的课堂效率实在很低。那么按照现在的模式,老师在课堂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来选择性、重点性地讲解,这种上课的形式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对于教师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例如,老师在讲解重点课文《出师表》时,可以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通过查古汉语字典的形式对不太理解的字词进行查询,然后对不懂的内容进行标记,老师在学生预习完之后,对重点性的内容进行讲解,其中有这样一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学生很少见“达”字,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然后再带领学生顺一遍这句话,效果要比传统模式好得多。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初中时期的学生处于一个对互联网比较感兴趣的年纪,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最主要的是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课堂上所讲过的内容都可以保留,这样,学生下课的时候还可以把老师所讲的课件拷走,然后自己回到家进行复习消化。例如,老师在讲解课文《沁园春·雪》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些关于雪的图片,也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朗读这个词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融入意境中,从而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体会,这种教学形式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因为它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小组讨论形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学得快的带领学得稍微慢一点的学生进行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俗话说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把自己所领悟的知识分享出来,那么大家综合起来学到的知识就基本上涵盖了老师要讲的一大部分内容,而且学生是在讨论的氛围中接收的知识,记忆起来要比老师灌输的效果要好很多。例如,在学习《陈涉世家》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去讨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中的字词是什么意思,其中最经典的语句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这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
四、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堂氛围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语文算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去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老师填鸭式地进行教学,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课堂教学死板、效率低,那么老师要想改善这个局面,就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也许学生会有更好的建议。学生乐意发言是好事,至少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渴望的、是希望进步的,同时,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也能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学生在学习《朝天子·咏喇叭》时,有一句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学生如果对当时明朝宦官横行当道的背景不太了解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呢,喇叭不就是一种乐器吗,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课堂氛围活跃了,老师也把学生的疑问彻底解决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更透彻了,教学的效率显然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总之,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高中的压力,所以教学的效率很重要,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已经使学生的学习焦头烂额,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营造一个愉悦有效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师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成为老师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以上观点只是根据课堂上的一些经验总结而得,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老师能够在教学中真正地去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参考文献:
董阳发.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2011(9):7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