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提问与质疑的探究
2016-05-14徐文红
徐文红
摘 要:课堂师生间的互相提问与质疑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现今多变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恰当的提问和质疑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的一块巨石,让师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让师生在探索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教师要不断优化师生间提问的方法、过程,充分发挥提问与质疑的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问题情境;评价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教师对学生提问与质疑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桥梁和阶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相提问,在当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在这里,我就结合农村课堂中的一些提问谈一下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
一、营造和谐气氛,使学生敢问、敢答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但是,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与质疑,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这样,学生才敢于回答,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观念,提出自己真实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正确培养师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一定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回答、质疑、提问,并勇于求新求异。
其次,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质疑、提问,不讥讽,不批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少些“不准”,多些“允许”,提倡讨论、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答、想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时,才能想学习、爱学习,才能乐学、会学。因此,教师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具体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思想上产生疑问,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提问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新而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启发性、开放性、现实性,要注意从教材的难点处设疑,从易错处设疑。
三、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答、会问
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与质疑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提问与质疑方法都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一则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有些数学提问与质疑方法不易被学生所接受,二则要想把许许多多的提问与质疑方法都教给学生也不太现实。因此,我们应抓住学生好问和好奇的天性,教给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特别是把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为学生主动提问与质疑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时,为了使学生质疑思路清晰,教师要适时做出示范提问,让学生模仿,明确范围,使学生不至于没有方向、目的地乱问。教师也要告诉学生提问与质疑既要有中心重点,又要有目的性、实用性、挑战性、趣味性。对学生的提问与质疑,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使学生逐渐学会提问,掌握质疑方法,提高提问与质疑的能力。
四、适时做出评价,使学生善问、善答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标志着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正确引导,热情帮助,积极鼓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提问,培养学生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的学习态度。提问不仅可以是教师提,也包括学生问,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热情、耐心地解答,决不能讽刺、挖苦,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次发言和提问,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和问题,都应该发自内心地进行激励性评价,并且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自身实际来提出问题,向学生渗透问比不问强的思想。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材,创造条件,给学生留足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中,教师既要设计好自己的问题,更应该为学生创造好提出问题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师生间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凌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启发学生提问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