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2016-05-14陈立静
陈立静
摘要 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建设予以实施的。通过对应知与应会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探讨,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并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针对性教育,侧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岗位能力和关键能力协同发展来适应专业技能岗位要求高、变化大的需要。
关键词 电子技术专业;应知课程;应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8-0117-02
1 前言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越发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强与弱上。但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底蕴不深厚、吸引力不强、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等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探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旨在培养适应先进的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应用操作能力,可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建设予以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强调工学结合,所以课程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在校学习如何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更好契合的学习模式,以结合实际、实践的理念来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带动专业调整、建设与发展。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也是在普通的授课过程中对比课堂教学较难实施的环节。探索课堂与实训室、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推行相关企业的订单培养,探索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导向、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摒弃照本宣科,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 应知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
文化基础课应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成为专门人才。专业必修课设置为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制图、高频电子线路、EDA技术与数字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接口与实训、PLC原理及综合实训、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直流拖动控制系统、专业英语、计算机绘图CAD、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C语言程序设计及相关技能训练项目等。
因为电气、电子类的课程理论性都比较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所以课程的设置以够用为度,不求大求全,要求实求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淡化设计能力,强化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需广阅资料,实地调研企业,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一定要联系紧密,并尽量反映出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从实用的角度精心选择授课内容,把陈旧过时的,偏多、偏深而又不实用的教学知识点删除掉,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例子引入需要讲解的内容。
1)电路基础的教学应精选教学内容,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减少定量计算,着重加强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明确基本的电路定理概念;
2)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授课为满足“宽基础、多专业方向”的教学目标服务,应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应用知识,强化实验和实训操作、调试技能,使电气技术专业达到“强电更强,弱电不弱”;
3)微机原理接口与实训课时相对增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编程设计能力;
4)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弱化公式推导内容;
5)EDA技术与数字系统设计应注重上机实习,明确数字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6)直流拖动控制系统课程应大大减少经典理论的定量分析,降低理论深度,注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注重实用系统分析,密切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增强实用性。
3 应会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课程实验、单项基本技能实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生产实习等若干部分。在应知课程体系的配合下,实践教学体系中通过对学生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使他们能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电子技术相关岗位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做到“定项目、明目标、严考核”的九字方针,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实际操作中的每个细节,切实提高动手的能力。为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学习期限内实践教学一般占有较大比重,大约为专业教学总学时的50%左右。
基本技能模块中的电工基本工艺、电气测量技术实训等,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常规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设备,在实践的同时能进一步地理解理论知识,锻炼电工电子线路的分析、测试能力。课程的实验和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某些实验课时较多的课程可单独设课。单独设课的实验课为(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EDA实验、直流调速实验。单项实训是指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其目标是熟练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达到相当于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高级的水平。通过单项实训,主要使学生掌握电工(含电工、电子、电控装置安装、调试)规范的操作工艺、EDA技术及数字系统设计、单片机的应用,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学校中的教学,必须安排学生到工厂、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利用好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到现场看到、了解工业企业的组成和生产过程,可以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和欠缺,对工厂会有更直接和感性的认识,为以后快速适应岗位打好基础。
4 教研与教学方法改革
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以电子行业岗位群的共性要求为依据,构建“实用”的必修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中加强技能训练,实训、工学结合的内容占总教学量的一半以上。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课程教学有效实施必不可缺的依靠。
在实训教学中采用课程模块化推进,课程采用模块化推进,将电气知识分成模块,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包含在同一模块。每一个模块讲述此模块的重点知识,通过模块学习,能够掌握此模块的理论和技能知识。整个实训内容分为12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作为一个课题,实行教师课题负责制,要求教师讲授知识要点,学生进行实训,边讲边练。每位教师负责自己擅长的课题,既发挥了教师的特长,又保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重视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素材资源、图片、仿真动画、视频录像、助学课件、网上学习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课外交叉与互补。课余时间建设课程论坛模块,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增强师生间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便教师辅导和及时解决学生学习所遇到的问题,使师生的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对项目进行案例描述后,针对每个学习项目为学生制订任务和学习计划,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相关教学,制订实训方案,再由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实训任务。比如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维修故障等,学生会查阅资料、请教教师,解决问题后,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会有全新掌握,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可采用开放式实训,并结合市场上公司、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工程方面研发实训,从而使岗位能力和关键能力协同发展、共同培养,来适应专业技能岗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