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十三陵 吉壤不佑福 寿域无万年
2016-05-14陆杨
陆杨
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也就是中元节,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上世纪20到40年代以前,中元节远比现在热闹。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在古人的传统思维中,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悠游于天地之间,间接影响着生者的喜怒祸福。这也间接影响了中国人对“身后事”的重视程度,更不要说以前的皇家了,皇帝们往往在活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百年之后的事宜安排妥当,包括陵墓的修建。
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中国古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
望风水找吉壤
六百年前的明朝,笃信风水相术的永乐皇帝朱棣决定要寻找一处风水宝地,作为明朝皇室安息之地。他请来了永乐年间江西著名的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来为整个皇室的地下宫殿选址。廖均卿等在京城四处寻找,多方比较,在北京西郊这一地区找到“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1408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他便派人到北京寻找陵地。据说,最先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家要进入屠家,一定会被宰杀,这叫“犯地讳”,不能用。接着,又选在昌平县西南的羊山脚下,但后面有个“狼儿峪”,猪旁有“狼”,更是危险,也不能用。后来,又选上京西的“燕家台”,但“燕家”和“晏驾”是谐音(皇帝死了叫“晏驾”),不吉利,也不行。也有人选在京西的潭柘寺,那地方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经过一二品高级官员带着风水先生足足跑了两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地方──昌平县北10公里的天寿山(原名黄土山)。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
不吉利的吉地
十三陵中,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世宗皇帝朱厚熜的永陵以及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这三座陵墓规制比较大。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神宗朱翊钧病逝,10月葬于定陵。1958年,在考古学大师夏鼐的指挥下,神宗的梓宫棺椁被开启。尸骨复原后的结论是:“万历帝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从骨骼测量,头顶至左脚长1.64米。”1966年,“地主阶级的总头目”神宗的尸骨被砸烂、焚烧,这位曾经统治中国48年的驼背皇帝,终于化作一缕青烟。定陵三百余年后遭掘,还有一说,就是风水不好,当年择地建陵之初,就发现了不吉之兆,预示以后要出大祸。
明神宗朱翊钧10岁登基,在位之初,任用张居正等大臣辅政,经济有所发展。然而张居正死后,他竟然三十年不理朝政,并且广搜民脂民膏,导致民愤纷起。史书上说:“明之亡,亡于神宗”。
朱翊钧也是一位极信风水的皇帝。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21岁的朱翊钧借天寿山春祭之机,动起了择选万年吉壤的念头。当时钦天监通过遍阅实地比较后,认为形龙山、小峪山“最吉”。朱翊钧在当年秋祭时,亲自察看了两地,现场初定小峪山,在请示两宫皇太后之后,第二年9月正式定下了小峪山,即现在的定陵陵址,并易名小峪山为大峪山。
定陵自1584年开工,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陵园工程已有相当进展。但此时,风水师定下的将来置放棺椁的地方却挖出一块大石头,宝床下无土,这犯了风水大忌。虽然朱翊钧称祖宗山陵既然位于天寿山,后代子孙皆当归葬于此山,并下诏,劝大臣不要再争论了,寿宫吉地就是大峪山。但在六年的建陵过程中,官场和民间关于定陵风水不吉利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史载,万历二十三年,定陵已建成五年,刘伯温的十一世孙刘世廷,仍上疏奏称:“大峪山寿宫龙穴非真”。要知道朱元璋建在南京的孝陵就是刘伯温给选的址,刘世廷的风水理论应该是祖传之术。定陵在以后的岁月中的确是屡经磨难。
为何只有十三陵
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只有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建文帝朱允文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是自焚还是从秘密隧道逃走,至今还是个迷。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也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群臣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太后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朱祁钰却不愿把坐热的帝位还回去,结果英宗联系自己的心腹党羽,搞了一场“夺门之变”,最终英宗复辟,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后来,朱祁钰以“王”的身份被葬在了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了天寿山。
被“放过”的十三陵
民国初年,孙殿英是称霸一方的军阀,正好驻防在蓟县,跟清东陵不过一山之隔。他拿炸药炸开了地宫,先把慈禧太后的墓给挖了,接着乾隆的墓也未能幸免。
据孙殿英自己说,他之所以要盗清陵,是为了祖宗报仇。他的祖先在明朝当过经略使,相当于封疆大吏,而且他的祖上在清兵入关时,奋起反抗被杀了。孙殿英的父亲也是被满人所杀,所以这是世仇。孙中山革满清的命,冯玉祥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宫,我孙殿英本事没他们大,只好革死人的命。孙殿英又说当初满清入关,兴文字狱,吕留良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满清可以做初一,我就可以做十五嘛。而且他们统治三百年,搜刮的财产数不胜数,我拿走是天经地义。最后,孙殿英还找了一个很奇葩的理由。据说有一个风水先生告诉他,大清的陵墓保存得这样好,只怕还要复辟,所以孙殿英拍案而起,把清陵给盗了。
其实孙殿英之所以盗清陵,而不是盗明陵,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确实有民族方面的考虑,盗墓本就是大罪,如果还是盗明陵,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满清政府都没动的,结果你动了,这肯定说不过去。后来孙殿英送了很多礼才罢平这件事情,比如送了戴笠很多珍宝,又送了蒋介石一把乾隆的剑,何应钦也得了一把宝剑,孙殿英又送了宋美龄一颗原本含在慈禧嘴里的夜明珠。其次,不盗明十三陵的考虑,也是孙殿英有心无力,他的驻地在东陵这边,而明十三陵在北京城的西北,想盗也不是他的势力范围。
朱棣当初建造皇陵的初衷便是找到集天下精华于一的宝地,让以后历代的子孙受荫,让天下能一直掌握在朱家的手里。只是事并不遂人愿,明朝自永乐皇帝朱棣以后,一朝不如一朝,甚至出现了明武宗朱厚照荒淫无度,最后无子继承皇位这一情况。到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虽有救国心,已无救国力。只留下这一个个深埋于地下的地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