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多利亚’菠萝品种引种试种

2016-05-14陈华蕊贺军虎陈业渊何书强赵小青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维多利亚菠萝

陈华蕊 贺军虎 陈业渊 何书强 赵小青

摘 要 为改善目前我国菠萝生产品种较单一的现状,从中国台湾引进菠萝新品种维多利亚,在当地进行适应性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产量及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海南西部和东部试种表现良好,高产优质,适宜在当地推广。

关键词 菠萝 ;维多利亚 ;引种试种

中图分类号 TS688.3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8.007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ngleness of pineapple varieties in China, victoria, a pineapple variety is introduced from TaiWan Province, it was cultivated in Hainan province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yields and suitability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variety has excellent quality and high yielding, it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he west and east of Hainan.

Keywords pineapple ; Victoria ; introduction and experiment

菠萝[Ananas comosus (Linn.) Merr.]是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菠萝生产和销售大国。据南亚办2014年数据统计,全国菠萝种植面积7.05万hm2,产量143.33万t,产值46亿元。海南省是我国菠萝优势发展区域。2014年,海南菠萝种植面积1.54万hm2,产量37.30万t,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菠萝产业已成为海南省重要支柱产业[1]。

但长期以来,菠萝主栽品种单一,品种老化退化严重,产量低[2],主要以种植巴厘种、无刺卡因为主,这些品种虽然有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点,但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和规模应用,已表现出种性退化等问题,因此,生产上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引进、选育及推广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就显得很有必要。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简称热科院品资所)于2006年从台湾引进维多利亚菠萝种苗,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2009~2012年,在品资所的八队菠萝基地、昌江十月田基地和万宁市龙衮镇试种栽培。并与海南主栽品种巴厘和沙捞越进行比较试验,同时进行区域性和生产示范性试验。经过4年栽培试验观察,该品种植株生长状况和品质表现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参试品种为维多利亚,对照为海南主要栽培品种巴厘和沙捞越。试验设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基地,万宁市龙衮镇、昌江县十月田镇,将每块小区2种菠萝做3个随机区组实验,每区组每个品种种植200株,随机排列。土壤为砖红土,pH 5.3~5.6,株行距0.8 m×1.1 m,畦宽1.0 m,统一栽培管理技术,以牛粪作为基肥,幼苗期用美国二胺追肥,管理水平中等。所种植菠萝均采用菠萝自然开花,果实达到自然成熟时采收。

1.2 方法

参照《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3],《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4]对菠萝叶、芽、果实等性状进行调查,质量性状按照最大相似原则进行描述,数量性状采用10个以上的平均值。VC的测量按照GB/T6195-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执行,可滴定酸则按照GB/T12293-水果,蔬菜制品可滴定酸的测定执行,总糖度用GB/T6194-水果、蔬菜可溶性糖测定法执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性状

由表1可以看出,在参试的3个菠萝品种中,维多利亚菠萝植株最高。一般情况下,植株越高大越易获得高产。维多利亚和巴厘叶片布满刺,而沙捞越属于无刺品种,只是仅仅在叶尖有少量的刺。巴厘菠萝为淡绿色,维多利亚和沙捞越均在中部有彩带。成熟果实颜色中,维多利亚为金黄色,成熟时果面美观,巴厘为纯黄色。叶片长度维多利亚和沙捞越相差不大,巴厘最短,与沙捞越比较,维多利亚和巴厘株型比较开张。冠芽是否有刺、紧凑程度和重量一直是个被人们忽视的指标,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果实是不去掉冠芽销售的,因此冠芽的重量影响到食用果实的实际重量,一般高的冠芽比较重,而从表1可以看出,维多利亚的冠芽较小,这是将来维多利亚菠萝在销售中的一大优势。

2.2 品质性状

从表2~4可以看出,果实成熟期先后排列依次为巴厘、维多利亚、沙捞越(表2);从可食率中可以看出,维多利亚、沙捞越较高,这与他们果眼扁平有一定关系,而巴厘可食率低,它们的果眼外观突出,果眼深;果肉颜色中最适合加工的是橙黄色。一般果肉纤维含量低、果汁多的品种口感好,巴厘品种表现如此,果实质地中滑,果肉浓甜、清甜的最好,维多利亚菠萝果肉滑而香甜,沙捞越肉滑而香甜;可溶性固形物不同地点表现有所差异,其中,维多利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巴厘次之,沙捞越最小。VC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维多利亚>巴厘>沙捞越。

2.3 种植表现

2.3.1 基本性状

2.3.1.1 植株生长特性

维多利亚菠萝植株中等,株形较为紧凑,平均株高82 cm。 最长叶片长度65 cm,宽5.5 cm ,叶全缘有刺,密集,花淡紫红色;冠芽1 个,高7~8 cm,重量74.2~89.2 g;植株无托芽或少有托芽1~2个,吸芽1~2个,地下吸芽1~2个。

2.3.1.2 开花结果习性

该品种生长习性与其他菠萝种相似,在高温多湿、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较快,7~10月增叶5~6片,其他月份平均月增叶3~4片。该品种从种植至抽蕊需长叶35片以上。维多利亚菠萝苗植后18个月, 当植株有长40 cm 以上的青叶数 40片时,可进行催花,花期20~25 d,现蕾到成熟需110~130 d。在海南西部地区,维多利亚菠萝自然果2月上旬现红抽蕾,6月中旬成熟。

2.3.1.3 果实物理性状及品质

果实长圆柱形,纵径14~16 cm,横径9.5~11 cm,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20 kg,最大单果重1.48 kg。小果扁平,90~125 个,直径27.86 mm,成熟时果皮金黄色,果眼微突,果眼深0.80~1.01 cm。最长螺旋方向的果眼数14个,果肉金黄色,肉质及果心爽脆,纤维多,香甜多汁,鲜食口感佳;果心稍大,粗2.0 cm。果皮厚度0.43 cm,果肉可溶性固形物15%~22.2%,总糖14.20%~15.39%,总酸0.39%~0.43%,Vc 59.07~66.07 mg/hg,综合评价优良。

2.3.2 栽培管理

2.3.2.1 园地选择、开垦整地

应选择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冬春无寒潮,坡度小于20度建园, 植地要求土层深厚,疏松通气、排水良好、pH值4.5~6.0。

园地应根除杂草,开垦深度要达30 cm,开垦时要多犁少耙。要求土块大小约5 cm。在种植前 3~5 个月将种植地全面翻晒 1 次。 施足基肥,一般施农家肥15 t/hm2和过磷酸钙750~1 500 kg/hm2。混合堆沃后,在整畦时施用。

2.3.2.2 种植方式

整畦方式为有平畦、低畦、高畦 3 种。15度以下的缓坡和平地可采用平畦种植;土壤瘦瘠、干旱的宜用低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条件较差的地段采用高畦。在种植方式上坡度较大地段采用单行植,密度2.25万~2.70万株 /hm2、株距 30~35 cm,行距 120 cm,采用宽行窄双行植法,一般大行 100~120 cm,小行 30~50 cm,双行植能保证单位面积的苗数,又能使果园通风透光,方便操作管理,在同样的株数及管理相同情况下,双行植较单行植和三行植产量高。每667 m2(1亩)栽植密度2 500~3 000株。种植时期一般选择8~11月为佳。

对菠萝园进行覆盖能有效减少或抑制杂草生长;雨季防止雨水对菠萝园土壤的冲刷,旱季减少水分蒸发,保湿效果好,冬季能使表层土壤增温5~7℃。夏季炎热时可使土温降低3℃,施肥后通常用地膜或草覆盖。

2.3.2.3 种苗选择

选择强壮但不过于旺盛,无病虫害、无变异的种苗种植。冠芽苗直径3~4 cm,高30 cm、裔芽、吸芽要用长势粗壮的苗径3.5~4.5 cm,高35 cm。种植前必须进行粉介壳虫和心腐病的防治,可以在混有20%扑灭松和80%福赛德可湿粉剂200倍溶液中浸泡3 min,再倒置风干后种植。

2.3.2.4 施肥

(1)壮苗肥 定植的果苗在来年3月份后,依据降雨情况,在菠萝生长期也可多次追肥,施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施氮肥50 kg,也可采用生物发酵肥料。

(2)花前肥 菠萝花芽分化集中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在花芽分化前1个月施肥效果最好。可增加小花数、果重和结果率,并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以复合肥或者发酵肥料为好。

(3)壮果催芽肥 花后果实发育和各类芽体抽生阶段,需求养分多,宜追施1次速效肥,以钾肥和氮肥为主,以壮果催芽。

(4)壮芽肥 采果后重施1次,以速效液肥为主,每公顷用75 kg尿素,兑水15 t,或用腐熟的人粪尿22.5 t施于基部。

2.3.2.5 防晒

果实生长后期,需要进行防晒,因为日灼果实没有商品价值。尤其果柄过长的果实更要进行防晒措施,通常是用废旧报纸进行果实包裹。

2.3.3 病虫防治

2.3.3.1 凋萎病

发病时病株叶片变软下垂,叶色淡绿至红色,基部腐烂,最后全株枯死。该病由粉介壳虫为害传毒引起。防治方法:用乐果500倍液喷射,对病株要及时挖除,烧毁以防蔓延。

2.3.3.2 苗心腐病

幼苗烂心死亡,主要是堆放发热或积水引起。防治方法:将种苗摊开,翻晒5~7 d后种植。属病源引起的病害,用25%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5]。

2.3.3.3 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或椭圆形,浅褐色,边缘深褐色稍隆起,中部凹陷,斑面散生针头大小黑点。病斑互相连合成斑块,严重时造成叶枯。防治方法:(1)清除病残老叶集中烧毁。(2)喷药保护新叶。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70%托布津(体积比1∶1)1 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1 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连喷3~4次,隔7~15 d喷1次。

2.3.3.4 菠萝粉蚧

5~9月发病严重。粉蚧群居于根、茎、叶、果缝处,根系尤其严重,造成枯萎,粉蚧分泌的蜜汁又引起蚂蚁,诱发煤烟病,还可能传播菠萝凋萎病。防治:种无虫苗,或用50%的乐果500倍津苗基部15分钟;受害植株用50%乐果500倍淋植株或喷20倍松脂合剂。

3 小结

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重量是菠萝重要的技术指标。叶刺的有无与多少、裔芽的有无与多少、自然花的一致性影响到菠萝栽培管理的难易程度,果冠的大小和实际果实可食用率有关(因为菠萝多是带冠芽出售)。而在菠萝选育种中,果实口感、果实重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果实的口感是各项生化指标的综合反映。

本试验种植的维多利亚菠萝株型开张、冠芽小,果型端正,果眼扁平,可食率及加工利用率高,果肉金黄色适合加工。单果重量和巴厘接近,香味浓郁、液汁多、肉质细腻、风味及口感较好,是非常优质的鲜食品种。可溶性含量及风味具佳,可以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定超,李玉萍,梁伟红,等. 中国菠萝产业发展现状[J]. 热带农业工程,2009,33(4):13-17.

[2] 孙伟生,刘胜辉,吴青松,等. 金菠萝的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热带农业,2013(3):70-72.

[3] 陈业渊,贺军虎. 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陈业渊. 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 宋 明,程 森,苏运华. 菠萝栽培主要技术[J]. 种子世界,2010(9):48-49.

猜你喜欢

维多利亚菠萝
菠萝探长
“刀尖女王”维多利亚,为美截掉一条腿
维多利亚风
菠萝探长
伦敦塔桥:维多利亚女王和男侍卫的“证婚人"
菠萝
吃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卖菠萝
“二货”拍照欢乐多
当爱被分享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