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研究
2016-05-14刘迪
刘迪
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如何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食品质量不达标,也会制约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强对食品安全事务的管理,有效地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的份额,他们之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绝对的优势,就趁机投机取巧,利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降低成本,以此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无疑对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风险。这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比如最近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种毒木耳,制造商为了增加木耳的重量,就在木耳里面添加了一种叫做硫酸镁的化学原料,人体如果长期服用这种硫酸镁,会导致镁中毒,从而引发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还有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饭店用地沟油炒菜的事件,咸鸭蛋中出现苏丹红的事件,火腿肠中添加瘦肉精的事件等等,都对我国社会的安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些都还只是我国当前众多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冰山一角,更有甚者,他们制造出的食品可能会出现直接致人死亡的风险。
国内食品安全风险形成的原因
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政府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决策者和监管者,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再出现也体现了政府在这一方面管理的漏洞。我国当前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作用机制还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有关部门工作的失职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另外,各级政府风险预警机制的缺失,也使得政策在上下级传达的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刻意隐瞒等现象,这就更加增加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市场竞争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企业投入市场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盈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的企业逐渐崛起并开始进入市场竞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其根源是各种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加快商品销售,以追求市场竞争利益的最大化。只要市场竞争有一天存在,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就一天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有些商家为了在同行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使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来增加利润。这些市场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间接性地提升了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风险性。
食品质量信息出现严重的不对称问题。研究表明,食品质量拥有三重特性,即搜寻品特性、经验品特性以及信任品特性。其中,经验品和信任品这两种特性容易使消费者难以获取准确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掌握的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就会引起食品市场失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安全、优质的食品得不到优质价格,那么生产者往往会选择利用劣质的原料替代优质原料,标准规范的生产车间也会被不合格的生产场地所替代。
无法落实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都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食品监管中的难题。例如,当产品质量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政府能通过市场准入制度来应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逆向选择现象;然而由于食品企业普遍存在分散经营、规模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为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难以约束食品生产者的逆向选择行为。这表明,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低下。消费者自身风险意识的低下以及维权意识的薄弱也给了一些不良商家可乘之机,使得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制造违法食品。许多消费者明明知道有些食品是对身体有危害的,但是为了省钱,他们还是会去购买;还有一些消费者即使是不小心买到了有安全问题的食品,但是为了少生事端,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另一方面,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一些消费者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也不知道该向何种部门去申诉告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低下。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化解机制的措施
完善相关法律,提升风险预警能力。政府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而,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强化风险意识,提升风险预警能力,早发现早解决,学会在风险社会如何规避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诚信体系和机制,利用舆论的压力来减少违规商家制造有问题的食品的可能性,避免更多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市场风险反应机制,使市场竞争透明化。市场是同行业企业间进行贸易竞争的主要阵地。政府要着实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对市场秩序的整顿力度,建立健全市场风险的反应机制,对于违反市场竞争规则的不法商家及时采取整治行动,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各种不良的竞争手段,使市场竞争更加透明化和公平化,营造一种和谐正义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同行业企业间能够在这种规范化的市场领域中更加规范的经营和生产。
加强食品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当前一些从事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机构获得了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许可,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尽管这两种优质食品认证机构拥有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标识,却还没有通过认证机构确认自身的认证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维护食品认证的公正性和可靠性。食品认证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认证机构对食品企业缺少驻厂跟踪检查认证这一环节,这样认证食品的质量就有可能满足不了认证的相关要求。因此必须加强食品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依法监督,对虚假认证、认证不严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完善食品质量检验体系。由于国内食品企业数量众多,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生产方式比较分散,因此难以保障食品安全,这样一来完善食品质量检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第一,要依靠当前政府部门所属的检验机构和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食品企业的质量检验中心来开展相关工作。这些检验机构在技术、设备以及人才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将这些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第二,除了要考虑到检验机构的检验范围,还应该充分研究检验机构的地域分布特征,这样有利于消费者就地检验有问题的认证食品,有效地降低误工费用。
打造高效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主张构建协调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这样首先可以方便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级行政职能部门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其次,还能根据不同等级部门、不同等级身份,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相关的查询,这样就可以快速地掌握认证食品质量情况等,并针对实际所面临的问题采取可行的对策,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最后,还可以利用市场利益机制提升监管合力,发动独立认证机构、独立检验机构以及广大消费者来共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消费者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不重视,一味地纵容不法商家的违法犯罪活动,无疑给政府和社会各级部门的整治活动增加了难度。因而,政府在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要教会消费者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有消费者自己能够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政府的各项惩治工作才能在消费者的有效配合下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加强食品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健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打造高效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这样政府就能够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面监管,可以深入分析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建立起高效并且职责分明的食品安全风险化解机制。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