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
2016-05-14张洁君
张洁君
傈僳(lì sù)族,是他们本民族自译的名称,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等不同写法。傈僳族历史悠久,在唐代的著作里就能看到它的身影了。不过后来,因为多次战争的原因,一部分傈僳族人迁徙到缅甸、印度和泰国等国,而在我国境内的傈僳族,现在基本上生活在云南、四川等地区,所以现在,它可是一个“跨国性质”的民族哦!
傈僳族的酒文化
傈僳族人喜欢喝酒,善于酿酒,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杵(chǔ)酒。它度数很低,才10多度,是以高粱、小米、包谷和鸡脚稗(怒江一带的特产)为原材料的一种黄酒。不仅如此,傈僳族人喝酒有很多讲究。其中,“同心酒”是最有名的一种喝法,是指两人同捧一筒或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仰面同饮的饮酒习俗。看到这,是不是觉得这与电视剧里常上演的交杯酒有点相似呢?其实,傈僳族的同心酒可不仅限于男女之间,亲朋好友间也常常用这种喝酒的方式。所以,假如遇到好客的傈僳族,他们约你同杯共饮的话,可不要拒绝哦,因为这表明你已经是他值得信赖的朋友了。
多彩的南、北傈僳族
同侗族一样,傈僳族也有南北之分。他们不仅语言、居住地有区别,而且根据服饰上的颜色还被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居住在云南泸水县一带的黑傈僳喜用青布包头,不穿长裙却着长裤,还会在腰间围上一个自己缝制的围裙。在云南永胜、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不仅头缠花布巾,而且爱穿镶绣许多花边的拖地长裙。而聚居在云南怒江州一带的白、黑傈僳喜欢穿白、黑色的麻布长裙,还会戴一种用珊瑚珠和白海螺片编串而成的“俄勒帽”,以及用玛瑙珠、海贝、珊瑚珠等材料串成的名为“拉白里底”的胸饰。每当傈僳族女子走动时,下垂的珠串、贝饰或银饰在阳光下,随着身体的摆动,熠熠(yì)生辉,美丽极了。另外,俄勒帽除了美观外,还是傈僳族的定情信物呢!
勤劳勇敢的傈僳族
与傈僳族女子相比,傈僳族的男子之间差别不大,不过都喜欢在左腰上佩砍刀,右腰挎箭包。因为曾经的傈僳族住在高山之上,那里有各种飞禽走兽出没。为了生存,在长期的实践中,傈僳族男子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其中,弩弓是他们的贴身之宝,有些还是世代相传,甚至会在弓箭上涂上毒药。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傈僳族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弩弓也慢慢失去了原来的作用,而成为他们体育竞技的一个项目了。
傈僳族的舞蹈文化
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傈僳族也是能歌善舞的。但与众不同的是,傈僳族有一种只舞不歌的舞蹈——生产舞,这个舞蹈是从早期模仿动物的鸟兽舞发展而来的。每当劳作完,傈僳族人便会围成一个圆圈,惟妙惟肖地模仿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生产动作,甚至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段模拟动物的“打猴子舞”,为舞蹈增添了不少趣味,独具民族风采。另外,他们并不需要乐器伴奏,因为舞者会采用跺脚的方式当作舞蹈的节拍,是不是很独特呢?
当然,他们也有需要伴奏的舞蹈——琵琶舞,是欢度节日、家有喜事时的全民狂欢。比如,在傈僳族结婚现场,傈僳族人会围在一起,跳一种名为“吾牵吾”的《对舞》,以表达他们美好的祝福。这时,男领舞者会拉响弦子(类似于琵琶,属于藏族的一种特色乐器),身着长裙的女领舞者吹奏竹笛或筚篥(bì lì)(少数民族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其他男女老少跟随领舞者围成一个圈,边舞边唱,热闹非凡。
其布厄(è)
其布厄,傈僳族特有的弹拨弦鸣乐器,是一种圆筒形的琵琶。在傈僳族,其布厄是非常重要的伴奏乐器呢,基本上人人都会弹奏,特别是傈僳族男子,他们从10岁开始就学习如何弹奏它了。其布厄不仅外形同侗族琵琶相同,而且与它一样,其布厄的大小与弦数也有区别。一般傈僳族使用的是三弦的其布厄,全长50~80厘米。当然,也有其他独特的其布厄,比如70厘米的四弦其布厄。其布厄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5部分组成,用一整块的硬木制作而成,而共鸣箱的正面会蒙上质地较软的薄木板,它声音清脆,是伴奏的好帮手。善于刺绣的傈僳族人,还会为他们心爱的其布厄配上一条色彩艳丽的背带呢。
在傈僳族的山寨里,有一个关于其布厄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傈僳族的一位阿爹有7个儿子,当儿子们渐渐长大了,阿爹让他们出门学本领。3年后,7个儿子都回来了,其中6个儿子都学会了谋生本领,唯独老七阿迪只学会了其布厄。这可把阿爹气坏了,他可不认为弹其布厄能养活自己,因此他把阿迪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阿迪走到山坡上,奏响了其布厄。那琴声时而像泉水般悠扬,时而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动听极了。弹到兴起时,阿迪还会跳起鸟兽舞,傈僳族人可喜欢他的表演了。就这样,琴声传到了怒江深处的龙宫。龙王喜欢极了,就请阿迪教它的子孙弹奏其布厄,还为感谢他的教导,龙王把美丽的龙女嫁给了他,又帮他在山坡上盖起楼房,开出良田。阿爹知道后,也认可了阿迪的本领,就与他和好如初。阿迪也将弹奏其布厄的方法传给其他村民了。从此,在傈僳族中到处有了其布厄,有了音乐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