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中德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6-05-14何全茂何潇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8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机电我院

何全茂 何潇

近年来,河南省开启把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本土化的实践,并在全省范围内分批择优遴选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进行中德合作教学模式试点。2013年5月,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入选河南省教育厅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在省教育厅中德项目办的组织指导下,我院先后完成了师资培训、教学设施的筹备和中德班学生的选拔工作,并于当年正式开班上课。经过阶段性的教学实践,我院中德教学班初见成效,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目前我院中德人才培养模式仅在少数学生中实施,还不能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快中德教学模式在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全面推广的进程。

一、推行中德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逐步全面推行中德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第一,学院现在实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中德教学模式相差甚远,需做颠覆性调整。第二,学院不具备承担中德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的师资条件。我院只有少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师接受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培训,大部分教师无论从理念、教学方法,还是专业技能上,均与中德教学模式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第三,学院不具备中德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实训教学条件。校内实训条件方面,虽然学院部分实训设备能满足中德教学模式下的实训要求,但是缺乏全面推广所需要的数量;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国内目前除德资企业外,基本没有企业能满足中德教学模式下要求的教学实训基地的标准,尤其是国内企业还缺乏满足要求的现场指导教师。第四,学院缺乏科学的学生考核体制。中德教学班的教学模式借鉴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由学院和在华德资企业双方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培养,由第三方(德国工商大会海外分会上海办事处)对学生进行考核,而目前国内均未实施此种考核体制。第五,学院缺乏德国“双元制”教育中的学生先就业后入学体制,学生培养缺乏针对性。

上述问题中,其中一些条件(如:人才培养方案,师资、校内实训教学条件等)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善,达到中德教学模式要求,另外一些条件(如:校外实训教学条件等)却一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或完全改善。

二、推行中德教学模式所做的前期准备

为尽快解决上述问题,使学院各方面条件达到或尽量接近中德教学模式的要求,我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按照中德班的教学要求,我院对现有中青年专业课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学院不仅对教师进行了中德教学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还根据学院对中德班学员的要求和标准,结合教师所在专业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了项目训练,即专业技能培训。

第二,学院对校内相关实训设施、设备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根据现实条件制订了切合实际的校内实训设施、设备优化和建设方案,在学院的支持下部分项目已开始实施。

第三,学院对校外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现实条件制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进一步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我院现已与包括美的集团在内的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第四,我院组织部分相关骨干教师(包含经过德国双元制培训的机电类教师)和合作企业的专家共同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修订,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尽量贴近中德教学模式。方案中专业教学除推行了项目教学外,同时还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考核机制和模式,对学生实施教考分离的考核制度。

三、中德教学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2015年,我院在对2015级机电一体化专业7个班新生的专业教学中实施了中德教学模式教学。经过近一年的推广实践,效果显著。

1.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提高

以往,我院的教学模式多为“三段式”(即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专业技能),学生除在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中对自己所学专业稍有了解外,往往要到1~2学期后才能接触到专业课。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采用中德教学模式后,从入学开始,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课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专业课内容。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多不高,甚至存在旷课、厌学等现象。采用中德教学模式后,学生对教学围绕所做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他们一方面主动争取时间完成规定项目,另一方面对自己亲手完成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倍感自豪,增加了成就感,学生真正实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明显

与普通教学模式相比,中德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基本知识实用、扎实,专业基本技能过硬,实际应用能力提高。2015年7月,我院2013级31名中德班学员参加德国工商大会海外分会上海办事处组织的毕业考试,共有25名获得通过,一次过关率达80.6%,受到考试组织方的高度评价。

4.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由于中德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接近于企业尤其是德国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企业员工应有的良好习惯。加之学院对学生的评价中加入了激励机制,并且经常开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娱乐活动,学员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5.学生创新意识增强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好的激发,所学基本知识实用、扎实,专业基本技能过硬。部分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项目的同时,会自觉地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一些项目的开发。如,一名同学通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完成了一台简易3D打印机的制作和组装。这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和提升了学员的潜在能力。

四、推行中德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中德教学模式在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推广实践,收效显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师的观念和态度有待进一步改进。采用中德教学模式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大,尤其是课前准备(包括工具、耗材准备,教学方案等资料准备)的时间加长,个别教师流露出了一些畏难情绪,仍然留恋以往的教学模式。学院必须下大力气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扭转,强化职业精神教育。

第二,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中德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虽然前期学院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了强化训练,但多数教师仍达不到“师傅”的要求。这是目前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实训教学条件与现有教学要求不适应。中德教学模式对实训教学条件的要求更高,现有实训教学条件仍不能满足实际教学要求,一是数量上仍有些欠缺,二是部分设施设备过于陈旧。学院还需要加大实训设备及基地建设的投入。

(责编 黄紫鹃)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机电我院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汽车机电技术维修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机电商报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同心共筑“机电梦”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