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转移不是左手倒右手

2016-05-14

支点 2016年8期
关键词:钢铁转型电商

编者按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入口之争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那么场景现在已经成为众多互联网科技企业争夺的下一个战场。《场景时代》告诉我们,转型不是简单地将场景从一个行业转到另外一个行业。

稳定的资源流向,将使得行业的路径依赖程度会非常高。但市场走向,并不会让企业在这种状态中持续很长时间,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

稳定型行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猛然发现原先躺着赚钱的时代似乎一夜之间不复存在了,之前的“高帅富”变成了“矮穷挫”。寻求转型的途径,也只不过是将场景转移到别的行业——这些行业在这个时期往往还是很赚钱的。

2012年有媒体报道武钢投入巨资养猪、养鸡等,钢铁场景向养猪场景转移。但转型毕竟不是转变,养猪产业属于传统产业,武钢并没有拿出一种新的模式来应对整个行业的危机,这种转型只是一种无奈的转变,只是传统行业应对场景危机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非钢产业其实很早就在钢企业务经营之内,只不过不为外界所熟知。宝钢旗下有物流公司,还有一家非钢上市公司宝信软件;首钢早在1992年就涉足金融,合资开办了华夏银行。“非钢产业”这个字眼,只是在近年才因“钢企养猪”炒得沸沸扬扬,被外界关注。

钢企发展非钢产业本无可厚非,例如,德国钢企蒂森克虏伯旗下也有全球知名的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但是,我国钢铁行业在面对经济危机的关头,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能力。无奈之下,有的企业只能将自身经营的业务“左手倒右手”,用场景转换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危机。转型并非遇到危机就在市场上兜一圈,看看哪个行业好赚钱。“左手倒右手”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这种所谓的转型只不过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而已。

当遭遇市场危机的时候,许多传统行业都想通过场景转换来降低成本,或多或少让转型的步伐快一些。但是,一种高效场景绝不是行业之间的简单切换。

近年来,“互联网+”的巨大驱动效应,让电商和钢铁两种场景的结合成为必要,这让当前陷入泥潭的钢铁行业大觉兴奋,似乎钢铁电商是拯救产业、从而使其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

生产资料的电商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其场景的构建也始终处于一个摸索的过程中。钢铁的生产、销售、支付、物流等整个产业链,都在进行着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重复,而且这个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要涉及海量的资金,其多级销售体系的流程化一时难以完全电商化,场景的构建不像轻型公司那样灵活。前路漫漫,困难重重,稍有不慎,钢铁行业将陷入烧了钱却无功的境地。

从大的方面而言,现阶段钢铁电商主要分为行业电商和企业电商两种场景。但是无论行业电商场景还是企业电商场景,其业务集中在信息、物流、仓储、支付等主要端口上,没有一家钢铁电商能整合整个产业链,只能靠协作的方式完成某一链条。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产业链各端口的争夺将会上演激烈的博弈。

另外,钢铁电商场景的迭代与互联网科技公司构建的场景迭代,是有所不同的。

粉丝经济更多的是依赖个体体验,通过共同的个体体验细分市场,从而将拥有相同体验的人群积聚起来,然后开发出适应这种体验的产品满足这个群体。但是这种依靠互联网科技产品召唤粉丝群体集聚的粉丝经济,本质上有别于制造业。

钢铁这样的生产资料行业不可能快速迭代产品,一方面是因为产业链流程长,另一方面则在于整个消费市场不需要这样的个性产品——毕竟它是生产资料。互联网企业依靠不断迭代的科技产品召唤出来的场景,某种程度上在钢铁行业失灵。

制造业的迭代,在于服务集成之后形成的使用依赖,具有长期性。钢铁行业,从购买铁矿石生产钢铁,直到最后到达终端用户手中,流程很长,而且产品不需要个性化,这有别于互联网科技产品。

所以,钢铁电商的迭代只能从减少流程和提供集成服务,以及金融融合方面多下功夫,而不是设法照搬移动互联网的个性迭代,也不是简单转换行业场景。

稳定的资源渠道被破坏,慌乱往往就成了行业组织的常态,无论是借用新的技术工具还是采用新的模式,行业的转型都会以一种试错的状态来熬过这个过渡期。但是这种试错若建立在饥不择食上,而非冷静地予以判别,不仅对于自身,而且对于所欲转向的行业也是一种灾难。

企业家推荐

纯线上平台并不总是奏效

推荐人:徐俊峰

武汉车车汇科技有限公司CEO

如今,社交云、生活服务O2O、智能应用、物联网乃至VR的盛行,使得各行各业的商业行为逐步有了回归本原的途径——场景交易。

我有位朋友在一家大型汽车平台工作。该平台拥有海量的车主资源,但商业化很难,于是他们做了一款APP,车主直接通过手机APP就能处理违章,不用去交通大队排队。由于平台本身积累的海量用户,APP铺开很快,很多车主都安装了,也经常查询自己的违章情况。

但是,他们发现每天查询的多,但是缴费处理的少。

他们调查发现,车主在APP上查询到自己的违章情况后,并不急于处理,仍习惯抽时间去交通大队缴费。但到了交通大队,又发现排队的人太多,怎么办呢?没关系,交通大队门口会有帮你代办的“黄牛”,各种业务都能快速处理,也就几十元手续费。等到车主谈好手续费,拿出相关资料,这时“黄牛”会掏出手机,点开我朋友的APP,填好相关资料,在线直接处理完成,几分钟的事。

明明自己也能处理,为什么还要去找“黄牛”呢?其实不奇怪,因为这里面包含了这样一个逻辑:无论是平台还是APP,都属于线上,线上的优点是随时看得见,但缺点是很难摸得着。但是“黄牛”不一样,他就在你面前,出了差错还可以当面交涉。这就是场景。

这还是违章缴费,一个完全可以纯线上实现的业务,都离不开场景,那么其余更加重度的线下业务,诸如维修保养、保险、二手车、汽车金融等等,依赖场景的程度只会更大,纯线上平台的路径短时间很难走通。

猜你喜欢

钢铁转型电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转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