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手机为万物“重建”三维

2016-05-14袁阳平李心宁

支点 2016年8期
关键词:重建张勇三维重建

袁阳平 李心宁

今后,手机对物体的三维建模技术将给VR、AR、3D打印、游戏动漫、电商、家居等行业带来革新。

一切将在手机上“重建”三维。

未来,当我们要装修房屋时,先将毛坯房的三维图像扫描进手机,然后去卖场挑选心仪的定制化家具,最后如拼魔方一样,拼出一个你想要的家。

这不是天方夜谭,未来已来。

这项技术突破,将给VR/AR、3D打印、游戏动漫、城市建模、电商、家居等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谈到这一技术,坐在办公室的李熙尧难掩激动:“在全数据流程处理模式下的各分项,我们都已实现了突破和飞越。在数据获取、姿态(SLAM)、空中三角测量、点云匹配、三维重建、渲染各步骤中,都有自己的核心算法。”

李熙尧现任武汉天远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远视”) CEO,这家仅成立两年靠技术实力“吃饭”的公司已实现了自我造血,按公司目前的人员规模、现金储备能支撑公司正常运营2-3年。

记者来到天远视办公区,转角处的书架上,叠放着许多计算机和数学书籍,旁边一整块写字板写满了程序,研发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凝视着电脑,时而敲打一下键盘。

天远视拥有10余名博士(后)核心研发团队,他们能横跨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数学、计算机语言四门学科。

对于这家具备“互联网+”属性的公司,李熙尧给出的定位是做一家小而精的核心算法公司。

嗅到三维重建的商机

天远视,即知天、行远、视世界,同时又意合武汉处于中国“天元”之位。该公司的总部,就位于武汉。

李熙尧交流坦率,对公司创立前后的故事,他用“颇具戏剧性”来描述。

2014年初,李熙尧还在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一次偶然机遇,他去云南昆明的矿山参观考察。是时,从武汉远道而来的航天远景董事长聂丹也带队正在该矿山考察。“我们俩对找矿一事兴趣全无。当谈到互联网新一轮大潮时,我们找到了共同兴趣点,竟如老友般默契。”李熙尧称。

2014年,法国某团队发布对人体建模的整体设备后,李熙尧看到了商机。随后,他在国内多方寻找,却一直未能找到能使设备小型化、微型化的成熟团队。

随后,聂丹与而今已担任天远视CTO的张勇教授打了一通电话,李熙尧了解到两人在谈论三维重建设备小型化、微型化的事宜后,好心提醒聂丹:“这件事情不可能实现,不要在这上面花过多精力。”

然而,聂丹却坚定地告诉李熙尧:“我们从事这项技术的相关领域研发已有17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和莫名的信任,让两个男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与聂丹畅谈后的第二周,一直在成都的李熙尧一行三人飞抵武汉,了解这支团队的科研实力与成果。李熙尧看后兴奋地称:“这项技术可以改变世界!”

2014年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这天,天远视在武汉正式注册成立,聂丹再次创业。

2015年1月20日,天远视所有科研人员会师武汉植物园。同年4月,团队前往江夏区,进行首次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开发。

“每天从早上8点研发到晚上10点,一刻也没有停歇。”李熙尧回想起那段时光,既辛苦又很满足。作为团队灵魂的聂丹甚至立下誓言:在他对产品满意之前,绝不理发。

10分钟便可自动建模

目前,天远视开发的三维重建技术应用极其广泛。

李熙尧掏出手机,向《支点》记者演示天远视工具级AI3D产品的运用。他用手机对着张勇进行视频环拍,通过AI3D产品自动处理完毕后,张勇的人体三维模型建立在手机里。在手机屏幕上,李熙尧可以360度拖动、展示张勇的三维模型。

“对人体、物体、场景进行三维重建,可商用于电商平台360度展示所售卖的商品。同时,这些售卖物体的三维尺寸信息,可作为试穿戴系统的数据来源,成为VR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李熙尧如是称。

李熙尧介绍,AI3D是天远视的核心工具级产品,对任何需要建模的物体,只需要用摄影器材环拍一周,就可导入系统,在10分钟内自动建模。

该技术在科教文化领域也有应用。比如足球教学,教师可录制足球技术细节场景,通过回放3D全息全景,联合VR渲染和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学习,以达到对足球运动的启蒙和普及。

“目前天远视正和全国几家知名电商商讨打造全球第一批VR/AR/3D电商,未来在无人机、动漫游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家居等方面,用户都能看到天远视的身影。”李熙尧称。

下一步,团队还将集中精力,攻克对运动物体建模这一世界级难题。“该项技术若能取得突破,我们将大大降低影视动漫、游戏制作等行业成本。”李熙尧介绍,“比如人体骨骼运动轨迹难以实现低成本地精准抓取,但我们运用运动物体重建技术,可较轻松地做全息运动轨迹。”

张勇进一步补充道:“这项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大有可为。我们可记录各种濒临失传的工艺、艺术技法等,还可建立素材库,随时从中调用运动3D模型。”

选择VR行业“试水”

大到楼宇屋舍,小到一颗纽扣,天远视都能提供相应的3D建模方案。

“技术的商业化,是天远视下一步发展的关键。”独立投资人陈巍称,虽然目前天远视在技术上有一定优势,但如何找到适合公司发展的市场,以及提升市场占有量,将是未来商业化的关键。

李熙尧向《支点》记者透露,公司目前持开放的合作态度,更多的是出于培育市场的考虑。“现阶段,我们希望有更多人了解这套技术,并不急于获取高额利润。我们更看重未来的市场,未来天远视将会着重于VR领域。”

VR行业正处在资本的风口上。李熙尧告诉《支点》记者,从2016年初的资本投入来看,目前VR行业有52%的资金流向了硬件开发制造商,28%的资金流向了平台和门户,10%的资金流向了跟踪捕捉技术,还有10%的资金流向了内容开发。然而在开发工具方向上,VR行业的资本投入几乎为零,天远视将填补这个空白。

VR是全产业链行业,上游要开发硬件,中间要开发平台,下游又链接软件开发商和内容生产商。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VR投资达18亿元。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是中国VR产业爆发元年,未来4年,市场规模将增长36倍至550亿元。

目前,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也已瞄准了VR市场,并纷纷展开布局。腾讯CEO马化腾此前表示,VR将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产业机会;阿里巴巴也已成立VR实验室,同步推动VR内容培育和硬件孵化。

在张勇看来,一家没有三维重建技术的公司,谈何从开发工具做起?“我们正瞄准这一方向,在相关的子学科比如空中三角测量、光流估计等领域,均部署了博士(后)级的专人研发团队,并将进军人工智能领域。”

张勇指出,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真正成熟的技术团队。但预计未来两年内,三维恢复技术将全面大众化。届时,虚拟现实才可以说是真正的虚拟现实。

李熙尧向《支点》记者介绍,由于当前VR行业中广泛采用内容采集和渲染解决方案,但这种方案易造成眩晕。“一旦三维恢复技术完全成熟,使用天远视的开发者可定制真实的三维场景,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眩晕,还能使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VR内容,让全民参与到VR的狂欢中来。”

不过,在行业运用方面,陈巍有不同见解。他举例,淘宝网曾推出过VR购物体验,但效果并不明显。虽然VR购物比目前单纯看图片的购物效果要好,但它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对于买房、买车这类高价商品,确实会有较大帮助,但单纯用VR去购买衣服,意义不大。

太证中投(武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奇凤也认为,从目前看,天远视如何将技术快速变现,以及快速拓展市场等仍面临考验。

不过,李熙尧坚信,未来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目前,天远视的各基础工具产品均已成型,未来将会持续研发、迭代新的版本和更多产品。

猜你喜欢

重建张勇三维重建
Photon blockade in a cavity–atom optomechanical system
张勇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用镜头“重建”徽州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