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6-05-14高学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现实意义孟子

高学渊

摘要: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提出过很多深刻的思想,两千年来不断给人以启迪。孟子提出“性善”“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不仅通过自身实践授徒讲学,培养出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当时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于后世。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9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8000103

孟子(约公元前390年——约公元前305年),名轲,字子舆,东周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孟子在政治、教育、思想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对孔子的儒学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历史上将二人合称为“孔孟”。孟子在政治上追求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成为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教育目的——“性善”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孟子相信每个人出生时本身都是天真无邪的,经过后天的重塑,少数人能够保持这份善良成为圣人,而多数人没能把这份纯洁保持下去,沦为普通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的品质始终保持在最初的“善”,把不善的及时纠正回“善”[1]。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是“四端”,这不仅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四种德行,还在孟子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在孟子的观点里,教育是为了帮助人们寻找到与生俱来的善性,让善端得到留存和发扬。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里的“放心”,表示人随着成长的过程,失去了自己的善端。他觉得教育和学习是可以发挥人的善端,提高人生境界的有效方式,教育可以造就圣人。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意思是每个人都具备善端,从本质上讲,圣人与普通人都是一样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孟子是一位非常关注人与教育关系的伟人。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孟子认为,认识就是窥探个人的内心世界,从中发掘出原始的善性。认为“思”比“学”更值得重视。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内倾性。

(一)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自得是人修身养性的关键因素。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对他来说,君子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实现深层次的发展。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在个人意愿的驱使下获得知识,也只有为个人意愿而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才能被真正牢牢掌握并积累下来,而只有深入积累的知识才能成为无尽的宝藏。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重视深化学习,认为学习需要强调独立精神,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也就是说,即使是面对书本上既定的知识,也应该善于质疑,小心求证,不能盲目轻信。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即课本和教师讲授只是认识的途径,实践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当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完成深造自得的目标。

(二)盈科而进

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学会脚踏实地。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就很难保证学习效果,更容易导致快速退步。要想获得真正稳固的提高,必须遵循“盈科而后进”的基本规律,就像生物生长必须遵循相应的自然规律一样,人在学习过程中也需遵循相应的规律,否则就容易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况,最终得不偿失。

当代教育中,由于现行体制下应试教育为主导,盈科而进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德育被放到其次地位,并且多流于形式。很多学校采取“填鸭式”教学,不管学生掌握得如何,教师只管完成教学任务。高中学制是三年,好多学校盲目引进所谓经验,硬生生地把三年课程压缩成不到两年,再搞“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导致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把知识掌握得半生不熟。学校一味强调成绩,最后反而弄得学生越学越吃力,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强调,教育和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们民族的教育搞好[2]。

(三)教亦多术

虽然有效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恒心和毅力,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但不代表教师就可以逃避责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更加合理的思维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教育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有的学生需要教师从旁点拨,有的学生需要独立发展,有的学生需要培养自身能力,还有的学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教师来说,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有所帮助。

当代教育,从学校教育来讲,受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往往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班教学”,这种状况从学前教育整个贯穿到高等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课堂讲学必然无法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同学[3]。于是,教师必须在课后的辅导中体现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可以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讲题策略。当然,“不同层次”绝不能让学生产生不平等感,可以每半学期轮换调整一次。从家庭教育讲,家长们必须正视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善于发掘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一定有其他孩子身上没有的优点,切忌盲目照搬他人经验。

三、德育智育教学内容

儒家思想中蕴含了大量“过则勿惮改”“自省”“克己”的思想,这些都是由孔子提出,并经由孟子继承和发扬的,他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的教育理论体系,既包括教我们如何做人,也包括教我们如何治学。

(一)持志养气

孟子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导学生树立志向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志向。孔孟二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是有目共睹的,他们都希望学生能够摆脱物质上的诱惑。不过,孟子的志向观念与孔子有所区别,他将志向的树立与养气结合到了一起。在孟子的理论体系中,气是一种贯穿人的全身,能够与道德和心志形成反作用的物质,他崇尚通过修身的方式来养气,借助人自身的远大志向与抱负,建设崇高的精神世界。在孟子的世界观中,任何注重养气的人,都能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一种豪爽、正直的“浩然正气”。

孟子的思想可以被充分运用到当代教育理念当中,注意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使我们的青年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

(二)反求诸己

孟子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这种观念与孔子“君子求诸己”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觉得即使是遇到比自己更强的人,也不必记恨,而是要学会自省,就像学习射箭一样,首先应该采用正确的射箭方式,其次要在箭射偏了以后,寻找自己的缺点,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比自己强的人。因此,提出了“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的观点,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注重自律自省。

我们应当告诫学生,既然生活在集体中,就一定会有竞争与合作,所以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竞争不断激励和提高自己,以合作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最终让学生们能够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保证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够在团队中与其他成员一起把任务完成好。

(三)动心忍性

孟子认为,教育应该锻炼人的意志,让人在逆境中学会成长。他觉得苦难和困境是造就人才、磨炼意志的有效途径,个人的不懈努力是走出困境、增强承受能力的不二法门,因此才会说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名句[4]。

从小学到大学,当代学生至少要接受十五年的教育,这十五年如果真的想取得成就,就必须刻苦学习,克服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具备顽强的意志。教师应当在授课时强调“动心忍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能力。

四、孟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孟子教育思想主要发端于性善论,这种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人思想中具有较大的影响,智慧的光芒随处可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其中很多教育教学思想具有极大的作用,下文中笔者针对其进行探讨。

(一)弘扬和传承勇于担当责任的社会心态

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中具有广泛的市场,更成为人文墨客、迁客骚人对名利进行追逐的借口和说辞。上述观点被孟子为民济世的思想反驳得体无完肤。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不断丰富,追名逐利的思想认知在很多人群中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弘扬和传承孟子教育思想,让青年一代广受感染和教育,洗涤灵魂。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青年一代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思考、做事等特立独行,以孟子这种具有广阔胸怀的思想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保障青年一代能够自觉承担起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挺起脊梁,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被性善论所奠定

纵观孟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核心为善,他认为人本性善,对与人为善也比较重视,仁是善的根本,与其并列的是仁义礼智。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不管是仁,还是义,抑或是礼、智,其本质都是善,只要人们向善,那么仁义礼智自然就会实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那么试问如今国内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应该高举“善”之大旗,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友善,对教师和同学友善,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秉承“善”字交往,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践行善之思想,那么和谐家庭自然就会形成,和谐社会就能实现。

(三)为当前教育思想和理论奠定基础

1重视育人示范的重要性

孟子曾经有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的论述,重点强调示范教育的重要性。要教育别人,首先要保持自己的能力,言传始终小于身教。孟子对示范的作用极为推崇,要想教育别人首先要先正言行,想要为人师表,必须强化自身建设,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践行教育教学的真谛,这给当前教育树立了良好的标杆,我们要对此中的精髓深入领会和咀嚼。笔者认为,教师就是这一标杆,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示范性,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5]。

2育人过程中来自环境的影响

就教育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孟子的见解也比较独到,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在孟子很小的时候,为了给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去学习,搬过几次家。或许孟子深受母亲的影响和启发,在《孟子·离娄上》中就用楚国人向齐国人学习齐国语言为比喻,强调在育人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当前最现实的例子就是很多年轻人在外国留学,不管他们留学时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怎样,但是和国内没有留学的学生相比,其外语水平必然有压倒性的优势;再有,在比较干净的广场上,相信很多人不舍得或者不好意思乱丢纸屑,通过这些实例我们看出在教育教学中环境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给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以学习知识实际内容为基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专业学习在德育中扮演的角色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了一个具有辩证思想的论述,其主要针对专业学习在培养个人思想道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们仅仅重视专门课程的思想教育质量,没有注意到专业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性,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已经提出在专业教育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孟子思想之预见性[6]。

4重视挫折教育

当前对挫折教育比较推崇,但是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与此相似的观点。孟子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的论述,让我们知晓了挫折在一个人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一个人必须历经磨难,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境界,从而对当下的生活抱有感恩的心,让人们更加珍惜,更加发奋,进而取得成功。当前社会对挫折教育异常重视,面对90后、00后心理脆弱导致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的事实,要求教师深入领悟挫折教育的内涵,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以此为基础结合公共性教育和特性教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他们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至于被打倒,做一个坚强、乐观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5教育者的理想品格

孟子用一句话对自己的品格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也是儒家思想阐述的理想品格。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必须具有这样宽广的胸怀。在孟子看来,教师要想施教,自己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给人民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施教者,我们必须对这句话有深刻的理解,不断充实自己,深化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坚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从自己身上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五、总结

尽管孟子所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期,但他提出了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文价值理念,并将人的主观作用融入到了自己的教学方针和德育思想当中。孟子之所以能被后世称为“亚圣”,跟他对我国民族精神和精神境界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的启发和贡献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实践中,要从孟子的思想宝库中发掘和利用有用的思想和方法,把教育事业真正做好。

参考文献:

[1]周永刚.孟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8):45—47.

[2]常小燕.孟子的教育道德思想[J].教育周刊,2007,(4):113—115.

[3]廖淑华.从孟子思想看我国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108—110.

[4]梁光德.孟子教育的前瞻性浅析[J].河北教育,2013,(7):17—20.

[5]白新宇.孟子教育思想给当代我国师范人才培养的启示[J].社会科学文苑,2014,(5):89—90.

[6]张相乐.孟子、荀子的人性观及教育方法论探新[J].长江大学学报,2005,(5):133.

(责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现实意义孟子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